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策略

时间:2022-06-09 07:22:10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对公路维修和维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公路的养护,迫切需要新型的养护机械、高素质的养护机械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养护机械队伍,以适应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维护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故障原因

投入使用后的机械设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改变性能,各种能量的持续作用使得很多的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参数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这些能量有的是来自操作工人以及维修工人的作用,有的是来自设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运转的过程中变换作用,有的是由于潜伏应力造成的,能量包括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磁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在这些能量的综合作用下,设备的零件会发生变形,有些设备会出现磨损和断裂腐蚀的现象,其技术性能大大降低,相应的工作能力大不如前,逐渐积累之后就会发生故障。

一、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问题

1、机械老旧,规划不合理现阶段

很多公路养护单位采用的机械都是很陈旧的机械,养护技术也很落后,一直沿用至今,有的已经快接近使用年限了。这种状况造成了公路的维护要求得不到保障,陈旧的设备与复杂的工作要求极其不匹配,机械设备在较低的效率下运行,故障率当然会升高;另外,在使用中缺乏养护机械设备配置,也不注重长远的规划,这就造成了不合理的配置和机械功率使用的不匹配。现有的机械设备大部分是针对公路中的路面保养和较小幅度修整的,非常缺路基和排水系统养护方面的设备。

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

3、机械的配备不协调

在公路养护设备管理部门经常会出现重视建设轻视养护,重视购买轻视管理的现象,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养护设备与施工机械比起来远远不及,只有在公路出现病害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才会被动的购置相应机械设备,在购买环节,也存在盲目和不合理的现象,统一购买,统一规划的方式经常会造成重复购置设备,无法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有的机械购买回来后使用几次就被闲置下来,形成十分不协调的局面,这种不合理的局面亟待解决。

4、缺乏专业人员

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交通事业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人们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社会期待舒适安全,通畅便捷的公路,其中繁重的养护任务执行者却是年龄大,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他们很难通过短期培训提高专业素养。由于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公路养护基层单位很难吸纳到有管理能力的大中专生,对一些年轻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也缺乏诱惑力。同时,由于重大中型机械轻小型养护机械的思想使得小型机械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三、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的管理策略

1、提高养护的机械化水平

现行的养护机械管理思路较为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开发出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设备经营意识;在发展机械化水平的道路上,资金不足是主要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管理单位应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对此可以实行职工入股和集资等方式加大购买设备基金的投入,实行动态的经营模式,这不仅能够提高机械化水平,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机械设备的购买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人们对设备的购买没有全面的认识,各项制度的制定不规范。因此,购置的设备经常出现不合格和不配套,设备不先进,售后服务不到位,这给养护单位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失。在购买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工程实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多多采纳职工的建议,购买前进行必要的技术论证以及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对设备市场也应该有所了解,对设备的动态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力求购买到质量好信誉好的产品,同时,对于售后服务也应该给予关注,由于设备的生产厂家多,造成很多养护设备的零件不通用,加上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所以使用后的维护也是值得注意的。

2、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机械设备管理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使用设备,要建立适合公路发展的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过去对养护机械的管理,相关部门没有进行合理的统筹和管理,很多配置结构都不合理,有的设备所有单位都有,某单位没有的在其他级单位也没有,不用的设备都闲置起来直到报废,这显然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急需一套科学规范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有效规范。可以效仿一些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内部的管理,考核制度也应该更加完善健全,改变过去粗放型和静态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更加集约化,采用新的管理办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有机的结合价值形态和实物形式,建立一套合理的系统,引进竞争机制。

3、提高相关人员技术水平

工作在养护设备管理中的人员大部分年龄偏高,专业素养较低,用人结构及其不合理,他们缺乏对机械操作和维修的重要性认识,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都不具备最基本的机电知识,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也不严谨,他们的工作人员工作不固定,有的随意换位,谁闲谁操作。对于一些先进设备的故障,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只好搁置。当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以及科技含量都在不断提高,对相关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护单位应该重视人员的专业素质,引进技术人才,多开展业务培训,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定一些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修理

随着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模式已不再适用, 新兴机械机电液一体化已经成为了趋势。 失效率曲线的提出, 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的修理变得更为简易和精确。 近数年来, 新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 构件都使用这样的模式组成, 如传送装置,液压系统、 发动机、 操作及监控系统等等, 在运行期间作定期的检测和诊断, 以了解设备的状态和状况, 使状态修理成为可实现的一种实效、 高效修理方式。所谓状态修理并不只是指机械设备的实际状态或技术状况, 还包括企业施工工程的进展状态。 一些在状态监测时已经发现的故障隐患, 在排除其不会导致连续性对机械设备损坏及不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之后, 可以在监测状态下继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修理计划, 待该项工程项目的某个阶段结束后, 利用时间的空挡或移机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修理; 或者在状态监测中发现机械设备已经出现故障前的状况后, 再进行修理。随着机械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 状态修理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机械设备修理方式, 但是不代表状态修理就能完全替代所有的修理方式, 例如具有时间周期特点的计划修理。 对于某些大型的、 固定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机械设备以及不能使用状态监测

的设备或部件, 仍然需要使用具有时间周期特点的计划修理, 或者是计划修理与状态修理相结合的方式。 因此, 在公路养护设备的修理中应该以状态修理为主、 多种修理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4 结语

在公路运行中,养护是重要的环节,其水平的高低会对道路的使用造成直接影响,当代公路交通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车流量和载重量,这些都对公路的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护机械要求能够满足养护中的各种工作需要,朝着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养护中使用先进的设备势必要求与之配套的管理方式和水平也相应的得到提高,对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管理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鸿燕. 论新形势下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J]. 甘肃科技纵横,2011, 23(3): 87-89.

[2] 潘宇飞. 浅析筑路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科学管理[J]. 北方交通, 2011, 19(6): 203-204.

[3] 古丽巴合提.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 维护管理策略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0,32(6): 106-108.

[4] 牛志刚. 提高公路工程机械可维修性的对策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 36(18): 133-135.

上一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大型室外喷泉景观水池水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