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信用评级研究

时间:2022-06-09 11:50:33

中小企业集群信用评级研究

摘要:信用风险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度量一直是学术界及实务界研究的热门问题。现代企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集合贷款及集合债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新的途径,但如何对其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尚处于研究的盲区。本文在结合产业集群理论与信用评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永城面粉企业集群为例,对企业集群信用评级方法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评级;企业集群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20-05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信用风险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引起了人们对信用评级的重视,70年代的信贷危机则推动了信用评级的进一步发展,而90年生的墨西哥、阿根廷、俄罗斯金融危机,使得国家风险和评级成为研究的热门,2006年底开始的次贷危机则再一次加深了人们对信用风险的记忆。信用评级如何才能有效地为信用风险“把第一道关”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适当的评级方法和高素质的分析师是识别信用风险的重要条件,而合理的评级体系则是评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信用风险的首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受行业、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用风险宏观化趋势明显,即信用风险往往会表现为整个行业、整个区域或整体企业集群的信用风险。如何有效地度量“集群化”的信用风险是信用评级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一种经济主体,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着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本文中借用“集群”的概念,对企业集群信用评级进行研究,我们所研究的企业集群可以认为是某一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群,主要特征是除生产规模有差异外,其他方面都比较近似。企业集群能够有效克服单个企业在规模、技术、资金、信息、品牌等方面的约束,对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各种类型的企业集群,集群化发展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河南永城面粉企业集群为例来研究如何有效地对企业集群进行信用评级。

二、信用评级主体

(一)河南永城面粉企业集群简介

河南永城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城”,目前拥有面粉企业138家,其中日产量50吨以上的有110家;以面粉运输为主的车辆720辆;以麸皮为主要原料的大型饲料企业6家;围绕面粉、挂面加工包装物的编织企业和印刷企业24家。企业间协作越来越紧密,呈现明显的集群特征。

(二)河南永城面粉企业集群的特点

第一,该企业集群的形成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永城是重要的优质小麦产地,便于面粉企业“就地取材”。永城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成为永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为面粉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能源。

第二,同质化程度高。永城面粉企业中产能在50吨/天-100吨/天的企业占面粉企业总数的75%。所用原材料及主要产品基本相同,生产模式及销售模式也基本上相同。由于长期的相互“学习”,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也出现趋同趋势。在理论上是可以将该企业集群抽象为一个经营主体。

第三,企业间协作自发形成的。目前永城面粉企业集群在面粉企业间、相关企业间、地方政府、当地金融机构已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并非是由政府规划所造成的,而是在企业自发形成基础上,政府及金融机构相应配合而形成的良好协作体制。这种协作体制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而形成的,微观基础好、稳定性强,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该企业集群于2005年自发成立了面粉行业协会,对加强企业间协作、减少恶性竞争、规范企业经营及增强企业对外竞争能力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四,该企业集群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永城最大的面粉生产企业――华星粉业生产集团总资产为2亿元左右。大部分企业总资产规模在2千万元以下。多采用简单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第五,该企业集群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整体为一种稳定的状态。该企业集群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企业之间也由相互竞争走向了相互协作,现在又向订单农业及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三、信用评级方法

目前,国内外各评级机构对不同的评级对象采用的评级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从评级方法的本质上来看,信用评级方法可以分为要素法和模型法。

要素法是目前国内评级机构主要使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需要对影响信用的各种定量和定性因素设置一定的权重,利用这些给定的权重计算出来的分数来表示一定的信用风险水平,并转换为一定的信用等级来表示。理论上探讨的信用要素主要包括“5C”、“5P”、“LAPP”、“3F”、“6A”、“CAMEL”等。

在信用分析的高级阶段,人们通常采用信用风险模型来度量相关的信用风险,如Z-score信用风险评价模型;KMV信用风险评价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总体而言,这些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多地用来计算违约概率,并通过建立违约概率与信用等级的对应关系,将计算结果转化为一定的信用等级。

不同的评级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信用评级的本质在于信用风险的识别。因此评级方法的优劣在于如何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主体的信用风险状况。由于数据条件的限制,模型法目前在我国并不适用。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利用要素分析法的思路,在借鉴波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及现有评级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集群的信用评级方法进行研究。

四、信用风险要素

(一)宏观发展环境

1.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一般通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进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其他间接综合指标如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来判断。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从趋热向稳定回落的阶段,物价水平有所回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通货膨胀的风险有所降低,次贷危机使中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某些行业可能会面临出口减少、竞争加剧、需求量不足、利润减少等压力。

2.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颁布的分类标准,国民经济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 913个小类。如面粉加工行业属于农、林、牧、渔业门类中的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大类农业服务业中类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小类中的谷物磨制业。

本文所研究的面粉行业,是属于需求的第一个层次。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人们收入减少时也会首先满足这一部分的需求,而当人们收入增长较多时,这部分的需求也不会相应的增长很多。也正由于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价格受政府的管制较多,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

3.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产业政策对资源在行业间及行业内的分配起导向作用,尤其中国的政策主导性较强。从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可以分为财政补帖、政策支持但无财政补贴、一般支持、限制发展及禁止发展等五个类型。如面粉行业在2002年以前,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力度较小,行业利润处于微利状态,行业的总规模在2000-2002年间几乎无增长。2002年以后,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财政及政策支持力度,面粉行业的增长明显,利润率及资产总规模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政府的政策走向来看,由于粮食问题目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问题,因此政府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支持政策不会轻易变动。这为面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但由于面粉产业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商务部于2008年起对国家面粉出口进行限制,可能会引起国内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利润的减少。

4.行业发展状况。是通过对行业内企业的分布状况、经营状况、盈利水平等方面的分析,综合判断该行业发展的阶段及发展前景。

(1)企业分布。面粉加工企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般分布在北方的小麦产区,接近原材料产地的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地。企业所有制形式以民营企业为主,据国家粮食局《2007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告》数据,2007年全国面粉加工企业3184个,其中民营企业2902个,占91.1%。中小企业较多,平均日产量为115吨。

(2)该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量及利润水平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我国面粉总产量为65268.8万吨,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1072.4亿元,总利润为2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76.7%。

(3)产品质量主要依赖生产设备,同质化严重,产品以中低档面粉为主。面粉生产过程基本上实现自动化生产,人工控制部分较少。设备的先进水平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目前能够生产高档专用粉的企业需要依赖进口设备生产线,年产能在1280万吨左右,仅占全国面粉行业生产能力的3.6%。国内设备以生产满足一般居民消费的中低档面粉为主。

(4)原材料渠道以向农户非定向收购为主,对原材料的控制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现在较大的生产企业已开始尝试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产品质量的稳定起一定的保障作用。

(5)产业整合加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粉行业具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设备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则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集团性企业不断涌现。如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南顺面粉公司、山东德州市发达面粉集团等都采用低成本收购的方式进行了资产重组。

(6)产能过剩、资金占用问题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末全国面粉企业加工能力达35亿吨/年,面粉行业设备平均开工率仅为25%。产能过剩现象明显。另一方面,小麦价格季节性明显,在小麦收购旺季,企业一般通过大量收购和储备原粮来降低成本,由此造成资金占用较大。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面粉加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该行业在近年发展迅速,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大。

(二)企业集群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持久度和企业集群的稳定性

1.竞争能力。在考查产业集群竞争能力方面,我们主要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四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同业竞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阐释。

(1)企业战略、结构、同业竞争。包括该企业集群基础、管理及组织形式,企业集群在国家及地区的战略地位,该企业集群在整个行业的地位及对手情况。

中国的经济发展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规划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如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跟中国外向型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关系。河南永城面粉产业集群虽然不是因政府规划而形成的,但政府的中部崛起战略及对“三农问题”政策对该产业集群的崛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前面的行业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2002年以前,整个面粉行业处于微利状态,对于永城的面粉企业来讲,也同样处于生死的边缘,恶性竞争非常严重。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该企业集群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将“一黑一白”作为工作的重点,“一白”即指永城的面粉产业。因此,从战略规划来看,该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战略地位。

从该产业集群的企业构成来看,企业基本属于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简单。单个企业与国内较大的面粉企业差距较大,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品牌,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竞争优势明显。“永城面粉”的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该市也于2005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面粉城”。进一步提升了永城面粉企业集群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因此,从政府规划及行业地位来看,该面粉企业群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生产要素。包括该产业集群在劳动力、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方面的优势。

劳动力不仅考虑劳动力的成本,还需考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也就是人力资源。资本主要考虑设备及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改进的能力。土地主要考查该产业集群的地租成本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企业家才能主要考查该产业集群在企业组织、管理及发展战略方面的能力。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家才能具有相互学习、效仿的机制,因此领先企业的企业家才能是重点考查的对象。

面粉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设备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决定作用,目前该企业集群的生产设备除了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华星粉业采用进口设备外,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国产设备生产。整体的技术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从地理环境来看,永城市处于四省交界处,交通便利。对该企业集群的崛起起到关键作用,是该地区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全国交通网络的完善,地理上的优势会逐渐丧失。

该企业集群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管理者一般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这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中小企业管理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也就是管理者基本上依靠经验来管理,现代管理理念相对薄弱,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来的管理模式的弱点逐渐会暴露出来。因此,从企业管理这个角度来看,该企业集群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但未来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不连续性,与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所存在的风险具有一定相似性,具体如何度量这种风险将作为我们后续研究的内容。

(3)需求条件。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该企业集群所提品或劳务所面临的需求约束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该企业集群所生产的面粉主要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中低端产品,受我国出口政策的影响,该企业集群所面临的市场会有所减小,这对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起一定的约束作用,也势必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这也促使该集群内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华星粉业等引用进口设备,扩大在专用粉方面的市场份额。

(4)相关支持。包括该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相互支持,上下游企业支持,政府支持及金融机构支持。可以用他们之间协作的紧密程度来度量。

从原材料的供给来看,该企业集群所需原材料主要是由农户供给,在产品质量稳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尝试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从产品的销售来看,企业的产品销售一般都有固定的销售网络。既有下游企业的需求商,也有普通消费者。从这一方面来看,该企业集群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关系较为松散,在生产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企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较为密切,尤其是在2005年面粉行业协会的成立,对企业间的协作起到推动作用。对企业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担保及规范经营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等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将面粉产业作为该市的重点产业来抓,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地方信用社与面粉协会建立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协会会员可以随时取得无抵押贷款。良好的企业关系、与政府银行的协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竞争能力持久度。主要从特殊资源竞争优势及竞争优势的数量来考查。

上文总结了该企业集群具有能源及交通等方面的自然优势,但这种优势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而逐渐减弱,不过优质的原材料供给在长期内仍将存在。从波特的四因素来看,该企业集群在战略及相关方面的协作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综合来看,该企业集群相对于其他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竞争优势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3.稳定性。从该企业集群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往往是改革的先行者,成功后会被其他企业所效仿。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整个企业集群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向前发展,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如在与上下游产业的协作方面,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开始实践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而大多数的企业仍采用向无定向农户收购的模式。在经营管理方面,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探索引用专业管理人员及组建松散的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大多数的企业仍采用一家一户经营的模式。从整体上看,该企业集群的稳定性较好。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财务状况

在财务能力分析方面,我们参考对单个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的常用标准,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获得财务支持的能力。但在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时,对其财务指标的加总或平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整体企业集群的财务状况,因此采用统计分布的方式更为适合,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并不对永城面粉企业群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而是对所应考查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

从该企业集群来看,生产设备是其最主要的资产,对其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因此,对固定资产的分析至关重要。偿债能力一般可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在分析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对盈利能力、流动性及获得财务支持能力的分析,这是由于整个企业集群的系统性风险往往存在于流动性及盈利水平方面。如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落与日系企业竞争所造成的盈利能力下降不无关系。而此次次贷危机在美国之所以造成较大规模的银行倒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次债这一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变弱,造成众多公司的资产流动性不足。外部支持能够使企业在遇到流动性不足时得以渡过难关。该企业集群的外部资金支持主要依赖于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商业银行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地方商业银行实力有限,保障能力一般。这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随着银企合作的加深及资本区域间流动的增强,此保障有望进一步加强。

(四)信誉

信誉是对评级主体偿债意愿的一种考查。我们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既往的信用纪录,二是信用环境及违约成本。对企业集群偿债意愿进行考查时,该地区对信用的认知程度往往起到关键作用。这是由于区域的信誉取向往往会起到导向作用。如永城市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面粉企业信用记录良好,银行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能在到期前十天内足额收回。区域良好的信用环境无疑加大了违约成本,增强了企业的信用度。

五、信用级别的确定

在本文中,我们依然采用目前与中国国情相适宜的要素评级法,通过对影响企业集群的四大因素进行评分,然后赋予不同的权重,依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来判定级别。如M=α*(βC1+γC2+δC3)。其中,M表示最终的得分,α表示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前景状况,值越高,代表宏观方面发展越好。C1、 C2、 C3分别表示该企业集群在竞争能力、财务实力及信誉方面的评分,值越高代表状况越好。β、γ、δ分别表示三者的权重。具体值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数据的积累,依据一定的统计规律。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在此只能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并不能进行实证分析,此工作可待以后进行。

六、本文成果的应用

本文的理论成果可以有效识别企业集群的“系统性风险”,可以为集合贷款、集合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参考,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所遇到的风险识别问题。

七、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目前学术界及实务界尚无对企业集群信用评级研究的先例。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较多。

(一)评级符号系统的建立。信用评级的结果需要最终用评级符号来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对企业集群信用评级的符号体系。

(二)具体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及权重的确定。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及权重的确定必须依赖于大量的数据作基础。目前尚不能满足此条件。

(三)对企业因经营管理方式变化而引起的“突变风险”的度量尚待进一步研究。

(四)本文是基于面粉企业的资信评级研究。不同的行业具体指标的侧重会有所不同。各行业具体选择何种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八、小结

本文以河南永城面粉企业集群为例,结合波特对于产业集群四大影响因素理论,对企业集群的评级方法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进一步指出该领域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在集合融资的信用风险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Michael Porl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 Nation [M].The Free Press, 1990.

[2]Didier Cossin,Hugues Pirotte.Advanced Credit Risk Analysis: Financial Approache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to Assess, Price, and Manage Credit Risk[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朱荣恩,丁豪,袁敏.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洪玫.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邬润扬.资信评级方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上一篇:贷款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 下一篇: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