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

时间:2022-06-09 04:10:56

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在数字出版领域似乎并不是新鲜词,潜心经营“数字出版”这块蛋糕的企业几乎都得以独特的商业模式为支撑。一般来讲,数字出版产业链由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硬件生产商—渠道商—用户等环节组成。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关键在于从中找到并强化拥有比较优势的环节。

若分析国际成功案例,亚马逊、苹果、谷歌及Elsevier的模式值得参考。于国内而言,数字出版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未见成熟模式,仅以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浙江阅读基地做参考分析。

亚马逊—渠道

亚马逊拥有一个2600多万种图书的内容平台,这个内容平台汇集了美国各出版集团出版的畅销书与常销书。客户购买一部Kindle就基本上可以读到美国主流的图书,内容和终端无疑是亚马逊的杀手锏。同时它还拥有一个完整的网络销售渠道,包括高效的配送体系、支付体系与具有网络消费习惯的受众群,这是决定亚马逊商业模式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靠着渠道优势,亚马逊一直掌握着电子图书的定价权,凭借低价策略推动了电子书的发展。

最新的消息是,亚马逊越过“出版商”直接同作者接触,并充当起作者与读者间沟通的桥梁,掀起国际国内出版界热议。从内容、渠道到技术、终端,看来凡是与“书”有关的服务都在亚马逊的布局之中,其构建完全出版体系的野心初现。

苹果—用户

作为亚马逊的竞争对手,苹果背后有企鹅出版集团等五大出版集团为其提供内容,许多知名期刊、报纸也纷纷通过苹果应用商店销售,同时它较早采用定价制,允许出版商对电子书、报、刊自主定价,自己只收30%的提成。iPad、iPhone同时创造了全新的客户体验,这为其快速整合内容资源奠定了基础,继而又助推了一系列产品的畅销。

前不久,苹果正式旗下电子阅读应用程序iBooks的新版本——iBooks 2以及电子教科书制作软件iBooks Author等新品,意欲进军教育领域,向传统的纸质教科书宣战,同时iBooks Author适用于任何书籍的制作,进一步模糊了作者、出版方、读者间的界限。

内容、终端、技术,苹果似乎样样精通,然而它对“用户体验为王”的坚持仍将影响其商业模式的延展。

谷歌—技术

尽管从收益上看,谷歌的“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盈利能力最好的,但其建构的具有上千万册图书的王国确保了大量内容资源,客户可以非常便捷地搜索到想要的图书。谷歌非常注重与出版商的合作,其中谷歌只提取10%的分成,90%的收入归出版商。

谷歌拥有全球一流的搜索技术,凭借技术优势谷歌集聚了大量内容资源,可以非常便捷地为客户服务,以确保商业模式正常运营。

Elsevier—内容

Elsevier以B2B的模式把科技成果以数据库的形式销售给科研与教学单位,拥有《柳叶刀》等2000多种世界一流的科技医药期刊。

中国的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网、龙源期刊网、阿帕比、超星、书生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是由内容资源主导的,Elsevier的优势在于其提供的资源是世界一流的、不可替代的。

盛大文学—平台

盛大文学旗下拥有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网、榕树下等7家文学网站,拥有在线有声读物网站天方听书网以及数字期刊阅读网站悦读网,拥有“华文天下”等图书策划公司,并且欲建造云图书馆以便集聚更多的内容资源。

盛大文学整合了90%以上的网络文学资源,这为其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无论其通过版权运营介入游戏、影视,还是介入电子书生产与销售,主要是凭借这部分网络文学资源。

中国移动浙江阅读基地—网络

中国移动浙江阅读基地有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浙江联合出版集团等传统出版机构以及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网站共150多家内容提供商,其内容平台藏书已超过27万册。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平台和产品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打造了一个能支持最多600万人同时在线阅读、容量达100万册图书的综合性阅读平台,以及一条涵盖手机WAP、手机客户端、电子书、平板电脑、互联网门户、云端个人数字阅读空间在内的完整产品线,覆盖2亿用户。

这一切背后的强大支撑无疑还是中国移动庞大的无线运营网络,随着手机阅读的普及和支付体系的完善,相信这一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浅谈数学应用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透过数据挖掘技术锁定客户真实致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