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时间:2022-06-11 01:19:55

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摘要】 医院感染已越来越被国内外医学界重视,检验科每天要处理大量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这些临床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大多具有传染性。因此检验科也就成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聚集之地,成为医院染的高危区域。如果没有健全的医院预防感染制度及措施,不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和消毒隔离管理,将会发生生物危害及引起医源性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检验科人员和环境的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检验科;感染;管理

检验科是一个医院工作运行不可缺少的一个科室,工作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同时,更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和排泄物等直接接触,导致感染几率的增加。因此,检验科是个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同时也是医院应该加强重点管理的科室,现在就这些医源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目的在于提高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效能,预防医源性感染事故的发生[1]。

1 检验科感染的原因

1.1 医院领导对于检验科的重视不够,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医院领导大多数有重检轻防的思想,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缺少必要的防御常识,如很多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佩戴口罩、帽子;在接触感染性检验标本时不佩戴手套;清洗处理废弃标本时消毒处理不甚严格,造成二次传播;在实验中,未经清洗消毒手便接听手机,造成传染性微生物的传播;更有甚者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等。

1.2 防护意识跟不上,防御措施不健全。医院为追求利润,过度重视检验业务量,轻视了医院的感染,既没有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自己,也没保护患者,造成医源性感染几率的增加。除此之外,医院检验科工作室在建筑设计方面存在卫生学上的缺陷,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

1.3 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科室人员出入制度;标本处理程序;消毒以及清洗制度等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对于突发事件例如血液或体液的飞溅污染、细菌分离鉴定时的污染等没有明确的消毒和监测等处理制度。

1.4 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患者及家属可随便出入实验室,或者由于医院房间分配不合理,造成作业流程极其不合理[2]。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能明显分开,增加了医源性的感染的几率,造成的危害很大。

1.5 检验人员对于感染知识的学习甚少,很多在校学习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感染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医院的感染新知识、新动态了解甚少,不够重视,对于消毒灭菌的方法以及措施、消毒液的配制使用等常识性的知识掌握不够。

2 管理对策

2.1 规范消毒灭菌工作 通过规范的消毒灭菌,切断检验科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是控制整个医院内感染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3]。同时,对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应是用消毒液浸泡或高压灭菌然后集中焚烧处理,根据细菌室反馈回来的空气培养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空气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医疗器械及用品、被服消毒等。将使用过的试管、离心管、加样器滴头等一次性检验用品放入消毒桶内,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废弃处理。定期对加样器、吸耳球、显微镜等进行紫外线照射或者消毒液擦拭消毒。对计算机的键盘、鼠标、电话等进行消毒液擦拭消毒,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电脑打印检验报告单,做到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从根本上解决检验报告单的消毒问题,切断了传播途径。指定专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的布置,检查落实,包括消毒用器的领取、配制、发放,并且对消毒液进行定期更换检查。每天对空气、仪器设备的表面、试验台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并且定期检测。

2.2 规范的无菌操作 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章程,严格洗手、戴口罩、佩戴无菌手套。在科室每个洗手笼头前需要放置医用消毒皂或者洗手液以及消毒液。

2.3 强化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及管理办法,根据科室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定期监测、检查,杜绝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由于医院感染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检验人员应不断吸取新知识,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旧的知识层次上。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并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同临床科室一样。具有独立的举足轻重的医学地位。

2.4 提高防护设备的质量 医院领导方面,应当加大对检验科的资金投入,购置一些必要的防护设备,领导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检验科的重要性。如:全科室安装免提电话机,与此同时,也要对电话机进行消毒,以免因为对电话的污染造成医源性感染。检验人员在结束检验操作后或者是检验同类标本后,在检验另一标本前应该及时洗手。同时,需要强调一点,带医用手套不能取代洗手,所以即使佩戴手套也要做好洗手工作。在发生意外血清飞溅入眼睛时,需要对眼部进行及时的清洗,所以,医院需要购置安装洗眼设备[4]。

2.5 认真开展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监测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控制是目的。只有通过监测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2.6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协助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从不同感染患者同一时期分离出的同种病原菌,药敏结果如有相同抗菌谱,初步判断为同源性感染。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证实,正确地追踪传染源。分子流行病学是以分子生物学地理论和技术研究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技术,对院内感染所分离到的病原体和通过采样所得环境中相同的细菌,除进行血清学、噬菌体、耐药谱分型外,还进行了基因分型:如质粒图谱、核酸内切酶图谱、核酸探针等。以保证更稳定、准确的追踪传染源,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提供有利的依据。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多次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包括入院时尚未发生此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期状态。随着医院工业和医院技术的发展,大量抗生素进入临床,各种侵入性操作和检查增多,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检验科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室,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不仅仅是为全院的临床服务,同时还要担负起全院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因此,检验科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组织部门,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验科应当成立自己的防染小组,负责监测各实验室空气消毒及无菌操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如:实验室管理、人员防护、检验后的标本处理等,只有加强自身防护,个人自觉执行,工作中认真仔细,才能有效地避免自身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防患于末然;重点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一个检验机构,要有计划地向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有关部门的信息,有的放矢地使用抗生素,增强广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预防用药,有根有据,探索更有效地控制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所以,微生物实验室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总结,医院感染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患者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安全秩序。同时,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也有所进展,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表现为:医院感染教材较少;低年资住院医师以及聘用护士的医院感染整体知识水平较低;消毒灭菌重视不够等。所以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各级管理一定要重视,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医院感染教育与再教育,通过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防治工作,一定能把感染控制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常同钦,王秀萍,董蔽.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6

[2] 刘运德,楼永良.微生物学检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 蔡映云,任涛.肺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1

上一篇:宫腔镜手术148例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 下一篇:浅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