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代文献使役助动词「しむ考

时间:2022-06-10 08:56:35

上代文献使役助动词「しむ考

摘要:现代日语广泛使用的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其源头可追溯至奈良时代的「しむ。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上代文献中所出现的「しむ,从数量、分布、活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上代和歌为中心分析其意义用法。指出《万叶集》中「しむ所构成的使役句可分为单纯使役、诱使、请求三种类型。且在表示请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示使役外,还表示轻微敬意。

关键词:しむ;上代文献;使役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90-03

序论

现代日语中广泛使用的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其源头可追溯至奈良时代的使役助动词「しむ。本文在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上代文献中所出现的「しむ,总结其数量、分布、活用并对其意义用法加以分析研究。日本上代文献均使用汉字表记,因此本文将以万叶假名表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中的歌谣为考察对象。

一、先行研究

在日语研究中,关于现代日语使役表达的研究比比皆是,而关于上代使役助动词「しむ的先行研究却很少。主要涉及助动词「しむ的活用、接续和意义。

关于助动词「しむ,大文彦在《言海》中指出:「しむ是表示使役某人或某物去做某动作的助动词(林巨树・铃木彦《研究资料日本文法助辞编・助动词》,48页)。小林好日在《日本文法史》中指出:「しむ主要在奈良时代比较多用,平安时代后多被「す・さす代替,此时表示使役的「しむ比较少见,大部分已经转化为表示尊敬(小林好日《日本文法史》,163页)。山田孝雄在《奈良朝文法史》中把「しむ归类为表示间接作用的复语尾。同时列举了上代文献中「しむ的各种活用,并指出此时无已然型用法。关于「しむ的意义,山田孝雄指出除干预和使役之外,也表示尊敬,但仅限于东歌中含有命令禁止的表达(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258页)。岩井良雄在《日本文法史》中详细论述了「しむ的活用和接续。他指出:「しむ为マ行下二段助动词,前接动词、动词活用型助动词未然形。与山田孝雄所述相同岩井良雄指出上代文献中「しむ没有已然型用法。岩井良雄亦指出上代文献中「しむ的命令形为「しめ,且有名词形「しむらく,表体言(岩井良雄《日本文法史》,151页)。

综上所述,「しむ为マ行下二段助动词,前接动词、动词活用型助动词未然形。上代多表使役,其后大多转化为尊敬。本文将参考上述研究成果,考察上代文献中的助动词「しむ的具体例句,从数量、分布、活用等方面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其在上代和歌中的意义用法。

二、上代文献中「しむ的活用形及其用法

日本上代文献均使用汉字表记,因此本文将以万叶假名表记的《古事记》《万叶集》《日本书纪》中的歌谣为考察对象,总结上代歌谣中「しむ的数量以及分布状况,具体(见表1)。

表1 上代歌谣中「しむ的数量及分布状况

由表1可知,《古事记》歌谣中未发现助动词「しむ,《日本书纪》中有1例,《万叶集》中有17例。可以看出助动词「しむ在上代歌谣中使用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万叶集》。因此本文将以《万叶集》(本文所使用的例句和现代文译句均选自日本古典文学大系4-7《万叶集》,高木市之助等校注,岩波书店,1960年版)中含有「しむ的和歌为中心,分析总结「しむ的用法和意义。《万叶集》中「しむ的活用法以及各活用形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万叶集》中「しむ的活用法及各活用形分布

由表2可知,「しむ没有已然型,此结果与山田孝雄、岩井良雄所述相同。且《日本书纪》中所出现的一例即「妹が手を我にかしめ、我が手をば妹にかしめ也不是已然型。「しむ的命令型为「しめ,没有「しめよ。名词型为「しむらく,表示「何々をさせること之意。此结果佐证了岩井良雄的结论。

关于使役助动词的意义长谷清川喜指出“‘a指使b做c这件事’是使役本来的意义,但在使役的基础上有时会派生出敬意、被动等用法” 。也就是说,使役助动词在具体的使用中会根据具体场合发生意义上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万叶集》中含有「しむ的和歌进行分析,发现「しむ所构成的使役句可分为单纯使役、诱使、请求三种类型,且在表示请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示使役外,还表示轻微敬意。以下将通过具体例子加以分析。

1.单纯使役。单纯使役是指使役主体主动地让他人或他物去做某动作或呈某状态。这种用法中,使役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例1,雨ふらば着むと思へる笠の山人にな着しめ濡れはひづとも(《万叶集》374)。

雨降れば、着ようと思う笠の山だから、他の人には着せるな、たとい濡れても。

例2,明石のゆは夕されば潮をたしめ明けされば潮を干しむる(《万叶集》388)。

明石の海峡からは夕方には潮をちさせ、明け方には潮を干させることよ。

例1中,「着しめ即「着せる,「しめ为命令形。在此例句中,使役主体是「山人,「着しめ表示让「山人做「着る这一动作。

例2中,「たしめ即「ちさせ,「しめ为连用形,「干しむる即「干させる,「しむる为连体形。例2和例1相同,都「しむ表示单纯使役,但例2中使役主体和使役对象均是物。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万叶集》中的「しむ可表示单纯使役,即让他者或他物做某一动作或呈某一状态。

2.诱使。与单纯使役不同,诱使不是主动地使役他者去做某动作,而是表示引起或诱发某动作或状态发生的原因。诱使可以分为表直接原因的引起和表间接原因的诱发。

例3,春雨の止まず降る降るわが恋ふる人の目すらを相しめなく(《万叶集》1932)。

春雨が止まずに降りして、恋しい人のさせないことよ

例4,うら悲し春のぐれば霍公いやききぬりのみけばさぶしも君と吾と隔ててふる砺波山び越え行きて明け立たば松のさ枝に夕さらば月に向ひて菖蒲玉くまでに きめ安眠しめず君をませ (《万叶集》4177)。

うら哀しい春がぎるとホトトギスいよいよしきりにき立てる。その声を自分独りでくと寂しい。ホトトギスよ、わが君と私と隔てて恋しく思い合う波山をび越えて行き、夜明けには松の小枝に、夕方は月に向って、あやめ草を玉としてく五月になるまで、き立ててわが君を安寝させずにませよ。

例3中,「相しめなく即「させなく,「しめ为未然形,后接否定助动词「なし的连用形「なく。由于「春雨の止まず降る降る这一客观原因导致了「相しめなく这个状态的发生。例4中,「しめず即「寝させず,「しめ为未然形,后接否定助动词「ず。和例3相同,此例中的使役主体也是一件事情,是引起「安眠しめず这种状态的原因。

以上两例中,「しむ表示引起,此时使役主体并不是主动地使役他者去做某一动作,而是引起某一动作或状态的发生的直接原因。

例5,木高くはかつて木植えじ霍公きめて恋まさらしむ (《万叶集》1946)。

木高くして木を植えまい、ホトトギスが来てき立てては、私の恋心をつのらせるから。

例6,他人よりは妹そもしき恋もなくあらましものを思はしめつつ(《万叶集》3737)。

他のより、妹がいのだ。恋の苦しみもなくあらうものをこんなに物思いをさせるのだから。

例5中,「まさらしむ即「つのらせる,「しむ为终止形。与例3、例4略有不同,此例的使役主体「霍公きめて不是引起动作的直接原因,而是动作发生的一个诱导原因。即「恋まさる这个动作在「霍公きめて的诱发下发生。

例6中,「思はしめ即「物思いをさせ,「しめ为连用形,后接助动词「つつ。例中的使役主体「妹并不是主动地使役他者去做「思う这一动作,而是诱发「思う这个动作的原因,同时「思う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大野晋在《岩波讲座・日本语7・文法》中分析此例时指出“「妹并不是主动让他者做某一动作,而是动作发生的一个诱导原因。且「思う这个动作是在「妹这个诱因下的一种自发状态。”这种观点,恰与笔者认为之诱发相同。

以上两例中,「しむ表示诱发,即使役主体并不是主动地使役他者去做某一动作,而是表示某一动作或状态的发生的间接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万叶集》中的「しむ除表单纯使役,还可以表示诱使。

3.请求。与前述单纯使役、诱使不同,请求是指请求他人容许某一动作的发生。当表示请求时,笔者认为「しむ在表示使役的同时,亦表示对使役主体的轻微敬意。

例7,月立たばもかはさず石竹花が花の盛りに相しめとそ(《万叶集》4008)。

月がったなら、直ちに、ナデシコの花の盛りに、あなたに会わせてください。

例8,布施置きてわれは乞ひ祷むめざむかずただにゐゆきて天路知らしめ(《万叶集》906)。

お布施あげて、おいをする、あざむくな、ただまっすぐに、天路を知らせてください。

例7中,「相しめ即「会わせて,「しめ为命令形,此和歌表达了“在石竹花盛开之际希望能与你相见”的愿望,即请求使役的主体容许「相る这一动作的实现。因为是请求他人允许某动作,故此时的「しむ包涵对使役主体的轻微敬意。

例8中「知らしめ即「知らせて,「しめ为命令形。表示向神灵祈愿,希望「天路を知る这个状态的实现。因为是向神灵祈愿,所以「しむ在表示使役的同时也含有对神灵的尊敬之意。

关于「しむ的尊敬之意,山田孝雄在《奈良朝文法史》中指出“上代语中表示间接作用的语尾「しむ在句中除了具有干与和使役之外,有时也表敬意(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258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しむ在表示请求时确实包含轻微敬意,此结果与山田孝雄所述相同。

结语

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上代文献中使役助动词「しむ的数量、分布、活用,并着重分析攻讦了「しむ在《万叶集》中的意义用法。指出《万叶集》中「しむ所表示的使役句可分为单纯使役、诱使、请求三种类型。且在表示请求的使役句中「しむ除表使役外,还表示轻微敬意。由于上代文献中「しむ的使用较少,关于「しむ的意义变迁有待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小林好日.日本文法史[M].京:刀江院,1936.

[2]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M].京:文,1954.

[3]高木市之助,等.日本古典大系4-7・万集[M].京:岩波店,1960.

[4]岩井良雄.日本文法史・奈良平安时代[M].京:笠院,1970.

[5]大野晋.岩波讲座日本语7・文法[M].京:岩波店,1977.

[6]林巨,木彦.研究料日本文法助辞・助[M].京:明治院,1984.

[7]松村明.古典代助助[M].京:京社,1995:80.[责任编辑 陈鹤]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商务英语语言特殊性之我见 下一篇:『集之格助词「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