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东:文化保税区,岂只有苏富比

时间:2022-06-11 10:34:32

王昱东:文化保税区,岂只有苏富比

文化保税区的概念早已披露,但直到2012年苏富比高调进驻北京,与歌华集团旗下歌华美术公司组建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并于9月27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象征性首拍之后,文化保税区的冲击力才真正被公众所体会。那么,文化保税区究竟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歌华美术公司总经理王昱东。

为什么不是自由港

《收藏・趋势》:1841年,香港自由港成立,距今已有百余年,为什么我们是文化保税区,而不是自由港?

王昱东:保税区是境内关外,享有“免证、免税、保税”的政策,实际上是海关特殊监管区,这已经是国内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比特区、开发区的开放程度都要高,但没有香港自由港那么充分。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呼声,就是要求参照香港模式在保税区内开发自由港,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香港的自由港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的保税区历史也就短短20年左右,所以,人为设置自由港还需要一些时间。

《收藏・趋势》:与新加坡、瑞士、伦敦等地的自由港相比,我们的文化保税区有什么特点?

王昱东:他们打造的其实是一个艺术品保税仓储中心的概念。这一块他们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的仓储中心是跟瑞士自由港的艺术品仓储运营商合资来做。抛开关税问题不说,文化保税区的优势还是存在的。

保税区主要有三个功能。首先,保税仓储物流服务;其次,我们是国内唯一一个依托于空港优势的保税区――首都国际机场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机场,进出口货物的量很大,可以将其打造成亚洲最大的艺术品中转物流基地,而且北京市政府有将北京建设成国际性艺术交流城市的战略性目标。目前,国际上很多艺术品出产国,甚至贸易国都有文化艺术品专属口岸,我们也有这么一个设想。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文化贸易量的增加,经营机构的集中,要将文化保税区建成国际性的文化贸易口岸。

再有,就是保税的加工。这主要面向出口加工型的企业,对艺术品市场来讲,主要在于艺术品鉴定、修复、复制等。我们知道,艺术品鉴定最权威的是出产国。中国文物流传很多,但一直没有权威的鉴定评估机构,这也导致了国内外拍卖公司对中国艺术品都采取了不保真的做法,文化保税区想把这一块做起来。

艺术品修复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市场。有些自由港有修复室,但是人员不固定,基本上都是雇人来做。我们的文物鉴定修复中心是跟意大利方面合资成立,也是国际上唯一有这个大规模专业配置的,以后主要面向保税区,也可以为全球的客户服务。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可以说是对外加工业的升级换代。

文化保税区,一个怎样的市场信号

《收藏・趋势》:由于今年艺术品查税风波的出现,文化保税区被误认为是解决关税问题的权宜之计,您怎么看?

王昱东:这个说法的前因后果都不对。我们的保税区项目在2009年就开始启动,2011年就已经拿到地并且开始设计准备动工。

这也说明艺术界对查税风波的理解不够。海关之所以查税,直接原因是业内有人实名举报。艺术品进关的确存在关税不合理的问题――与国际相比偏高,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有针对艺术品的专门关税,一直参照零售商品关税征收。其实,原创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受低税的,但国内原创艺术品、艺术复制品、工艺美术品都是混在一起的。保税区在努力为这些文化产品做出细目,推动艺术品税收趋向合理。不过,业界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个税收是不合理,但不能以违法手段去规避。其实,税收问题应该由行业来发出声音,去推动税收改革,因为行业知道自己的瓶颈在哪。

查税之后,国际上很多机构对中国市场有些疑虑,甚至怀疑政府要收缩艺术市场。其实法律越来越严格,是因为这个市场越来越大,而且北京市一直有个规划,要将其建设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做文化保税区,引进苏富比这样的国际拍卖公司,说明政府是支持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这是一个态度,也是一个信号。

《收藏・趋势》:那保税区在这方面能有哪些作为呢?

王昱东:按照《海关法》的规定,海外回流文物是不用交税的,其中的难点在于文物认定。

首先,国内没有艺术品的专属口岸。其次,从行政许可上来讲,海关也没有这个权限。保税区可以配备专业的鉴定团队,对文物给予认定,对非文物的艺术品采取减免税收的办法――全国的进出口口岸集中在这里,为这个设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当然这还要跟国家文物局、海关等部门去商讨。

国外的艺术品比较注重档案记录,甚至已经是艺术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做这个,也是努力要把收藏体系的整套机制建立起来。不能只是去指望国家建立一个权威机构,这个鉴定、估值需要社会来完善,需要在行业中去认定。比如说,国外有比较成熟的评估师行业,用市场、商业手段来生存,在鉴定出现问题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应对责任风险的方式是评估师可以买职业保险。这其实是一个整套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拍卖公司、收藏家、保险公司、银行的良性互动,这也是国内所缺乏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798对接保税区

《收藏・趋势》:有消息称,北京市政府正在规划,将包括798、751在内的大山子区域纳入文化保税区的覆盖与监管范畴,这个占地约0.5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将形成一个囊括仓储、艺术品展示交易的“金三角”区域。那么,保税区是如何与艺术区接轨的呢?

王昱东:798艺术区已经考虑在做。在保税区内,我们对外向型文化企业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从出口退税,进口保税等,就是要扶持国内的文化企业走出去。但是,保税区的建设、落成还需要几年时间,而798艺术区的艺术品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有500多家画廊。对此,我们可以设立服务中心,在艺术区内开展文化艺术品的保税服务。

《收藏・趋势》:保税区的介入会对现有画廊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昱东:目前国内的画廊行业还比较脆弱,为保护798艺术区内自然的画廊业态,我们主要是服务引进,即将保税区的政策,如艺术品出口的退税以及进口作品的保税政策引进798,但会避免将798艺术区建成保税区。

目前,除了拍卖公司,国内很多艺术品经营主体都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定。保税区一直在推动对艺术品经营主体进行认定,给予画廊经纪人的身份。我们了解到,现在很多作品动辄过亿,这对画廊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经营国际艺术品的画廊机构,大都是作品,保税服务可以促进画廊用合法的方式去经营,去正常纳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画廊在运营成本上的负担。

保税区硬件很硬

《收藏・趋势》:有观点认为,在保税区成交的作品,拿出保税区仍要缴税,这其实是鼓励在保税区进行艺术品投资?

王昱东:如果要将作品从保税区带回国内,肯定要收税,但做收藏不一定非要放到家里。保税区可以提供博物馆标准的保税仓储服务,在恒温恒湿、安保、作品保养等软硬件方面,都是家里无法达到的标准。如果要欣赏,我们设有VIP鉴赏室,还可以提供艺术银行服务,藏家可以选择放到公共空间,可以开展租赁服务,收藏品除买卖之外又有了一种新的盈利方式。

《收藏・趋势》:艺术品交易对文化氛围、商业环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那远离市区的文化保税区能符合这种要求吗?

王昱东:从交易环境上来讲,我们的仓储中心,运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套符合保税长期仓储的手段,可以从保存条件、消防、安保、检测等方面做到最好。从交易本身来讲,我们会做博物馆水准的交易中心,不管是拍卖公司的预展,还是画廊的作品展都可以满足。对客户来讲,我们会建设五星级酒店、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

另外,保税区还有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其实,在市区内做展览或拍卖,大都在星级酒店、会展中心等,但这些地方符合艺术品交易环境的标准吗?恐怕安保、消防问题都很难实现,还有一些诸如停车、堵车等问题。最近我们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大,第一期投入的50亿都是在做配套设施,就是要先把服务体系做起来,努力打造一个高水准的交易环境。

苏富比的影响

《收藏・趋势》:苏富比进军中国,选择与歌华集团联姻,这是怎样一次合作?

王昱东:这次合作,无论对于歌华、苏富比,还是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都是迈出了新的一步,可以说是风险大于机遇的。因为结果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但我们会努力去做这个事。苏富比选择进入中国,也有很大的风险,我们应该看待它敢于探索的一面。当然合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苏富比熟悉海外的市场,歌华熟悉文化产业,但彼此对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都不太熟。另外,北京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有大规模的拍卖公司、成熟的艺术品收藏机构、重要的艺术博览会,还有几十只艺术基金。在已有的市场格局里面,是要开创一个新局面,做大蛋糕,还是在现有市场格局内分蛋糕呢,究竟如何开局,我们一直在思考。

《收藏・趋势》: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苏富比(北京)作为一家合资公司,将不能在国内进行文物艺术品拍卖,这种限制的影响会有多大?

王昱东:其实,苏富比拍卖经营的品种大约有70多种,文物只是一个门类,并不构成公司的经营主体,有很多不为媒体所关注的品种市场也很大。所以,苏富比(北京)在拍卖内容上主要以当代艺术品、红酒、工艺品、当代瓷器、珠宝翡翠、钟表、西方艺术品等为主,而且香港苏富比在文物这块做得很成功,没有必要非要拿到保税区来做。

《收藏・趋势》:苏富比进驻中国,未走传统拍卖的路线,而是量身定做了新型的拍卖交易模式――保税拍卖,什么是保税拍卖?

王昱东:目前从国外进口艺术品手续很复杂,而且需要预交海关高额保证金,这个经济压力不是所有拍卖公司都能承受的。拍卖不是一个零售的过程,是一个达成交易协约的过程。保税拍卖,可以简化报关环节,而且在保税的状态下,这个税暂缓收取,将拍卖和提货分开,在完成交易时再交税。这块做起来之后,可以为艺术品拍卖企业松绑。

《收藏・趋势》:苏富比与歌华合作,谁来坐庄?

王昱东:根本不存在谁做庄的问题。苏富比(北京)作为股份制合资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公司的经营方向、经营步骤、高层人选都是由董事会决定,公司运营是独立的。当然,新公司可以借助歌华和苏富比的资源,如歌华可以帮助新公司尽快适应北京,尽早享受到保税服务。苏富比也可以将其品牌优势、服务理念等注入新公司,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运营资本方面提供支持。

《收藏・趋势》:歌华集团将不再允许其他拍卖公司在苏富比授权地区进行拍卖或销售展览,有人认为这是垄断经营,对此您怎么看?

王昱东:这其实是社会上的一个误读,我们非常欢迎其他拍卖企业进驻。首先,保税区不是歌华的,它隶属于北京市政府,只要符合保税区要求和经营条件的就可以进驻,这个可以去跟保税区谈。其次,拍卖公司不是靠资本运作,歌华与苏富比合作,涉及到双方客户资料、商业机密、拍卖资源的问题,所以歌华不能再与其他拍卖公司合作,这是最起码的商业合作原则,也不存在垄断拍卖经营的问题。

《收藏・趋势》:歌华为什么选择苏富比呢?

王昱东:苏富比能有200多年的辉煌,制胜法宝就是服务和信誉。我们引进苏富比,主要是引进从艺术品鉴定、估值、委托、拍卖,到艺术品贷款的收藏服务体系。现在艺术市场逐渐从炒作回归理性投资,如果给收藏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相信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但是,国内的藏家是否会认可苏富比的服务和流程,还要放到市场中去看。

相关链接:北京文化保税区

全名为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是国内首个依托于空港的保税区,包括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国际文化仓储物流中心三个功能区,为国际、国内文化生产、传输、贸易机构提供专属保税服务。基地建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规划用地26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50亿元,预计将于2015年建成并运营,年营业额将超过500亿元。

上一篇:广东:可以吃的博物馆 下一篇:中贸圣佳2012春拍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