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农村饮水工程中长效安全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06-09 02:41:43

新环境下农村饮水工程中长效安全机制的构建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应该切实维护广大农村的根本利益,积极关心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也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从农村饮水工程安全机制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各式各样的机制的构建和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安全机制的构建;具体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旨在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原则,农村饮水安全指的是农村居民能够及时稳定的,方便的获得足量,安全,洁净,家庭条件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就需要既要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还要考虑生活饮用水的充足供应,还要估计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将农村居民可承担的水价划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1 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饮水工作密切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健康问题,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着重点之一,既是全面实现奔小康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构建饮水安全机制,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也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有利于我国经济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将农村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和坚不可摧的大后方。

2 农村饮水中出现的问题

2.1 供水能力不足:在新时代下,索然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高于以前,但由于自然原因或者是自身浪费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供水仍没有满足农业用水,特别是春夏农村需要大量用水的季节,经常出现断水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现在到处都在提倡节约用水,特别是农村有些缺水的地方,可是,虽然水资源比较缺乏,但是,由于没有新型科技的支持,没有循环利用理念的支持,水资源的利用率仍处于低下的水平,没有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3 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较差,特别是税务蓝迅速蔓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水化学成分的影响,高氟,高碘,苦咸水渐渐成为构成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因素,群众长期饮用此类不安全的生活用水,将大大增加农民的患病率,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还会诱发和家中心脑血管疾病等,这就间接的增加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

3 目前农村饮用工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速度让人叹为观止,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农村饮水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前进步伐。工程处处显现粗制滥造的情况,没有配套的处理水的设备,一旦地下水发生变质的情况,将无法正常供水,也就大大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农村饮水工程的材料和设备耐用性和持久性不达标,这就会让农村饮水问题具有反复性,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建设,这就大大浪费了经济发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水费的征收标准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这就导致水费的征收不到位,工程得不到资金支持,也就无法正常运行下去。农村的生产生活都是呈小家小户型的,规模化程度较低,这就导致饮水工程的艰涩分散,供水保证率也不高,给工程管理和日常维护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这就产生了饮水隐患,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没有了长期运行的条件,也就不利于饮水工程长期的发挥其作用和效用。在新环境的农村饮水工程构建中,要考虑到目前机制产生的问题和情况,才能构建出长效安全的饮水机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村饮水工程长效安全机制的构建

4.1 在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安全机制中,采用自动化测控系统,这种自动化测控系统主要依靠电脑,智能等高科技产品,这样就能及时准确的反应各地水质水位的监控,通过对各个监控站点的信息分析,来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掌控从而实现整个农村饮水过程的 自动化供水安全控制与管理的目标。

4.2 保证农村饮用水资源工程的资金来源,拒绝或者说积极打击浪费水的现象,反对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要保障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的耐用性和持久性,增加其使用寿命。

4.3 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在农村要积极宣扬规模化的好处和优势,是小家小户型逐渐变成规模化的经济发展,兴建集约化、大规模、高标准集中供水工程,实现集中供水,统一供水,扩大集中供水的范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长效安全的饮水工程机制的基础上,还要配备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和水价制度,制定一项合理的水价制度能够保障供水工程的良好运行,根据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一套责权利统一的管理系统,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也对经济的高效发展有一定的保障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德兵.刘鑫.自动化测控系统在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j).2011.9

[2] 王进.郯城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1

作者简介:丁春林(1971-),男,宁夏人,本科,水利工程师,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上一篇:忻市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探讨 下一篇:喀左县番茄病毒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