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课与关键能力培养

时间:2022-06-09 08:20:19

信息技术基础课与关键能力培养

结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通过调研学生关键能力的现状,笔者从理论上提出渗透关键能力培养的有关教学方法等相关实施策略,在实践中总结了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流程,进一步深化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渗透关键能力培养的参考模型。

研究背景

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笔者所在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文化基础类课程,采用的是2008 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化教育项目办公室、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的《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刘艳梅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微软办公组件、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等,整个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内容22学时,实践内容42学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论内容在多媒体教室通过讲授学习,实践内容在多媒体机房,由教师结合演示讲授新知,学生在教师辅导下上机操作练习。

问卷调查与总结 在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对药学、检验、口腔和影像专业的4个教学班级进行信息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问卷调查,搜集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兴趣和态度、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相关数据。通过调查研究与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技能,但是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知识经验得不到迁移,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内容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无法开展自主学习。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基础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当前在职业院校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从知识为本位转向能力为本位,将各种能力的提升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关键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一技之长,还要具备应对多变的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各种能力,例如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我们把这些重要的能力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获得应当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在学习期间同时发生的,并不是替代,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能力的渗透策略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吴雪萍曾将各国培养关键能力的策略概括为整体、基础和渗透等三种策略,其中渗透策略是指将关键能力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开展不同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获得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不同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合理评价等3个方面细化与总结渗透策略,以深化关键能力的培养理念。

以过程为依托,深化能力理念 以杜普斯为代表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分析;陈述性知识的阐释与运用;问题的具体处理;一般化和建立普遍联系。关键能力需要在行动导向中获得,也就是通过学生真实的参与、真实的做而得到的。由此看出,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行为导向式的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通过“做”获得关键能力。比如,项目学习是一种以教促学、以学定教的教与学的方法,以项目贯穿始终;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情境教学属于目标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强调的是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情境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例如模拟式、真实式、试题式等。这3种学习方式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均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分别以项目、问题、情境为核心,变换教师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提升。

以活动为中心,设计有效教学 在各种促进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是整个学习的重点,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从一种技术的角度设计教学将会帮助教师更深入的全新理解教学,从而能更有效地开展师生的互动学习。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者等基本特点,并利用知识建模形成知识网络图作为活动任务设计的依据;然后设计意义建构活动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能力生成活动。

以间接为手段,实施综合评价 关键能力是通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渗透的,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结果,在校期间关键能力的评价以间接手段实施、结合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关键能力的意识,合理评价能力的渗透。例如在项目学习中,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中间作品、最终作品的展示等环节能够帮助教师观察学生的相应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学科内容是否掌握,结合学生的资源目录、模拟式问题解决、态度的问卷以及自我评价等,这些间接方式能够有效的综合评定学生的关键能力。

结束语

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渗透关键能力培养,需要考虑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为中心教学设计,实施综合评价等策略,从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入手,正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深化能力观念,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自身素养,优化课程学习效果,从而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关键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上一篇:《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直观教学 下一篇:教师应有的专业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