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制度改革途径简析

时间:2022-06-09 06:44:16

高校教育制度改革途径简析

【摘 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教育产业化,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学风变差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有力保障提高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教育制度改革;考试题库;等级化

0.引言

大学是一个国家的思想库,是新思想和新技术的策源地。办好大学的重要性是毋需赘言的。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培养一流的学生[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高校随着改革开放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九十年代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规模扩大、类型增多、层次递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调整自身,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当前很多大学生却把高校当成休憩地,学习热度降低到了冰点。恋爱、游戏、打工反成很多大学生的“必修课”。这样的情况也迫切的需要对大学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做出改革,探索出更为有效,更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及管理制度来。

1.考试制度的改革

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试制度在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来促进学风建设。

1.1建立统一的高校网络化考试题库

传统的大学考试命题主要由任课教师完成。任课教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命题时故意把试题出得容易些,甚至泄露考题或考试范围,让学生轻松通过;不同的任课教师,由于在命题范围、覆盖面、题型、难易度等方面存在偏差,试题的深浅程度不一致。

所谓考试题库,并不是单纯地将某一科目的试题作以简单收集,将题目堆积成仓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它是严格遵循教育测量理论,在精确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题库除了具有录入存储试题的功能,还应具备查询功能、智能组卷、分析反馈功能。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知识点、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间等要通过网络生成适合各自需求的试卷。

建立全国高校网络化考试题库,对于提高考试质量和考试效率,以及规范大学考试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1.2实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

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使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此推动考风考纪建设,所以将书面考试与诸如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研报告、成果答辩等形式相结合,在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这样能体现出一名学生在思维、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的发展,仅就其对思维能力培养而言,它能够从多途径、多角度且不同性质的操练中得到锻炼,这比书面考核的含盖面要广的多。考试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改进考试方式,应灵活运用除考试或测验外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1.3严肃考风考纪

近年来,受社会上不正之风影响,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原动力,严重违反考场纪律,采取各种方式作弊,且大有蔓延的趋势,破坏了良好学风、校风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对于违纪学生一方面要依据学生所犯的错误做出合理的惩罚,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给其他观望者以警戒;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2.毕业证书的等级化

大学毕业证书是做为学生毕业的凭证。仅仅表示学生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无法区分学生学业的优良等级,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因此,将学生毕业证书等级统一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AAA-A级,分别为“特优、优、良”,B-C级,为“尚可、一般”,将毕业证书等级化,量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并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评价出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成绩,按其综合成绩发放不同等级的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等级化,能激发学生发奋图强,力争各科俱获佳绩,有利于培育德才兼备人材,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任务[2]。不同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但是竞争依然是永恒的主题,竞争的焦点是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学术界与高等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

3.1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服务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条件建设和实验 队伍建设,实验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学校上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队伍建设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实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实验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3.2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有用的重要手段,反过来也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就是在充分了解工作岗位实际的基础上,建设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甚至可以表述为“让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实现本质上的统一”,从而保证经过实践教学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就基本拥有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各种素质,特别是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从而为学生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奠定基础。高等学校应将校内仿真实践与校外实习实训充分结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3.3打造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根本性的主导作用。通俗地讲,学生能否具备创新素质,关键是老师“怎么培养”与“培养什么”,老师是否了解什么是创新素质,是否了解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积极深入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与岗位实务工作者交流、沟通,然后总结、分析、转化,转变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能一味沉浸在“象牙塔”式的教学、研究中。

4.结束语

深入推进大学教育制度改革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我们应以对国家、对社会、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高标准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01-05.

[2]闵维方.以改革开放精神创造世界一流大学[J].新华文摘,2009,(3).

[3]姚刚.试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7.

上一篇:变频器简介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