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中声音力度控制的研究

时间:2022-06-10 06:32:46

对歌唱中声音力度控制的研究

摘 要: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声乐中教学中的声音与语言的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再动听的歌声也难以构成美妙的意境;若无声音,再优雅的语言也无视枯燥无味的,因此在声乐艺术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对声音力度的控制,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歌唱;声音;控制;研究

在声乐中,很多学生难以体会到作品中的意境和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准确地发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对声音发声力度加以控制,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作品中的关键点。

一、歌唱中声音力度控制的对策研究

歌唱指的是语言与音乐在某种情感相会融合的情况下,凭借人声进行的综合且存在语言化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歌唱需要人类心理、生理同行活动,通过悦耳的声音、适当的气息使歌唱者内心情感得以表现。在演唱技巧主要体现在“气、字、韵”三个方面。

(一)加强气息的应用

首先,“气”的借鉴。在声腔艺术中,极为讲究“丹田运气”技巧的运用,将气存于横隔膜以下,凭借小腹的收和放来实现对气息进行控制。在运用气息时,要求合理结合词意、字音、感情等。京剧艺术家均一致认为,在戏曲声腔艺术中,气的运用对情感的表达极为重要。例如,“吃惊”的表现需将其沉于脐,“恐惧”的表现需将气沉于肾。唱段的抑扬顿挫、高低婉转均离不开“气”的合理应用。在声音演唱中所强调的换气、偷气、抽气等演唱技巧也均与“气”的运用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借鉴与融合戏曲声腔艺术中的“丹田运气”用气之法,现代声音演唱强调的气息控制方法为“声高气提、声高气低、声弱其稳、声强气沉”。同时这样的方法实施对气息进行控制,进而使得唱腔中字与字间的转接、过渡更为完美。此外,声音演唱还合理借鉴了戏曲艺术的“精、气、神”,使演唱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与外部动作二者间的变换更加自然、生动,进而使得人物形象的素质更加完美,情感表达更加真切。

(二)加强吐字训练

其次,“字”的借鉴。吐字、咬字技巧的运用也能对声音发声力度加以控制,“字”为一个首要基本功,其同时也是歌唱的基础以及关键环节。戏曲演唱要求字音、声音两者的紧密结合,字音、词义均须清晰、准确地表达,声音须伴随语言,且服从与语言,声音主要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字音、词意,表现某种情感,声音演唱所强调的“字正腔圆”也是如此。例如在《黄水谣》演唱中,“丢掉的爹娘回不了家乡”中的“乡”运用了硬咬软收的技巧,轻重声音强烈对比,声音的变化表现情绪的转变,歌唱结束后歌声仍耐人寻味;《北京颂歌》演唱中,“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中的尾字“程”则是用了硬咬硬收的技巧,结束时声音强烈、刚毅,收音果断。通过这些实例可发现,在发音收音、软硬咬法等歌唱技巧上,声音演唱均在很大程度上对戏曲演唱的柔音、切字进行了科学借鉴与合理融合。

二、促进歌唱中声音力度控制的要点分析

(一)发音处理的融合

音节是语音表现的一个基本单位,其也是发音技巧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基础。因为汉字存在四种音调,因此不同音调的高低起伏会表现出一定的韵律美感。在戏曲声腔艺术中,发音处理主要强调,按照字头、字中、字尾几个部分将部分需要伸长的字进行分解。例如,在《兰花花》演唱过程中歌唱“线线那个兰线线儿”时,按照戏曲发音处理技巧,将切音及伸长字放在“线”上,根据切音方式,应该先读出“x”,再读出“i”,最后再发“an”音,后面在加上“儿”的发音便使得歌唱能够表达出深长无尽之感。

(二)重视作品表现风格及内容

在艺术表达上,因为是选择将各地域出现的不同故事作为编演的基础素材,同时编演还受地域、民族差异性的影响,因此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中,其语言表达、舞台演绎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无论是戏曲唱腔还是声音演唱,在舞台演绎过程中均会使用到地方方言。地方性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均是传统戏曲声腔艺术和民族声乐表现艺术风格的基础,由此可见,二者在表现风格上具备相互融合的共性基础。但是二者在艺术风格相关融合的过程中,因各自的表演方式存在差异性,戏曲声腔艺术和声音演唱二者在风格表现上又存在不同的特性。例如,与戏曲声腔相比,民族声乐更具民族性,民族声乐能够将各个不同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朴实、自然、大方特征融入歌词、声音以及情感的表达中,在演绎过程中还配上相应的少数民族服装和配饰。

(三)教师重视示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背景、风格、以及歌曲的旋律,用什么演唱方法更为合适。在了解完后,教师可对乐曲进行示范演唱,将乐曲的重难点部分作为重点教学部分。通过教师的示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主要情感,如何去演绎,使学生对乐曲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在演唱共和国之恋这首歌时首先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的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但教师语言的描述并不能将乐曲的情感给学生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演唱。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可以在演唱时进行模仿,抓住如何表现歌曲的内在情感这一方法。教师在示范演唱时,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将音乐的情感表现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以情动人,要让学生理解音乐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情感。

(四)充分培养声乐演唱能力

如今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在学生们学习了基础的声乐知识之后选定自己的学科,然后每天早上出早课练声锻炼学生的发音方式和肺活量,这种方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学生日复一日的联系之后会在声带相互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让自己每次一开腔就找到当初那种练习之后的声音,基本功也会学得特别的扎实,而且练出来的并不是功力而是功底,这种功底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都不会忘却的,所以每一个正规声乐班的学生功底都非常的深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这种功底的练习方法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很难能够突破自我,因为它形成的是一种生理上的肌肉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歌手演唱的风格很难改变的原因。如果一个歌手的演唱风格被人们所接受的话还好,但是如果暂时不被人所接受的话那么这个歌手就很难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所以我们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在声乐教学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练习,应该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音乐的创作方式和方法,必要的基本功的练习是需要的但是我们更多的是把教学的方向从声带转变到脑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练的不仅仅是功力而是功夫,功夫是可以瞬息万变的而功力只是自己内部的一种敏感记忆。当我们很喜欢一个歌手的时候是喜欢他的声音,但是终于会有一天我们会多这种声音产生审美疲劳,这个时候我们则期待他对自己的声音做一些风格上的改变。音色是改变不了但是声音的发出方式我们是可以尝试着改变的。

结束语

在声乐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及时与学生沟通,加强学生的声音力度训练,歌唱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歌唱技能,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向梅. 试分析歌唱中气息控制对声音的作用[J]. 黄河之声,2015,13:91.

[2]吕建文. 论声乐教学中声音概念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5:57-58.

[3]刘素芳.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J]. 艺术教育,2013,07:61-62.

[4]邵丽君.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8:61-62.

上一篇:试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运用 下一篇:激发小学生藏文学习探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