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切口血肿或脂肪液化裂开的防治

时间:2022-06-11 04:56:38

腹部手术切口血肿或脂肪液化裂开的防治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7-1033-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腹部手术切口血肿或脂肪液化裂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增加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应使这种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并进行恰当处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0年8月~2007年6月,妇产科剖腹手术1 840例,其中妇科手术820例,子宫切除术582例,宫外孕139例,卵巢囊肿99例,发生切口肌层出血血肿而裂开8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共占妇科手术的1.21%。8例切口血肿裂开均发生在子宫切除术并且比较肥胖的患者,年龄40~65岁;产科剖宫产手术或同时子宫切除术1 020例,切口血肿裂开4例,切口脂肪液化12例,占剖宫产总数的1.37%。

1.2 临床表现:切口出现血肿的患者常有术后持续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 ℃之间,仔细触摸腹部切口周围感到深部有硬结,拆线后切口自行裂开,深达腹直肌。切口脂肪液化常表现体温正常,患者无肿胀、疼痛症状,检查切口局部无红肿、压痛等炎症反应,拆线后自行裂开,长度4~6 cm不等,创口内无血液或脓汁,仅有黄色液体外溢,脂肪组织呈灰黄色易脱落,皮下脂肪缝线。

1.3 裂开处理及结果:因血肿致切口裂开而无感染者,立即清创缝合,一般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清除血肿及不新鲜组织,用双氧水冲洗切口,再用含有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切口,间断张力缝合3~4针,保留缝线备用,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脂肪后,结扎张力缝线,缝合皮肤。皮下可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24小时去除。术后给抗生素静脉滴注和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治疗。术后48~72小时开始辅助微波理疗。一般10天拆线。12例切口因血肿裂开患者,除1例子宫内膜癌2次缝合切口再度裂开,经换药1个月痊愈外,其余均按期愈合。

因脂肪液化切口裂开者,充分扩开切口,彻底清除液化脂肪组织、拆除切口内的缝线,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直接用宽胶布用力牵拉固定切口,皮肤切缘对齐,不放引流条,3~4天切口愈合出院。对脂肪液化切口渗液较多者,先清除切口内液化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和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放置细薄纱布引流条,也用宽胶布牵拉切口,使切口保持对合状态,但不影响引流,减小切口张力,防止切口收缩。一般换药1~2次,切口变浅,渗液减少,宽胶布牵拉固定,3~4天愈合。该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仅延长住院日3~7天,较传统处理方法需延长住院日1~4周相比,明显缩短,且外观接近甲级愈合。

2 讨论

2.1 手术切口因血肿或脂肪液化而裂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营养不良:贫血、血浆蛋白降低,术后进食少,尤其是维生素C缺乏,使纤维细胞内脯氨酸不能羟基化,胶原纤维合成减少,严重影响切口细胞再生愈合。(2)严重合并症:休克、缺氧、酸中毒均明显影响胶原纤维合成,降低组织抵抗力,组织愈合能力差。(3)激素:大剂量类固醇使用可抑制毛细血管生成,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影响伤口愈合。(4)腹压增加:如术后咳嗽、呕吐、腹胀、肥胖、腹壁脂肪厚、尤其是脂肪颗粒致密型也影响切口愈合。(5)并发症:如高血压病、妊高征、休克等,容易发生腹部切口血肿。(6)切口处理不当:缝合过紧、过密,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线头过多和脂肪颗粒脱落,都会形成异物;手术技巧不熟练,手术时间延长,损伤组织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及严重时肌层血管退缩而术者未发现等,都会造成医源性切口愈合不良或血肿形成。(7)合并感染:急诊手术或再次手术,手术消毒不严格等,轻微感染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

2.2 为减少切口脂肪液化而裂开之并发症,首先要做好预防。重视改善患者术前身体营养情况,尽可能地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注意术前感染之并发症的治疗。需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前应尽量减少使用剂量。术前术中都要防止患者着凉,以防感冒引起抵抗力降低。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更是防止切口脂肪液化而裂开的关键。分离腹直肌动作要轻,止血要彻底。在缝合腹直肌前鞘后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切口,以防脱落的脂肪颗粒残留。皮下脂肪要根据厚薄,缝合间隙适当,松紧适度,对合面准确无间隙,保证良好的血运。注意皮肤对合良好,充分发挥皮肤的保护屏障作用。对脂肪厚、易渗血者,皮下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要注意患者饮食,对不能进食或进食少的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维生素C静脉输入,保证营养供给,促进切口愈合。对年迈、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延长拆线日期,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2.3 对切口血肿和营养不良而裂开达腹直肌,甚至达腹膜者应立即重新缝合。对脂肪液化而切口裂开虽未达腹直肌前鞘,但切口全长裂开无感染者也应重新缝合。对切口脂肪液化局限性裂开而无感染者,清创后用宽胶布牵拉切口,使其自然愈合,如渗液多或合并感染者,放置引流条并用胶布轻牵拉,换药1~2次,待长出新鲜组织、无渗液后用宽胶布拉合切口。该方法使切口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日,应予以提倡并推广使用。

收稿日期:2008-01-02

上一篇:针刀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68例 下一篇:吗丁林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