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6-09 12:09:52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乳腺癌中的表现和特征,评价其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28例乳腺癌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1例,筛状癌3例,髓样癌1例,小叶癌原位癌2例和纤维腺瘤伴肉瘤变1例。超声所见:128例中超声发现肿块122例,大小为0.3cm~3.2cm不等,肿块纵横径比大于1占69%(84/122),肿块边界不整齐,约占70%(85/122),2例肿块不明显但局部可见沙粒样钙化点及局部血流信号异常,沙粒样钙化点占52.6%(64/122);彩色多普勒发现血流信号占79.8%(97/122),频谱多普勒示血流峰值速度(PSV)为18~49cm/s,阻力指数(RI)为0.67~0.96,RI0.7占93.2%(96/103)。超声漏诊4例。结论: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内部或周围,或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流速曲线显示为高速高阻时,要高度怀疑乳腺癌。

【关键词】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66-01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女性患者,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早期发现。现将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28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年龄24~75岁,平均49.6岁,其中40岁以下占12.59%(16/128)、40~60岁占65.19%(84/128)、60岁以上22.22%(28/128)。患者自己无意发现肿块者17例,体检发现肿块者90例,溢液、胀痛经检查发现肿块15例,另6例未发现明显肿块。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美国HDI 5000,iU22及非凡影像等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高频浅表探头,频率为5~12MHz;一般采用仰卧位,两上肢肘关节呈90°,自然放在头的两侧,充分暴露整个,必要时根据的大小、病变的情况采用侧卧位或坐位。①按固定程序(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为中心由外向内进行放射状探测,发现肿块,观察其特征性表现并作详细记录: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纵横比等。②在二维的基础上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血流信号的有无及分布情况。③应用频谱多普勒技术,测量肿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峰值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

2 结果

128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1例、筛状癌3例、髓样癌1例、小叶癌原位癌2例及纤维腺瘤伴肉瘤变1例。

彩色多普勒表现:多数患者可在肿块内部和(或)周围探测到血流信号,本组128例中,彩色多普勒发现血流信98例,占76.3%(98/128),其中95例肿块中,93例在肿块内部和(或)周围可见少~丰富血流信号,另2例未见肿块者在有沙粒样钙化点局部发现血流信号异常,有28例肿块内部及周围均未显示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血流峰值速度(PSV)为18~49cm/s,,阻力指数(RI)为0.67~0.96,RI0.7占93.2% 。

3 讨论

典型的乳腺癌声像图特征为: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呈毛刺状、蟹足状或分叶状改变,无明显的边界和包膜,内部回声不均,或有细微钙化,大多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血流色彩混乱,瘤内血管走形弯曲,阻力指数大于0.70。

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解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病理基础与癌肿细胞大小、形态、分布状态以及弹力纤维含量和增生血管多少有关。1)内部回声反映了肿瘤的组织物理特性。大部分乳癌为不均匀实性低回声,若伴有出血、坏死可出现无回声区,呈囊实性反射。2)沙粒样钙化点,此为特征性表现,对乳腺癌有很高的提示作用,文献报道,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约为68.5%[1],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内部钙化率高达96%[2],本组病例钙化灶的检出率为51.9% ,低于文献报道,其原因可能与选用探头的频率、仪器设备的分辨力、条件设置有关外,另外操作者的手法和经验等因素也很重要。但作者认为:在乳腺检查中,无论有无明显肿块,发现钙化斑,尤其对沙粒样钙化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漏诊。本组中2例肿块不明显但局部可见沙粒样钙化点,彩色多普勒示血流信号异常,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3)本组128例乳腺癌中, 有血流显示者共98例。 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以II-Ⅲ级为主,2.5cm以上的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多而乱,且血流速度快,阻力指数增高。 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了更多更确切的信息,有效的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已成为乳腺肿块的首选检查工具。本组资料显示;乳腺癌肿块内部和(或)周围血流信号显示率为78.29%(101/129),另2例未见肿块者在沙粒样钙化点局部发现血流信号异常;较大肿块者在内部和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多有动脉穿入肿块内部,频谱多普勒示血流峰值速度(PSV)为18~49cm/s,阻力指数(RI)为0.67~0.96,RI0.7占93.2%(96/103),与文献报道乳腺癌多呈“高速高阻”型流速曲线相符[3]。

如何提高肿块的检出率及血流信号的显示:首先应该注重探测技巧:①每一扫查切面都要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的脂肪组织为止,后方不能遗忘,避免漏诊。②在检查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等有无病变。周围脂肪组织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仔细辨别,以免误诊。③探测中探头一定要轻放,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的形态和位置,尤其在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加压会影响血流信号的显示。

参考文献:

[1] 李树玲. 乳腺肿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1一277.

[2] 丛淑珍,吴丽桑,陈 青,等.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3(4) :242-244.

[3] 周永昌,郭万学. 主编. 超声医学. 第5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57-159.

上一篇:8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 下一篇:中西药联合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