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沙海觅甘泉

时间:2022-06-10 05:51:54

他40年如一日,在浩瀚的沙海里,步行10万多公里,走遍了昭乌达盟等地的20多个旗县的沟沟坎坎,采集水文地质数据100多万个,为当地农牧民和驻地官兵勘测1892眼水源井,为180多个边防部队和190多个工农牧业单位解决了长期严重缺水问题,为50多万人口解决了饮水难和60多万亩农田灌溉的问题。总涌水量达每天148万多吨。为东北战区国防供水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节省资金2300多万元,增收5亿多元。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称他是“神龙下凡”,他的名字就叫龙凡。

龙凡生在北京,父亲是中科院的研究员。从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他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像父亲希望的那样,在中科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但他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梦想,像雷锋说的,美好的青春就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闪亮发光。

1965年,他来到东北和内蒙边塞,当了一名物探技术员。迎接他的是漫天的风沙、遍地枯黄的禾苗和人们一双双祈盼水的眼睛。当他来到驻地不远的小山村时,看到村头排着长长的打水队伍,走到井边,看到人们把一个小男孩拴在绳子上,放到五六十米深的井底,一瓢一瓢掏舀浑浊的井水,大人们在井上摇着辘轳发出“吱呀吱呀”的无奈声,他很揪心。

他觉得自己也许能为这里缺水的人们做点什么,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也许在这里会更有价值。从此,他开始了千里大漠的找水生涯。一个骄阳似火的盛夏,他带领测量组步行来到翁牛特旗东北部的大沙漠,当地人称这里是死亡之丘,每座沙丘下都埋着尸骨,说他们是在向阎王殿里走。进入沙海的第3天,带路的蒙古族向导和给养车与龙凡带领的测量组失去了联系。当时沙漠里是59℃的高温,“黄毛风”刮得昏天暗地。他们3天断水断粮,渴了扒开沙丘吮吸潮气或者喝沙坑里的脏水,身体被黄沙埋半截时,他硬是咬牙爬起来,寻找失踪的同伴。他们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仪器和工具,一个沙丘一个沙丘地测量,终于在第3天手挽手走出大沙漠,圆满地完成任务,填补了水文地质工作的一项空白。

龙凡在找水过程中,一次次历经险境,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但他也得到了常人难以得到的欢乐和欣慰。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克什克腾旗的韩家湾村,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听说来村里给找水打井,乡亲们像当年搞分田地一样欢欣鼓舞,走出村头几里远的地方,迎接龙凡他们的测量组。一个老汉拉着龙凡的手说:“能够帮我们打出水来,我们就是第二次翻身解放了!”龙凡还在克什克腾旗的一个贫困的小乡镇,寻找到了温泉,从此贫穷的小乡镇变得富饶而繁华,成为宜人的旅游疗养胜地,当地百姓为他立了“功德碑”。

上一篇:亲历“飞虎队” 下一篇:“寻人启事”呼唤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