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9 10:07:27

论中国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滋生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思想。既有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又有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既包含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又含有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首先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发展进行客观概述,然后对现代教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中国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最终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古代;体育伦理;体育教学;价值意义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随着蒸蒸日上,体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更加重视。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加,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在日益激发。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古代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的阐述与分析,运用其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进而提高现代体育教学质量。

2.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研究现状

2.1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在我国体育伦理思想方面就已做了研究工作。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出现了一批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整理所有文献资料,并按内容进行归类,内容涉及如下:

2.1.1体育伦理的基本概括

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体育伦理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体育伦理具有不同的思想实质和理论形态,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滋生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思想。既有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又有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既包含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又含有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

2.1.2 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发展概述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在古代大致历经了先秦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前期(秦汉至隋唐五代)、封建社会后期(宋元明清)三个时期。

西周奴隶主、贵族对其子弟进行的“六艺”教育,其中“射”是军事体育,同时又被认为是培养思想道德、礼仪的教育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提出“动,偏祭从者,户枢免瑟”,积极倡导“动以养形”的养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追求“生存与享受”,它对于人的健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1]。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文德不如武备,习礼不如讲武,这是他的军事体育思想的主流。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选士练兵有一个特色就是注重教育与训练结合,不仅重视身体的训练,更重视思想上的教育,他说:“即戎之士,不可不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戒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2]

隋唐时期的武则天首创武举开始,为朝廷选拔将才,武举的科目主要有“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筒射”、“翘关”、“负重”以及“材貌”、“言语”,每项都有具体的考试方法及标准。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教人习武艺,积极推动民间的习武之风,大大提高了武举水平。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体育伦理思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张载,他特别重视体育中的教育,并提出:“智、仁、勇,天下之达德”[3],重视智、德、体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体育活动时道德礼仪教育的作用。

2.2现代教学思想

学校体育学中最新教学思想有四点: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已发展学生兴趣为中心,即兴趣先导;掌握一两项体育专长项目,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做到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无论国家颁布什么样的文件,目的都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是还是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 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兴趣和终身意识的培养;评价方法多样化。

2.3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学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

2.3.1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爱人修己”的思想对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通过以下几点:

体现创新思想,落实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主体参与;实行科学评价,维持主体意识;尊重个性差异,强调多元解读;挖掘体育潜能,感受体育乐趣;用自身情激学生的情,让学生主动求知。

2.3.2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体教结合”的思想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创设各种条件,开齐备门课程,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做到全面发展?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可有机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各个学科都有其共性的地方,通过学科教学助长这些共性、素质的发展;

(3)德育可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在各个学科中发挥德育的功能;

(4)教师通过教研互相学习、交流,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

2.3.3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培养学生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要使其掌握一两项技术特长,并为以后走向社会的终身体育做准备;教学过程中才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乐学”;多开设一些项目,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满足。

2.3.4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六艺”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最重要的一站,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其中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怎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呢?分别从以下几点方面着手:

(1)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兴趣、爱好。实践之后,学生自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锻炼方法,对体育的认识相应提高,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2)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锻炼内容应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通过理论讲授可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理论成为学生终身坚持体育运动的健身指南。

(4)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逻辑思维和自我意识的调解能力,借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引导并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与良好的个性品质。有了固定的兴趣和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价值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发展学生兴趣为中心,即兴趣先导;学生根据自己爱好,掌握一两项体育专长项目,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3.2建议

我们现在继承的体育教学理念是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精华部分,既然是我国传统的思想,便也有糟粕之处,如儒家以及汉代的董仲舒都认为应重文轻武,直至今日还影响着我国的有些国民。所以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本人积极倡导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伦理理念的同时,开设各种娱乐竞技项目,提高他们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为以后走向社会更为终身体育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阴.体育科学.2006.8:89

[2]张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体育伦理思想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3]李龙,虞定海.宋朝理学教育思想对武术教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7:87

上一篇:搅动世界的10大科学发现 下一篇:ROG台式电脑的皇冠 华硕ROG CG8890体验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