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西吉生态移民 在行动

时间:2022-06-09 03:59:45

2012,西吉生态移民 在行动

2012年西吉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致富奔小康”的生态移民工作目标,坚持“三集中、三走出”原则,突出“县内与县外、生态与劳务”两个结合,实施“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搬迁安置、社会管理、生态恢复”六大工程,强力推进生态移民攻坚战。截至目前,兴平等6个县内生态移民安置区的559套移民安置房和540套劳务移民周转房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县外移民已于8月底完成向平罗、贺兰等县搬迁安置生态移民1340户6833人(平罗1163户5989人,贺兰177户844人),向惠农区搬迁安置劳务移民481户2119人。

精心选址 合理布局 确保工程进度快

西吉县根据生态移民点多面广和县域地貌特点,把“近水、沿路、临镇”的选址原则与“移人不移土”的要求相结合,优化设计方案,广泛征求移民群众意见,将安置区选在与迁出区相距2公里范围的宜居地方。合理布局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设施,综合考虑解决移民群众上学、就医、村级组织阵地、文化活动等场所问题,高标准建设水、电、路,做到既节省投资成本,又打破“兵营式”格局。切实把移民安置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符合群众意愿。始终坚持把生态移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早谋划,早开工,要求各建设单位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建成交付使用。

健全机制 严格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好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以乡(镇)人民政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责任单位,县直部门帮扶包抓一个安置区,交通、农牧等相关部门承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移民群众积极参与务工的工作机制,确保移民安置区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强化资金管理。按照《西吉县生态移民工程自筹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设立生态移民资金专户,凡涉及生态移民工程的国家补助、县级配套和移民自筹资金专款专户,严格“四制”管理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出台了《西吉县生态移民工程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办法》《西吉县生态移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聘请义务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等措施,对质量和材料不合格、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用刚性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

注重培训 扶强产业 确保移民能致富

抓技能培训。围绕移民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市场用工需求,重点对移民进行旱作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养殖业等适用技术以及砌筑、电焊、铲车和挖掘机驾驶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共进行适用技术培训884人(次),技能培训310人(次),确保移民群众发展有产业基础、增收有技能保障、致富有多条路径。抓产业扶持。结合百万亩马铃薯产业带、葫芦河川道区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和宁夏吉德慈善园建设,紧紧依托华林、佳立和吉德慈善园,积极吸纳安置区移民和周围群众务工,壮大优势产业,增加移民收入。抓生态恢复。对沙沟乡桃保、白崖乡西沟、新营乡张家洼等迁出区公共财产及时处置,对移民房屋全部拆除,采取封造结合以造为主的模式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共完成造林绿化3万亩,西吉县将紧抓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快造林进度,争取年内完成生态恢复面积8.5万亩,做到迁出一片、恢复生态一片,实现山绿与民富的双赢。

加强沟通 密切协作 确保移民工作快推进

及时沟通对接。积极主动与迁入县(区)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县外移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协商研究解决问题,从移民对象的确定到移交后的跟踪服务和管理,积极配合,全程负责,为县外移民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协作配合。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在移民工程建设和安置的各个环节上密切协作,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生态移民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强化管理 跟进服务 确保移民利益有保障

以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村民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为目标,加强移民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选好配强村级各类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出台了《西吉县生态移民暂行管理办法》,与移民户签订搬迁安置和技能培训协议,落实到户房屋产权、牛棚(拱棚)使用和宅基地使用证书,维护了安置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县外移民搬迁中,对户籍、学籍、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手续及时迁转,保障了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2,西吉生态移民在行动。

上一篇:给人生一个删除键 下一篇:加快黑龙江省对俄汽车出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