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基础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1 10:58:41

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基础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及临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20例老年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实施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全组2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3%,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结论 注重基础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性心肌梗死护理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老年性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于内科急危重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常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对心梗的研究发展也较为迅速。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较注重老年心梗的基础护理,对其早期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20例老年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约为68岁。所有患者无肝、肾等并发症,神志清楚,言语流畅。

1.2基础护理

1.2.1病情观察 由于心梗病情发展迅速,在48小时内积极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时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尽早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1.2.2吸氧 对于心梗初起的患者早期中高流量吸氧6―8L/min,再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改为低流量或间断鼻导管吸氧,以此不断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和减轻气短、胸闷、焦虑等症状。

1.2.3疼痛护理 剧烈的胸痛使心梗病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产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从而使心肌耗氧增加,并易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可肌注吗啡5―10mg,必要时2小时重复一次,也可肌注杜冷丁50―100mg,可给予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含服,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此外还可含服硝酸甘油,在发病后4小时不仅可缓解疼痛还可减轻心脏负担。

1.2.4卧床休息 心梗病人发病24h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和保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可协助床上洗漱、进食、四肢活动,第3周后可离床活动,二便自理,室内缓慢步行,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诱发因素。

1.2.5心理护理 心梗病人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心梗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惊慌和不安。护士熟练的护理技术、有条不紊的工作,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同时医护言语得体,举止大方,可使病人感到温暖、被同情和被尊敬。

1.2.6合理饮食 心梗早期患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此后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量多餐,多进水果蔬菜,适量饮水,以防心梗患者便秘。

1.2.7预防便秘 心梗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胃肠蠕动缓慢,极易发生便秘。此外患者因疼痛及恐惧等各方面的因素均可以出现便秘。护士应协助患者排便,必要时可以给予少量的潘泻叶口服,必要时遵医嘱进行灌肠处理。

1.2.8出院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病人讲解心梗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预防疾病的保健知识,从而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避免心梗的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2.结果

2.1效果评价 在患者出院前两天内,就本次住院服务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由病人自己填写调查表。

2.2结果 全组20例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3.5%,临床总有效率为93%,护理合格率为93%,全组实现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和饮食习惯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也日趋升高,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心肌梗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该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当梗死范围广泛时,常会并发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心脏破裂,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心率、心律的变化,保持高度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心电监护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采取有效的医疗和护理措施。

加强基础护理是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目标的关键,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可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工作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高,对其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重视老年性心梗病人的基础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尽量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医患、护患关系,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失血性休克护理分析 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