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6-11 01:22:50

浅析舞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教学科研成果,是―种受到国际教育改革普遍重视的思想,本文试图就合作学习在舞蹈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探索和尝试,就如何做好合作学:习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一种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1860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学家柑威等人的推崇而被广泛应用。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一次兴起,这是因为前苏联发射成功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迫使美国进行了反思,美国国内掀起了―场以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全国提高教育质量运动。在我国大约2000多年前,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已有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1914年前后,兴起了分团教学法亦称分组教学法,20世纪初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了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广泛讨论。

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影响较大的一项科研成果,也是一种受到国际教育改革普遍重视的思想之一。在舞蹈课程改革呼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舞蹈教师已注重把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而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入,教师面临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例如“西方教育家推崇的这种合作形式是否适宜我们中国的教育土壤”、“课堂教学时间紧内容多,哪里还有时间搞合作学习”等等。分析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大体说来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还不是很了解;另一个是对观摩教学的借鉴也只是得其形,而未得其道,对合作学习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领没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1)社会互赖。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互赖性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性是有差异的。(2)需要论。这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该理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一种教育场所,不愿意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学校应该改变教育方法,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发展论。这个理论来源于维果茨的发展区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精致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者精致,而精致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论。认为人际关系之间的接触是合作的基础,相互之间的接触合作可以提高群体的向心力和巩固团结合作。(6)学习论。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7)建构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构建,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就要涉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仿效、协助和激发。

三、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现代舞蹈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因此舞蹈课堂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把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提升放在主要位置。舞蹈教学中大量具体形象化的、具有情感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感情和学习态度有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同时也学习了舞蹈肢体语言,增强了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激发了情感,在舞蹈的学习之中就接受了教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合作的过程。良好的学习合作的氛围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一个好的学校无不是教师愿以此为目的而执教,学生愿以此目标而勤奋学习,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思想品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舞蹈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舞蹈教学中,其活动形式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个是受到师生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限制;另一个是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学生在舞蹈课堂教学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与同学、教师之间进行有准备和有组织的专题讨论,必要时还应该与同学有合作的探究。“外因”是学生构建知识的重要条件,“内因”则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内驱力。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做好合作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为标准;其次,在教材使用上要力足于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服务;其三,是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要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有新的创意、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合作学习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是手段,学习是目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主动体验生活,是领悟和发现生活,进行人与人之间磨合与协调,共同分享合作成果的过程。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不是教学条件,也不是学生,是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观念。因此,要收到合作学习的理想效果,舞蹈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转变舞蹈教学的观念,真正做到善于沟通、善于合作,并将合作技能与技巧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

2.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传统舞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按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立的,新的教学方式要求紧紧围绕着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合作中的主角,是平等中的首席。只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配角作用就会减弱舞蹈教学的效果。舞蹈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和问题,及时地对学生精彩的发言、成功的操作给予准确的肯定和褒奖,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它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激发和挖掘,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提高。舞蹈课程改革中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到轻松、自由,学有所成,学有乐趣。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把传统教育中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双向交流或者多向交流,扩大了交流的广度。它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己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上的提高。现行的舞蹈教材充分地提供了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新的授课方式创建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和教师的双边合作活动,尤其是学生主动参与更加扩大化了。

3.加快信息化建设与舞蹈教学的整合。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舞蹈教学要有计划地按教育部规定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教师要积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活化、优化舞蹈教材的内容,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激活学生愿意学、有条件学的情感和积极性。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与更新舞蹈教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和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舞蹈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舞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开阔学生眼界,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能力。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学生、教师作为基本动力,以团体活动为基本.形式,改善人的社会心理状况,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它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于舞蹈教学的过程也只是初步的实践和探索,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运用微格教学系统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发展 下一篇: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