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常规培养

时间:2022-06-09 02:30:44

谈幼儿常规培养

【摘 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场所,不能因为孩子小,家长或教师就什么都迁就孩子,更不能忽视孩子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如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等,这些小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们以后的成长道路将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 良好习惯 关键时期 卫生习惯 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68-01

所谓幼儿园常规,就是在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遵守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良好的常规对于班级正常保教秩序的开展和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常规分为: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游戏常规。而班级的管理工作包含了教学以及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认知的发展、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班级工作琐碎繁杂,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倘若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将无法让所有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因此,在平时的活动和教育中,教师必须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的常规管理中。

一 对班级幼儿要有全面的了解

教师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强压在幼儿身上,要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每一项规则,一点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某一段琴声,告诉幼儿活动要开始了,赶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曲,让幼儿在座位上休息等,要求幼儿习惯于听音乐做动作。

二 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 用拟人的方法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常有互相追跑的现象。在餐后散步时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都与我一起学起小乌龟慢慢地走着。之后,我又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有的幼儿边走还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午休时,幼儿总是将自己的鞋子乱放,起床后因找不到而哭闹,老师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改用拟人化的语言,对他们说:“两只鞋子是好朋友,好朋友是不能分开的,不然它们会不高兴的。”幼儿好似明白了许多,每天午休前都会认真摆放好自己的鞋子,有的还主动替别人摆好。

所以,用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午休变成了游戏,在幼儿眼里,这不是在散步、午睡而是在玩、在游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特点,运用游戏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成效立竿见影。因此,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枯燥的说教起不了什么作用,而用拟人化、游戏化的方法引导幼儿,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理解,更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四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之中,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范型,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老师的言行、情绪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小班幼儿情绪易受感染,老师适时的行为暗示,才能促使孩子遵守常规。

五 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根据孩子“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一些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来激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如,冬天到了,迟到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对来得较早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其他孩子向这些孩子学习,能准时来园。

六 表扬强化法

表扬强化法是指通过及时的表扬,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从而巩固其良好的行为。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当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时,老师及时在集体面前给予表扬,并送给孩子一个小小的礼物,强化其良好行为。

七 家园共育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并影响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因此,针对家庭中对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

上一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点反思中国大学教育 下一篇:留守儿童的现状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