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呈现语言活动中的材料与资源

时间:2022-06-09 10:57:19

有效呈现语言活动中的材料与资源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丰富,语言活动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的运用也是精彩纷呈,花样各异。使得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给幼儿。教师在利用这些资源和材料时,就如何展示、以何种方式展示、在什么时候展示等等问题的思考和运用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呈现方式 直观方法 情节验证

一、当幼儿产生疲劳时,改变呈现方式

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如果一成不变,即使方式手段再先进,也会令幼儿产生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呈现的材料和资源的方式,使幼儿保持学习对象的兴趣。

一个语言活动要能够始终吸引幼儿的关注和兴趣,除了情节要有峰回路转的曲折外,教师还要善于营造情境的气氛,在故事《玩具女孩》中,艾米莉是个有特异功能的孩子,每次她拍了巴掌,就会有木制的玩具掉下来。爸爸妈妈经常要成堆地清理他的玩具,有的堆在海滩上,有的送给村子里的孩子,有的扔在海边的悬崖上┄┄艾米莉去城里,用自己的特异本领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老人、病人、孤儿┄┄故事一开始,教师就用了PPT画面进行讲述和交流,这样连续了8张画面,幼儿已经有些疲劳。接下来,老师插入视频,一阵深海处的黑暗苍茫,紧接着是一声惊天霹雳,海面顿时波涛汹涌,狂风大作,一艘小小的渔船,经受不住海浪的颠覆,在狂风暴雨中一点一点地被侵蚀。这时,再配以紧张刺激的音乐,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又吸引了过来,同时,对这艘渔船的安危产生了很强的关注。教师这时追问,“发生什么事啦”?“小鱼船上的人是谁呢?”

PPT超大的视觉冲击和主人公神奇的经历,立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但是,8张画面的连续播放,和师幼的讲述给孩子带来了疲劳,这时,教师更换一种呈现方式,给与一个新的刺激,将幼儿从疲劳中带引出来。插播一段海浪翻船的视频,紧张危险的气氛立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而且和刚才温馨快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后面艾米莉救父亲的情节作了伏笔。同时,会动的画面配以紧张的音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在这种三维的冲击下,精神一下振奋起来,思维也活跃了起来。

二、当幼儿认知有困难时,采用直观方法

有时,幼儿对故事中的一些事物不了解,而产生认知上的困难时,这时的教师就要敏锐地觉察出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一定要让幼儿弄清楚、弄明白。孩子的经验获得往往是具体直观的,教师也可以用直观的、具体的方式,将教学资源和材料进行呈现。

在大班语言《香甜的小溪》教学活动中,大象和熊在河的上游一带比赛拔树,拔了一棵又一棵,很快小河边上就成了光秃秃的荒地了,泥土被水冲刷,流到了下游,河水变混浊,小动物们都无法生存了。在故事中,孩子们对水土流失不能理解。于是教师带孩子到小花园,找了两个花盆,一个花盆里有一株长了多年的植物,根系将泥土紧紧地缠绕住,另一个花盆只放了泥土,还没有种过花。教师将花盆与泥土分离,分两边摆在斜坡上,让幼儿同时用水对着两边冲,一会儿,孩子们便发现没有种过植物的泥土很快就冲烂了,顺着斜坡变成泥水了。种着植物的一堆泥土仍好好地,怎么冲,都不散掉。孩子情不自禁地说:“哇!原来植物对泥土起到保护作用啊!”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用了即兴的实验,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到植物保护水土资源的作用。一个教学难点,教师通过直观形象具体地呈现教学资源,让孩子豁然开朗,一扫心中疑团。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含义。否则,孩子带着认知的障碍,是无法体验到故事的含义,甚至会对活动失去兴趣。

三、当幼儿产生争论时,体现情节验证

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观点和意见往往会发生冲突,这时的冲突就是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但是,这种争论不能持续得太长,教师要及时把他们引到需要交流的话题上来。

如:中班语言《狮子的假发套》活动,孩子们了解到狮子想和小动物交朋友,可小动物都不睬他。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火灾,小兔宝宝被困在里面,狮子去救还是不救呢?这时,孩子发生了争论。有的说:“狮子不会去救的,因为小兔不把狮子当朋友。”有的说:“大狮子会去救的小兔的,因为他力气大,跑得快。”双方争论不休。

这种争论,教师要适度给与辩论的空间,让孩子摆出自己的想法和道理,但不能在此停留过久,要适时引导让孩子转到需要的话题上来。这时教师就要呈现交流材料。在这个故事中,交流材料就是故事情节,用后面的情节来进行验证。“大狮子倒底会不会去救小兔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随着故事的推进,幼儿感受到大狮子奋不顾身、不计前嫌地救小兔的英勇,个个感动得想哭了。

在语言活动中呈现相关资源和材料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就需要教师能掌握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方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教师要掌握关键期的诀窍。只有用心捕捉幼儿的需要,及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3]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

[4]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

上一篇: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