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6-11 06:42:48

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研究

摘要: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基于大数据下的电商金融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强必要监管,摒除互联网金融分散化,弱化个体趋利性,有望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生态;大数据;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经营不稳定、资信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等天然缺陷使其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充足的融资资金[1]。另中小企业相较大企业资产少,担保、抵押难,传统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将未来风险以高融资成本形式体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中小企业在发展阶段资金需求较大,大多依靠自身资金积累或民间高利借贷,融资成本高且融资渠道窄,资金来源灵活性差,财务风险容易增加。

二、现存互联网金融弊端

过去一两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良莠不齐,广大投资者蒙受损失。大部分P2P网贷只是传统金融互联网化,并无大数据搜集和专业投资分析能力。对中小企业融资,仍提供抵押担保,融资成本并未降低。不少平台变相非法集资,利用已有资金池开展信贷和理财业务,造成风险积聚,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些对投资者的欺骗致使部分失去信任,进一步恶化中小企业融资。可以看出,这些现存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信息不对称现状,因而需要探索适宜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网贷平台在无专业机构支持,无大数据分析,无新技术引导下,只是将单个公司或金融环节互联网化,无法利用整体优势改变信息不对称,而使投融资信息透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此,笔者认为,未来可通过三种改进后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来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

1.互联网金融生态

构建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的多机构协同参与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传统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金融产品设计、资产管理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及专业优势。同时传统金融机构成立中小银行,结合线下团队广泛实证调研,探查走访,利用专业优势识别特定风险。多机构包括互联网理财、第三方征信平台,电子银行、移动支付体系,会计师事务所等,其掌握的信息深入居民生活及企业生产各方面。在此基础上,将金融机构现有内部流程和生态结合专业优势,进行分工并整合外部资源形成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这种生态的构建使互联网金融具有市场自律自治功能。

建立该生态是将传统金融机构、外部专业机构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而专业化和精细化分工使各主体能专注于专业领域,整合资源和数据,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从而企业具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和数据都能如实采集和反映,更好为金融机构设定融资额度,降低信息不对称。

该生态并非是垄断或静止的,其包含各专业机构间竞争。利用竞争使各机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策略性趋势互动及合作,最终转化成外部高质量金融服务,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2.基于大数据下的电商金融

电商金融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平台内中小企业通过对其上下游交易、运营、销售、财务、客户、物流、企业信用监测等数据指标的挖掘,分析中小企业运营、财务、创新力等行为,挖掘出有价值和潜力的中小企业[2]。利用大数据,设计和制定运算模型,结合企业需求制定合理融资范围,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大数据分析是建立在企业历史数据基础上来预测其未来的,企业良性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历史交易的有效保证上。因此企业包括交易记录在内的历史数据客观反映其真实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电商金融在近两年发展迅速,自2014年10月正式成立以来,蚂蚁金服借助阿里巴巴、淘宝等平台,利用风控模型,分析各商户近6个月交易数据,并以月为单位动态调整商户贷款额度,对平台内包括淘宝、天猫网商等近6000万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3.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作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目前得到世界几大银行和多国政府关注。其根据共识算法,利用全网记账将每段时间内通过该技术实现的各项交易记录下来,要求每一个节点都记账并核对,盖上时间戳。在交易流程中,以加密方式进行点对点交易,实现去中心化,在节省交易中介成本的同时,形成公开账本。由于在每笔交易中需要网内所有节点共识认证,因此利用区块中的全网记账,可有效识别未来所有企业交易信息,构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用体系,并利用体系中某一单个企业的信用情况为其融资,从而有效避免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四、正视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

互联网金融存在局限性,即使是新模式本身。局限性不仅来自科技和监管,更多是个体趋利性,个体利用科技和监管漏洞通过隐瞒或欺骗来制造信息不对称而获得更大利益。因此需要正视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其不能彻底消除局限性,但可通过不断探索与完善科技和监管来减少这种局限性,就如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一样。

1.互联网金融局限性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互联网金融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电商金融大数据并未包含商家的社交数据,而其对信用评级也至关重要。很多中小企业融资后资金去向无法利用大数据进行确认。因此仍然可能利用虚假交易和证据隐瞒误导信用平台甚至欺骗投资者,就如电商金融中刷单和虚假交易的存在。

2.坚持探索完善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为投资方实现多类型资金配置,为融资方提供多渠道融资便利。信息不对称在目前确实无法彻底解决,只有利用现有大数据技术和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性,尽可能降低融资难度。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将从行业行政监管和市场自律两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整治和完善。在未来,仍将坚持探索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不断试错总结经验,对不宜推广的模式采取小额试点,逐步完善;对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尊重发展,合理监管。

五、结论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于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并未有效降低该不对称。基于专业化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和大数据下的电商金融及区块链等新模式在未来或许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未来将依赖科技进步及完善监管来弱化个体趋利性影响,真正降低信息不对称,服务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李文启,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J].中州学刊,2014(8):51-54

[2]郑志来,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J].互联网金融,2014(11):63-66

上一篇:构建高中物理探究性课堂的三种策略 下一篇:一道期末水平测试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