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研究

时间:2022-06-11 01:32:02

增强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研究

[摘 要]中转地批发商业一直在中国商品流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原来作为流通体系和市场网络中心的中转地批发业态受到猛烈冲击。只有从经营方式、制度、管理及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增强中转批发市场的辐射力,才能使其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转地批发商业;流通力;辐射能力

[中图分类号]F71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86-03

一、中国批发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批发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形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90年代以来,中国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数量、品种上讲,中国批发市场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9万5千多家,管理相对规范的有5万家~6万家,大约设有1300万个摊位,1998年成交额达2.1万亿元,其中,上规模的各类批发市场有10000多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000多家,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400多家,生产资料批发市场5000多家。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批发商业作为流通部门内部分工深化的产物,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批发业态的不断成熟发展,不仅批发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还要面对其他商业形态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批发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它们都在寻求着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二、中转地型批发市场发展及问题分析

按照产业关联度可把批发市场分为三种类型:(1)产地型批发市场,是依托当地大型生产基地形成的产销一体化的批发市场;(2)集散型批发市场,即商品中转流通的批发市场,主要是依靠资讯、交通和服务的优势发展起来的;(3)销地型批发市场,即面向当地消费者的批发和零售兼营的专业中心。当前,产地型批发市场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如义乌市场形成了以商品市场发展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模式,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的特征。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作为中转地型批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在闻名全国的十大批发市场中,石家庄拥有南三条、新华集贸两大市场,其中,以服装批发为主的新华集贸市场曾依靠石家庄独特的区位优势,以20万人次的日客流辐射三北、领跑全国,在全国的批发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随着京津冀周边批发市场的崛起,石家庄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开始萎缩,经营效益普遍下降。

中转地型批发市场发展衰退,辐射力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国内交通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使批发商有条件直接到服装生产地去定货,经营商户大量外流,这从根本上削弱了中转地型批发市场的竞争力。(2)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自身的业态升级滞后,大多是外来品牌,自有品牌很少,本地产品比重不容乐观,整体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足。(3)假冒伪劣商品顽疾依旧存在,对本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减弱。(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市场管理方式落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缺乏有效的配套服务设施等。

中转地批发市场竞争力及辐射力的提升已不再单纯依靠其商品集散、综合服务、信息传播和价格形成等基本功能,应通过市场、品牌、物流、信息、营销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派生出自有优势,整合资源,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业态。

三、提升中转地型批发市场辐射力的对策

1.增强辐射力,使其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能集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各种类型商品供入场交易者选购,并以其种类花色齐全为优势吸引更多的买家,然后由这些买家将商品分散销往各地。中转地型批发市场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商品集散周转中心,凸显其仓储、运输、配货、商品展览和交易为支柱的产业,依托现有运输和大量批发市场的优势,形成以信息、结算、商务和装配加工业以及与物流管理相关的服务业为基本框架的产业结构,避免多头交易,节约交易费用,并且能够提供有关商品全面的完整的真实的信息,形成该类商品合理的、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市场价格。像石家庄南三条、新华集贸这样全国知名的大市场要增强辐射力,就要向此型转化,形成中转地型批发市场独特的上游资源。

2.提升批发市场的形象,重视市场品牌建设和市场的品牌化经营。中转地批发市场的培育必须重视市场品牌建设,以市场的品牌优势来聚集人气和商气,不断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力度,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对于石家庄市场来说,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树立多赢的品牌意识,是其重振雄风的重要环节。石家庄要打造自己的服装批发市场品牌,就必须要突出自身特点,根据南北不同地区人们在身材、审美等方面的差别,充分考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性,打造自己的区域品牌市场。为此,不仅要强化营销宣传工作,更重要的是进行规范化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商品质量和档次,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让交易主体满意,维持交易主体对批发市场的忠诚度,打造良好的市场形象,增加中转地批发市场的品牌价值,以利于市场的发展壮大。

3.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中转地批发业的科技含量。中国批发商业要实现由传统批发向现代批发的转变,就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批发企业,努力提高批发商业的科技含量。重点推广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的现代商品流通技术,建立和完善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利用先进技术设施,逐步形成一套与国际市场接轨、覆盖全国、具有双向反馈功能的商品市场信息网络,增强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商品交易市场要改变面对面的摊位式的传统交易方式,引入总经销、总、期货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商家建立总经销、总以及专卖连锁机制,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经营,使批发市场实现由以交易功能和集散功能为主向包括展示、交易、集散、结算、价格、配送、信息、质量检验等多种功能的转变;实现由单一摊位式交易方式向现代经销制、配送制、制及厂商结盟方式的转变,实现交易功能多样化与交易方式多样化。同时,积极促进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有形市场的优

势,创办网上市场,搭建网上交易平台,为市场经营者建立网上商铺,进行网上商品宣传,引导经营者开展网上交易,加快流通节奏,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与辐射范围、辐射水平,提高市场运行质量。

4.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不断发展变化,从而使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寿命周期缩短,市场需求稍纵即逝。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要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必须协同作战,构建一个能够迅速向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链系统。中转地批发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重要成员,上连制造商,下接零售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零售市场动态,能及时地、建设性地将信息反馈给制造商,同时把全新的生活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地传递给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以便动员消费者购买制造商提供的新产品或服务。同时,中转地批发商一方面要向零售商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及配送、维修、质保、包装等服务,帮助零售商提高销售力,以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另一方面要支持制造商改善商品品质与性能,生产出更多的畅销商品,协同价格、促销、渠道策略的制定,提高制造商竞争力,从而促进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因此,对石家庄市场来说,保障其有效地积聚来自全国各地货物,快捷、经济、安全、高效地发运到区域以至于周边更广阔的地区,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能带动城市整体经济高效率运转,使区域以至于整个华北的辐射带动功能和经济上的龙头作用得到了真正增强。

5.突出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制度创新就是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股份制改造,使批发市场单一投资主体的管理模式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真正实现批发市场企业化运作。制度创新是增强批发市场辐射能力的保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过企业化、股份化改造之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辐射能力日益增强,其辐射圈已跨越了国界。制度创新还体现在一些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大型批发市场以控股、参股的形式建立分市场或跨地区兼并市场。比如实力雄厚的中转地批发市场利用其品牌优势,实施收购与整合战略,盘活一些长期闲置的不良资产,达到增强其辐射能力的作用。同时,建立战略联盟,借助联盟成员的核心能力,扩展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织形式。随着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辐射范围的扩展,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通过与相应的中介组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为市场主体交易活动服务,是保证批发市场正常、有序运行的坚强后盾。战略联盟的成员可以包括:(1)协调和约束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行为的自律性组织,如行业协会,直接为批发市场交易服务的经纪人、典当行、拍卖行;(2)保证市场公正交易、公平: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3)与市场发展相关的研究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结算中心、配送中心;(4)调解市场经济纠纷的仲裁组织;(5)监督市场活动服务的计量、质量检测、价格监督机构等。比如石家庄市批发业态同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的有效结合,为其竞争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中转地批发市场要增强其市场辐射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度创新改革及企业化运作,就要建立规范严格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市场监督管理规则,并确保其有效执行,要大力进行信息化改造,改善市场内的硬件设施,从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还要注重打造中转地型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知名的品牌、优质的服务、高效的管理、具有市场引导作用的价格来确保其辐射范围的扩大。

上一篇:论应对欧美反倾销的会计策略 下一篇:试析“十一五”时期的宏观调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