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尝试

时间:2022-06-11 03:25:24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尝试

【摘要】经统计,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的整体体质下降,为此,引起了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关注。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质量,而学生在学校的锻炼时间又很有限,由国家提出的“向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要质量”这个口号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推行、计划、实施等各环节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总结几年来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大课间 体育活动 探索尝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07-02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电视等相对静止的活动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导致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差。除了学习压力大,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之外,中小学体育教学受场地和运动器材的限制,使得体育活动难以开展,这也是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以徒手操为主,创编操、专业操、集体舞等为辅,配以游戏、竞赛等各种小型体育活动。还可与文化、艺术等多学科整合,并以音乐相烘托,为学生营造多种氛围,增加多方位渲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改革和创新,是巩固和提高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主阵地,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原有的课间操形式相比,其特点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和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启动之初,曾在部分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大家提高认识,了解了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与此同时,学校还在教师会、家长会、学生晨会上做宣传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争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的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资源

1.人力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作离不开几个主导力量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统筹和安排各年级的比赛和活动场地。班主任在实施时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等。当这些力量充分发挥时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质量才可以得到保证,这些都是体育组非常重要的资源,只有和学校这些力量整合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大课间的高效进行。

2.物力资源

各学期学校会根据各班要求添置体育器材,并要求各班做好保存和管理,同时鼓励各班自制和自带体育器材进行活动。另外各班要充分利用好场地优势,如舞台、体操器械场等开展活动。

3.时间资源

优化学生进出场顺序,各班队伍固定线路出进楼,以节约学生因无序下楼而耽误的时间,我们教会学生简单的手指操和课桌操以保证雨天室内的锻炼时间。

三、创新活动方式,提升活动质量

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与时俱进”的道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仍在继续探索、研究和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创设学校大课间的整体特色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之间有何关系的问题?如何更有效的实现 “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理念,使学生能在大课间中将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磨练有机融合的问题。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研究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3.1.精心设计、科学实施

我们本着“健康第一和快乐教学”的原则,去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开创美好的明天。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总和为1小时。当响起规定音乐时,各班学生迅速按规定的楼道站成两路纵队,踏着音乐节奏,迈着整齐步伐,齐步走依次有序下楼,进入指定划分好的场地。学生团体操音乐响起,首先做《希望风帆》和全国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自编韵律操、然后进行分组、分项目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项目。既有民间传统项目也有现代体育项目,还有各种游戏活动。其中活动项目包括特色项目:毽子、小绳、一长“8”字长蛇阵跳、“0”形跑、接力跑、单脚跳接力、跳橡皮筋等。这些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热情高涨人人玩得热火朝天,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做完固定操,各班学生伴着音乐,统一做放松操,学生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下一节课的课堂学习。

2.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每个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都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要做活动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学生锻炼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如定时跳绳不达标、定时投篮比赛被淘汰等。学生亲身经历挫折时,教师应适时地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并捕捉学生其它运动项目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及时加以赞扬,鼓励学生。通过肯定性的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意志品质。

3.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表明在学生有尊重感、安全感的情况下学生心理最放松、思维最开放、最活跃、最容易迸发出新的火花。如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各年级在原有自编操、游戏、竞赛等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维思维的去创编适合他们身心特点、易开展的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生生间、师生间智慧启迪,智慧的想象和实践使大课间活动常做常新。

上一篇:在新课改背景下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三... 下一篇:美术教学如何融入新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