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离休干部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时间:2022-06-11 05:15:34

心理干预对离休干部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状况

摘 要:目的:探讨离休干部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124例离休干部患者入院初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再进行SCL-90评估。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的不良心理状况,而出院时的SCL-90评估各因子分与入院时比较,结果均低于入院时,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结论:重视离休干部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其躯体疾病的康复治疗进程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离休干部;心理状态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Mental State of the Retired Cadre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ill psychologic status of retired cadre and the effect and result of intervention study of mental nurs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ymptom checklist(SCL-90)in 124 retired cadre in the initial admission stages ,to perform the intervention study of mental nursing according the result of evaluation,and reevaluate SCL-90 in the discharge stages.Result :The cases had severe ill psychologic status in the initial admission stages,and every correlation factor was significant lower in the initial admission stages than that in the discharge stages(P < 0.01).Conclusion :To think highly of psychologic status of retired cadre take and perform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udy of mental nursing get the energetic promo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and raising the existence quality.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on; Retired cadres; Mental state

我科根据离体干部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2年6月至2005年8月,我科共收住院离体患者124例,男102例,女22例;其中60~69岁60例,70~80岁40例,80岁以上者24例,最大91岁。平均住院28d。主要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等慢性老年性疾病。

1.2 方法:对选取病例进行入院初心理评估,评估心理失衡、悲观厌世、疑虑、焦虑、烦躁暴躁、恐惧、漠视等项目,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与专科护理同步)。出院前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1.3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异常心理得到良好恢复,改善率达96%。见表1。表1 患者异常心理恢复情况(略)

2 心理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1 自卑感与自尊心理 :离休老干部中绝大多数曾经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离开了岗位,感到身份一落千丈,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过去的“人求我”变成了“我求人”,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和自尊心、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卑和沮丧。

2.2 失落感和忧郁心理 :老干部在不同的年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离休后,社会角色的改变使他们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空白点,在心理和社会活动中造成相对不平衡,使他们产生一种失落感。再加上患有慢性老年性疾病,病情的反复发作,精神上感到从未有过的压抑,因此情绪消沉郁闷,从而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发生。

2.3 固执心理:离休老干部所患疾病多为老年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疗效慢。长期的医疗经验,使他们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治疗和护理上固执己见,要求医生护士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检查治疗,而且一旦认定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予以积极的配合。

2.4 孤独感和依赖心理:老干部离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再加老年人因体力及自身健康状况的下降,丧偶、家庭矛盾,或有的老干部子女也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孤独感,特别是生病后更为明显,常表现为郁郁不乐,沉默寡言,有时又烦躁不安,难以配合治疗[1]。他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关心、照料,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亲戚来探望。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愿去做,而希望别人为自己处理,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照顾不周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和满足。

3 心理干预

3.1 维护患者的尊严:离休干部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护理人员与他们沟通时应注意沟通技巧,不可直呼其名,更不能呼号,应根据以前职务给予恰当的称呼。或称老伯、阿姨等。与其交谈时,语言要亲切、耐心倾听他们的陈述,并为他们分忧解难,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因家庭的特殊情况。性情古怪,脾气极为暴躁,时常发脾气,讲粗话,缺乏亲人的精心照料。来院时全身污浊、长头发、长胡须,光口腔内的痰迹就厚厚一层。我们首先从生活护理入手,通过我们耐心、细心的护理和良好的语言沟通和行为影响患者,使这位患者自觉配合治疗,同时使他的尊严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

3.2 尊重关爱患者:离休老年患者更希望受人尊敬与爱戴,和他们促膝交谈,谨言慎语,做好心理沟通,鼓励他们及家人讲历史上最光荣、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护士注意聆听,满足他们的优越感,缩短医患距离;在交谈中,介绍院内及科室具体情况,及医疗保险对离休干部的具体政策与规章制度;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解释;针对性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治疗及护理措施、预后情况;熟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精湛的业务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及满意;在条件许可下,满足其合理要求;做到既坚持护理原则,又关心体贴。

3.3 解除孤独和忧虑: 医护人员要理解老干部的情感需要,主动接近他们,注重与他们沟通感情,查房时要多问候,还要鼓励老干部之间的相互交往。我们采用召开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加强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适当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娱乐活动。本组病例中有一对夫妇对老年舞蹈特别感兴趣,并且参加很多团队活动。此次住院期间正巧赶上时装表演,按规定不得外出活动,且对他们的病情可能产生影响,但对此类表演欲望非常强烈的患者我们只能特殊对待,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达到心理康复和躯体康复相统一[2]。

3.4 营造和谐气氛:情绪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创造有利于患者心身健康的环境:①结合病房实际情况,营造温馨的语言环境,调节和谐的气氛。②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美满家庭,两者缺一不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家属及朋友、同事轮流探望与陪护,增加亲情,减少寂寞与孤独,使患者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及社会地位,仍感到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3.5 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谅解宽容患者,真诚相待。激发患者能动性,转换不良心境,这对消除焦虑的心理非常重要。在病情许可下:①例如每日交班时走到床边亲切问一声“伯伯、阿姨 ,早饭吃了吗?昨晚睡得好吗?”等等,以此调节和谐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沟通。②利用各种方法向患者宣传修身养性之道。③定时播放轻音乐,使患者的大脑和全身处于平静状态,心身处于一个治疗的最佳状态。

4 小 结

离体干部患者社会经历不同,生理、心理具有个体差异,护士必须在言语和行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亲切关怀、热情服务于患者,技术上精益求精,突出以人为本,从人的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的心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指挥、优越感心理,给予耐心解释,尽量给予满足;孤独者,给予温暖,帮助建立人生价值观;焦虑心理,诚心相待,给予疏导,用良好的医德医风,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和信任感,促使他(她)们早日康复,颐享天年。

参考文献:

[1]高恩显.现代疗养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321.

[2]耿玫姝.老年病人心理障碍的康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专刊):120.

上一篇:精神科实习医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下一篇:婚外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