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鉴赏为写作铺路搭桥

时间:2022-06-10 03:11:00

让文本鉴赏为写作铺路搭桥

摘 要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一不是我们指导学生探究、借鉴、仿写作文的极佳范文。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美文的同时,探寻合适的写作训练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经常开展专项作文训练或写景、写人、说明事理等片段写作训练。

关键词 文本鉴赏 写作教学 铺路搭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指导时,教师常常煞费苦心、口干舌燥地传授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写作技能,学生也往往听得专心致志、津津有味。然而,遗憾的是学生一旦成文,却与教师预设的作文期待相距万里。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指导时,教师没有根据写作训练的目标与内容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借鉴与模仿的经典美文范本,没有授予学生借鉴模仿经典美文范文写作文章的基本技巧。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美文的同时,探寻合适的写作训练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经常开展专项作文训练或写景、写人、说明事理等片段写作训练。

1从经典美文鉴赏中学会命题

文题犹如折射人心灵的眼睛,是文章的统帅与灵魂。由此,教学时,我们必须以经典美文的文题为切口,对其进行艺术鉴赏,以期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的材料与文章的立意进行艺术性命题的技巧。

(1)作文题目必须概括或者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或者象征、寄寓作者的情感内蕴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用一个偏正短语点明本文写景状物的主要对象是济南与众不同的冬景,而非其他名胜古迹抑或山川原野的冬景或者其他季节之景。朱泳的《看云识天气》用一个动宾短语点明文章内容是根据天空中云彩的不同变化而推测天气的不同变化。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用一个介宾短语点明作者因飞机失事落难于环境恶劣的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表现了作者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2)文体不同,命题方法也不同。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的《香菱学诗》、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含小说),文题均直接点击了人物的姓名和主要事件。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议论文(含演讲词),文题均点明了议论的中心。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等说明文,命题中均直接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前者运用总分结构说明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美学特质,后者用总分总的结构介绍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观与和谐统一。

2从经典美文鉴赏中学习塑造人物形象

2.1练习人物肖像描写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鲁迅《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进行如此鉴赏:“鲁迅先生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等寥寥数语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孔乙己这个外表与内心、理想与现实等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人物形象。”随后,以此为专项训练点,指导学生模仿借鉴这种写法,用简洁、凝练、明白、得体的语言描写某位自己熟悉的老师或者同学的外貌特征,要求能刻画出其鲜明独特的精神气质。

2.2练习人物神态描写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杨绛《老王》中对老王的神态描写“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等进行如是鉴赏:“在此,杨绛运用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病入膏肓、濒临死亡却仍然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之心的老王的神态刻画得形神兼备,真叫人拍案叫绝。”随之以此为专项训练点,指导学生回忆父母或老师或同学等心花怒放时或神情忧郁时的情态特征,并将之写成文字,在班上互相交流。对于文质皆优者,及时表扬与鼓励。

3从经典美文鉴赏中学习表现手法

3.1情境烘托

鲁迅在《孔乙己》中反复写到咸亨酒店众人对孔乙己的取笑、嘲笑、揶揄之笑等,是为了以此反衬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与悲剧人生,这是一种以乐景衬悲情的表现手法。教学时,宜对此加以赏析,然后以此为专项训练点,指导学生借鉴或者模仿这种手法写一则以乐景衬悲情的作文片段。鲁迅在《孔乙己》中对“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萧索凄凉的自然环境描写,是以悲景衬托孔乙己悲惨命运与悲惨结局的表现手法。教学时,应该对之进行赏析,并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写一则以悲景衬悲情的作文片段。

3.2正面与侧面描写

周密的《观潮》可以说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的典范:文中对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是正面描写,对观众与水军的高超表演等皆为从侧面烘托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教学时,宜引导学生辨别课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并思考、明确其表达效果:二者交错并行,既从正面与侧面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又使行文错落有致、变幻多姿、灵动鲜活。而后,指导学生尝试借鉴此法写一篇游记,文章必须既要有对自然景观的精彩描述,又要有对游览者言行神态甚至心理活动的描写。

综上所述,在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中,我们宜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鉴赏与作文专项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经典美文的鉴赏内容预设相应的专项写作训练。如此,则既能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又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有效写作资源,充分发挥经典美文的多维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写出丰富多彩的好文章。

上一篇:巧用主题班会培养中职学生健全人格 下一篇:良性口语交际情境的营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