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国时期西北交通开发对张家川皮毛商业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6-09 01:14:21

浅议民国时期西北交通开发对张家川皮毛商业的促进作用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张家川皮毛商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整个西北地区交通的开发。原本地处交通死角的张家川,皮毛生意只限于在本地区与周边地县销售。在民国政府对西北陆路、铁路等交通网开发的影响下,凭借当地传统皮毛商业的优势,加上洋行与民族资本的涉入,张家川一举成为西北最大的皮毛集散地之一。

[关键词]西北;交通;开发;张家川;皮毛商业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居民以回族为主。此处山大沟深,偏离了正南的陕甘大通道,同时也偏离了北部山区翻越六盘山的交通线,是一处直至20世纪末仍然闭塞的交通死角。同中国其他地方的回族一样,张家川的回族居民继承了祖先们善于经商的特点。民国时期,张家川皮毛商业发展迅速,打破了当地长期以来完全封闭的自然经济。西北地区交通的开发,给张家川皮毛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民国初张家川皮毛商业现状

张家川回族有经商的优良传统,商业活动在回族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治年间,张家川成为甘肃和陕西回族往返流离的交通要道及与清军厮杀的主要战场。战后,“左宗棠……叫各马家滩的回民迁到甘肃张家川地区……李得仓部回民被迁徙到张家川地区”。?陕西等地的回民迁到张家川重组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直到今天仍然很明显。张家川山地多、川地少,因此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就很少,已有的土地很难养活地方民众。受地理条件制约,当地百姓单纯依靠农业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弥补农业的不足,更是为了从根本上拓展生存空间,外出经商就成为当时的首选。

民国以前,皮毛的贩运贸易受到闭塞交通制约,皮毛运输主要靠“肩挑背负”的人力运输和脚户来完成,因此,贸易只集中在临近的陇东南各县。大部分皮货主要销售给当地居民,满足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求。规模也十分小,只有少量出售给脚户,由他们再销往临近地区。张家川有传统“走骡”的运输方式,所谓“走骡”并非一般的骡子,而是特指那种行动敏捷、经过驯养之后专门用来供大家富户出门乘坐的骡子。“从一岁的时候开始,就雇有专人对其进行喂养驯服。其方法是,每天要骑着走骡,直至压得其腰脊骨下陷,从而使人坐上去很舒服,并且骡子走起路来头部扬起,四平八稳,非常协调。如果这种骡子训练得好,一气可跑10多里。”②

民国元年(1912)以来,西北皮毛最终集结地点之一就是天津港。西北地区的皮毛贩运至天津,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是经新疆、河西走廊、兰州、西安,转运包头到天津;二是从兰州沿黄河水路至包头经过北京至天津。? 其中第一条为陆路贸易路线,第二条为水路贸易路线。陆路贸易路线中,张家川地区是必经之地。民国八年(1919),任陇南镇守使的孔繁锦,曾以天水为中心,兴修了向各县辐射的大车路。民国十一年(1922)春,又兴修了从天水经云山镇、远门镇、白驼达清水县,再经阎家店、马鹿镇至固关镇的道路,长500余里。民国十三年(1924)孔繁锦曾派工兵、征集民工在原有驿道基础上修筑公路,因工程艰巨,又无标准,仅勉强通行马车。④除此之外,张家川几乎没有几条像样的大车路,全是先民为觅食寻水,求得生存反复践踏形成的自然道路。

传统的皮毛贸易路线为:出张家川西关,上山越桥子梁,通过木河沟,而至秦安县属之龙山镇,距张家川30里。此线每年由陕西运来之布匹、棉花、杂货,纯用脚骡运载,自马鹿镇运至张川卸货,或由张川直运龙山镇,转运西路天水、秦安、通渭、甘谷一带,再本省西路脚骡运来之皮毛、药材,屯积张家川,转发东路陕西以东各大都市。另一条线路是,在张家川境内“出张川东关,东行达杨家沟口,上山越堵勒坡壑观,通过恭门镇,沿樊河上源由钵盂沟上山越钵盂岭,下坡通过阎家店,上坡通过龙口峪,即达陕西陇县所属之马鹿镇,为通陕经行大道,距张家川约60里”。⑤张家川境内的路途,沟沟坎坎,难以通行。皮毛贸易向东去的线路上不止有张家川的商户,而且也有秦安、甘谷等地的商户。《秦安县商业志》中记载了皮货从秦安经过张家川到达上海的历程,从中我们可一窥当时从张家川向东行进的线路:“皮货从秦安驮运起程……首经张川局卡……路过凤翔……过潼关……奔到河南观音堂,驮运结束,改乘铁路运输……到达汉口,改装船运到上海。一路上,费时一月有余。”⑥

二、近代交通的改善对张家川毛皮商业的促进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交通是实业之母”,道路是“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试观今日文明之国,即道路最多之国”,精辟地阐明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张继说:“开发西北,首重交通,交通不兴,开发无从谈起”。⑦交通运输业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建设的重点。1927年的全国经济会议便提出加强交通建设的计划。1929年12月25日,戴季陶在接见赴西北工作人员时曾说:“环顾全国情况,尤以西北建设为最重要,实在关系我们国民革命的前途。”⑧曾养甫也“以为就国内区域言最需要建设的地方,莫过于西北”。⑨1930年以后,国民政府的交通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公路建设。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爆发,使南京受到极大震动,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国民政府感到了民族危机,“乃于痛定思痛之际,始瞩目于西北”。⑩

张家川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当地回族商贩的皮毛贸易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其地处陕甘交通咽喉,在西兰公路、天宝铁路未通之前,是凤翔、西安、宝鸡、汉中、四川、临夏、兰州、平凉、天水、宁夏、西宁、海原、固原各路客商往返必经的要地。民国时期,与西北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技术和设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交通技术的改进以及铁路与公路建设的大发展,为西北商业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0年以后,川陕公路、甘川公路、青康公路、西荆公路、西潼公路、咸榆公路、包宁公路、新绥公路、甘青公路、西兰公路、兰宁公路、甘新公路、青新公路等纷纷修建或通行汽车。1934年3月,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在对西北地区公路勘察后,公路处在西安成立直属的西兰公路公务所,着手进行西兰公路的施工,同时进行西汉公路的勘测,并筹划修建。1935年修通的天宝公路经过张家川全境。张家川外部比较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张家川贸易经济的向外延伸打开了大门。

除了对汽车道的建修外,也修缮了传统以人力和牲畜来贩运皮毛在县境内踏出的许多便道和驮道。抗战时,为了运输战略物资,也将以前停运的驿道重新修缮。这些大大小小的道路逐步在张家川境内形成了东至西安、西去兰州、南达天水、北往平凉的公路网络,为皮毛运输的便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兰公路改造工程于1940年完成,改造后的西兰公路阴雨天亦可行车,是当时西北地区路况最好的公路。改建后的西兰、甘新公路成为经新疆入甘转川、转陕的重要国际公路交通干线。这条公路的建成,使皮毛运输由以前的肩挑背负和脚户驮运等人力运输向马车与汽车运输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也给外省客商提供了方便,“外省客商来张家川经营皮毛业者络绎不绝。先后有:河北省顺德府的顺德客;天津客商;山西潞安客商;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等地的客商;山东济南客商;河南开封、洛阳、孟县客商;湖北汉口、沙市、宜昌客商;陕西径阳、三原客商;青海西宁客商;宁夏银川、吴忠客商;甘肃临夏、甘凉州、平凉、海原、固原、庆阳、临挑、山民县、西和、礼县、盐官等地的客商;他们进驻各皮店者达一百多家。”11 外省客商的“络绎不绝”反映了张家川皮毛业在当时的繁荣景象。天宝公路修通后,部分驮运户转为马车运输,同时也出现了手推独轮车和其他人力车运输。

1931年,陇海铁路向西延伸到潼关。1935年,延至西安。1936年,又修到了宝鸡。从张家川往东200公里可到宝鸡,往西南200公里可到天水。1919年9月,京张铁路建成,1921年4月,延展至归绥。1923年1月,再修至包头。这条铁路担负着吸纳西北皮毛品的大动脉的作用。除了陆路之外,水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对皮毛运输也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元年至二十六年(1912~1937),是张家川皮毛集散市场初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张家川皮毛贸易的规模实现了实质性增长,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西北交通网络的畅通,皮毛贸易已经由周边经销逐步发展为向更远的地区销售。同样,由于交通的便利,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张家川皮毛市场成为可能。民族资本也开始逐渐参与到皮毛贸易业务当中。可以说交通的顺畅是张家川皮毛商业辉煌的有力助推剂。

三、结语

民国时期对西北交通开发的重视,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变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诸多原因,西北公路建设的作用与实际规划目标相比,差距很大。虽然不如经济发达省区那样便捷,质量也很难保证, 但其对促进张家川皮毛商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物资交流,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国际军援物资的中转和后方军用物资支援前线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同时也为解放后该地区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交通的便利让客商和皮毛贩运户穿梭奔走于全国各地,弥补了“山大沟深”这一地理弱势和消息闭塞的现状。

[注释]

①罗正钧:《左宗棠年谱》,转引自王水亮:《西北回族社会发展机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7页。

②丁焕章:《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③喇琼飞:《民国时期的回族皮毛生意》,《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④曹进轩主编:《天水地区公路交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7~78页、第90页。

⑤王凤翼等编纂:《清水县志》(卷8《交通志》),1948年,清水县参议会,石印版。

⑥《秦安县商业志》(内部资料),1992年编,第41~42页。

⑦张继:《西北饥荒与交通》,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88辑,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52页。

⑧戴季陶:《开发西北工作之起点》,戴季陶等:《西北》,新亚细亚学会1932年版,第35页。

⑨曾养甫:《建设西北为本党今后重要问题》,西安市档案馆编《民国开发西北》,2003年10月内部版,第45页。

⑩李维城:《苟不积极开发将为东北之续》,西安市档案馆编《民国开发西北》,2003年10月内部版,第35页。

11麻钧、马辅臣口述,王文业整理:《张家川皮毛业发展简史》,载《张家川文史资料》(第一辑),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第22~23页。

上一篇:简论声音形象概念在女中音声区统一训练中的影... 下一篇:社会人文环境影响下的简牍及简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