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格助词「ゆ考

时间:2022-07-24 10:34:16

摘要:在现代日语中,一般采用格助词「から「より表示动作起点和经由点,但是上代日语在表达相同语义时却使用格助词「ゆ。但经探析『集中的例句发现,格助词「ゆ的用法众多,除表示动作的起点、经由点之外、亦可表示手段・材料、比较基准、动作场所。从语义内涵上,大于现代日语的格助词「から「より。

关键词:ゆ;『集;语义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92-03

序言

现代日语中使用格助词「から表示动作的起点、经由点(『辞苑・第二版版,p461、p2 291),如「から行く。但在上代语中,相同的用法则使用格助词「ゆ。本文将通过对『集中出现的例句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格助词「ゆ的具体用法(虽然在奈良时代,表示动作起点和经由点的格助词除了「ゆ以外,亦有「ゆり「よ「より,但本文只以典型的格助词「ゆ为中心进行探讨)。

一、先行研究

格助词「ゆ的先行研究较少,与本文研究相关联的研究有幸吉郎的『国史概、山田孝雄的『奈良朝文法史以及森本治吉的「集 座・言研究篇。

幸吉郎虽然论及格助词「よ「より具有比较基准的用法,但并未提及格助词「ゆ「ゆり是否也有此用法(『国史概,p134)。同时,森本治吉则明确指出表示比较基准用法的确切记载只有格助词「よ「より(『国助の研究助史の素描,p101。森本治吉的观点引用于此书)。

山田孝雄论证格助词「ゆ「ゆり「よ「より的用法共有五种,即动作的起点、动作进行的活动点、手段・材料、比较基准和出自。然而只对前三种用法给出了格助词「ゆ的相应例句(『奈良朝文法史,p465)。因此,山田孝雄并未明确表示格助词「ゆ是否拥有比较基准和出自的用法。

如上所述,山田孝雄虽然提出格助词「ゆ「ゆり「よ「より的用法共有五种,然而并未指出格助词「ゆ所拥有的具体用法。同时,从山田孝雄的考证中无法断定格助词「ゆ是否表示比较基准和出自。因此,本文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山田孝雄的研究,通过全面考察『集中的具体例句,归纳总结上代文献中格助词「ゆ的用法。

二、格助词「ゆ的用法

『集中出现153例格助词「ゆ的例句,从语义上加以分析发现,『集中的格助词「ゆ语义内涵广泛,表示动作的起点、手段・材料、动作场所、比较基准、动作的经由点。其分布具体(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格助词「ゆ多用于表示动作的起点、经由点及动作场所。山田孝雄虽然未给出比较基准的例句,但在『集中确有此用法(关于出自的用法,在考察了『集与『日本之后,并未有此项用法。因此,笔者认为格助词「ゆ没有出自这一用法)。除了先行研究所提及的上述用法外,格助词「ゆ还表示经由点。以下将对上述用法分别进行探析。

1.动作的起点。该用法相当于现代日语中的「~から。山田孝雄把此项用法继而细分为时间起点、空间起点、思想起点三类(『奈良朝文法史,p465-466)。

例1,近くあれば名のみもきて慰めつ今夜ゆのいや益りなむ(集十二・3135)。

例2,……吉野の木立つ山ゆ降せば川のごとに(集六・913)。

例3,……心ゆも思はぬにうち靡きしぬれ……(集五・794)。

例1中的「今夜ゆ即「今夜から。「今夜为时间,故格助词「ゆ表示时间起点。例2中的「山ゆ即「山から。「山为空间,故格助词「ゆ表示空间起点。例3中的「心ゆ即「心から。「心为思想的源头,故格助词「ゆ表示思想起点。

此结果恰好佐证了山田孝雄的三分类,因此可以断定『集的格助词「ゆ表示动作的起点。

2.手段・材料。现代日语「ペンでく「徒で行く中的「で表示了「く「行く的手段,亦可称之为方式。山田孝雄称格助词「ゆ的此用法为「方便材料。相当于现代日语的「~で、~によって。上代文献中,格助词「ゆ可表示为动作的手段。

例4,小筑波の繁き木のよ立つの目ゆか汝をむさざらなくに(集十四・3396)。

例5,赤を山野に放し捕りかにて多摩の横山徒ゆか遣らむ(集二十・4417)。

例4中的「目ゆ即「目で「目によって,表示动作「む的手段或方式。例5中的「徒ゆ即「徒で「徒によって,表示动作的方式。故可以断定例4、例5中的格助词「ゆ表示手段或方式。

例6,ま日くふる心ゆ秋に妹が音ゆ解き行かな(集十・2016)。

在考察此例句时发现,此处的「心ゆ可译为「によって「ので「のせい,具体如下:

译1:「久しく恋しくている心によって、秋のうちに妻の声がこえる。着物のをといてう

ちとけて行こう。(『集全中・中)。

译2:「い恋しく思っていたので、秋によって、妹のふるまう配がわかる。さあ、を解

いてれよう。(『日本古典大系6・集)。

译3:「く待った心のせいか、秋に妻のけはいする、といて行こう。(『古典日本文学全集3集(下))。

「によって「ので「のせい在现代日语中表示原因,但此时的「心ゆ为「心で,表示方式。「ふる心ゆ秋に妹が音ゆ即「恋しい心で(けば)、妹の音がこえるようながする。同时,译1中的将「心ゆ译为「心によって,亦表明此时格助词「ゆ为手段。

3.动作场所。现代日语「空をぶ的「を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山田孝雄称之为「行作の活点(『奈良朝文法史,p466)。

例7,卷向の痛足の川ゆ往く水のゆることくまたかへりむ(集七・1955)。

例7的「川ゆ往く水即「川を行く水。「往く为移动性动词,「川表示移动空间,因而此处的格助词「ゆ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

与上述例(7)不同,『集的此例用法中亦含有非移动性动词。

例8,多あらぬ名をしも惜しみ埋木の下ゆそふる行方知らずて(集十一・2723)。

例9,沼の下ゆひり白波のいちしろく出でぬ人の知るべく(集十二・3023)。

例8中的「下ゆ即「心の中で,表示动作「ふ在「心这个场所发生,所以格助词「ゆ亦表示动作进行的活动点。例9与例8相同,「下ゆ为「心の中で,表示动作「ふ进行的场所。

此类动词结尾表示心理活动的非移动性动词的例句共有5例。由此可知,『集中的格助词「ゆ在表示动作场所时,其后续动词可为移动性动词和非移动性动词。

4.比较基准。山田孝雄提到了比较基准的用法,但是并未给出相应的例句(『奈良朝文法史,p467)。森本治吉指出表示比较基准用法的只有格助词「よ「より(『国助の研究助史の素描,p101)。幸吉郎也未言及格助词「ゆ有此项用(『国史概,p133-134)。但通过分析例句发现,『集中格助词「ゆ表示比较基准的用法共有6例。

例10,逢ひき君に逢へる夜霍公他ゆは今こそかめ(集十・1947)。

例11,人言はしそ吾妹手引く海ゆ益りて深くし思ふを(集十一・2438)。

例10中的「他ゆ即现代日语的「いつもより,「他ゆは今こそかめ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应该鸣叫”,此时格助词「ゆ表示比较基准。例11中的「海ゆ即「海より,「海ゆ益りて深くし思ふを表示思念的程度比海要深,此时格助词「ゆ亦表示比较基准。

通过以上例句和分析可知,『集中的格助词「ゆ有表示比较基准的用法。

5.动作的经由点。现代日语「から入る的「から表示动作穿过某场所,为动作的经由点。上述先行研究中并未指出格助词「ゆ有此用法(在一些研究资料与辞典中,经常把格助词「ゆ表示动作的经由点一用法归入动作的活动点中,或者以经由点代替活动点。笔者认为两者用法不同,因此本文中分开论述),但经考察发现,『集中格助词「ゆ表示经由点的例句共有23例。

例12,……都久野に到りの中のゆりて……(集十六・3886)。

例13,卷向の桧原もいまだ居ねば小松が末ゆ沫雪流る(集十・2314)。

例12中的「の中のゆ即「の中のを通って。「の中のゆりて译为「の中のを通って参内して。故此时格助词「ゆ表示动作的经由点。例(13)中的「小松が末ゆ即「小松が末を通って。「小松が末ゆ沫雪流る表示「小松の枝先を沫雪が流れる。「枝先为动作「流れる经过的场所,且空间性小,因此格助词「ゆ为动作的经由点。

除上述移动动词外,此类用法中亦包含非移动性动词。如:

例14,あらたまの伎倍が竹垣目ゆも妹しえなばわれひめやも(集十一・2530)。

例15,石なる高角山の木のゆもわが袖振るを妹けむかも(集二・134)。

例14中的「目ゆ即「目のから,动词「える为非移动性动词,其意为“透过缝隙看”。故格助词「ゆ表示动作及视线的经由点。例15中与「ゆ对应的动词为「けむ,「る为非移动性动词。因此「木の为视线穿过的场所。故这里的格助词「ゆ表示动作的经由点。

目 木の わが袖振ること

如图所示,「目为动作的起始点,视线穿过「木の这一场所后,看到「わが袖振ること,故此时的格助词「ゆ表示动作的经由点。

如上所述,在『集中格助词「ゆ接在地点的名词后,表示经由点。其后续移动性动词的例句共有10例,而后续非移动性动词的例句则有13例。由此可知,格助词「ゆ在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时,后续动词可分为移动性动词和非移动性动词。

结语

山田孝雄通过具体例句,明确指出格助词「ゆ含有起点、动作场所、手段・材料的用法。然而对于比较基准与出自两种用法并未加以实证。本文通过全面考察『集中的例句后发现,格助词「ゆ多用于表示动作的起点、经由点及动作场所,亦有表示比较基准与经由点的用法,但未发现出自用法的例句。由此可以将格助词「ゆ的语义归纳为动作的起点、动作场所、手段・材料、比较基准、动作的经由点。

参考文献:

[1]幸吉郎.国史概[M].京:勉诚社,1943.

[2]山田孝雄.奈良朝文法史[M].京:宝文馆,1954.

[3]武田吉.集全中[M].京:明治书院,1955.

[4]村木清一郎.古典日本文学全集3・集・上下[M].京:筑摩书房,1960.

[5]高木市之助,等.日本古典大系6・集[M].京:岩波书店,1960.

[6]此正年.国助の研究助史の素描[M].京:樱枫社,1966.

[7]新村出.辞苑・第二版版[M].京:岩波店,19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上代文献使役助动词「しむ考 下一篇: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