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高校教育品牌

时间:2022-06-09 02:00:52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高校教育品牌

高校的教育品牌是高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是高校目前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品牌战略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直接作用于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高校,如果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并将特色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必将从中受益。高校品牌效应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招生和就业,考生会根据品牌的大小填报志愿,社会用人单位也会根据高校的品牌和专业来制定招聘标准。在其他方面,如政府的支持、科研经费的匹配等也表现得相当重要。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求其本身要有自己的特色,创自己的品牌。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蕴藏了高校的灵魂和精髓;是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精神土壤和建构人格品位的精神家园,是高校生存、延续、发展的支柱和根基所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各种形式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共同创造和培育的,其中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几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包括校园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景点、传播设施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行为规范等。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综合体现。

2.和谐校园文化的巨大影响力。①深厚的校园文化显示出了高校的强大的竞争实力。清华、北大在今天之所以成为大学的代名词,就在于其深厚而先进的文化影响力。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了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②高校是社会的向导,一流的高校理应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精华。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既是全体师生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又必然辐射到社会。同时校园文化又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并带动着社会文化的提高和发展。

三、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校园文化,打响高校教育品牌

1.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生力军作用。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高校要在社团管理中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社团的质量,挖掘品牌特色,构建真正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的大学生社团。

2.采用丰富的宣传方式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要成功实施品牌战略,除了学生的质量、师资的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可信赖的保证外,还必须采取灵活的媒体宣传。质量是依托,宣传是途径。有了好的品牌,还要有好的宣传,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了传播的新媒介,网络文化也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网站一定要体现学校的整体风格,烘托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除了通过自己的网站树立形象外,在其他网络上可以通过刊登网络广告来进行形象传播。如今的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评比工作,正是学校对外打响品牌的绝佳机会。

3.用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校训能够深入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着学校的丰厚文化底蕴。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临清华大学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清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清华大学在学术界、教育界上所创造的杰出业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取得的成绩,都是这种历史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体现。竺可桢先生任浙江大学校长时,以“求是”两个字作为校训,对于这两个字,竺可桢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矣,岂因一时之毁誉而动其心哉此为我校求是精神之精义”。求是,就是求真理,一个真正的学者,为了寻求真理,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气概。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是推动学校建设的动力;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品牌战略的灵魂依托。推行品牌战略有利于形成凝聚人心和催人奋进的办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使每个人身在其中,受其感染,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产生巨大的行动力,成为新世纪的人才。

王 悦:辽宁渤海大学商学院。

田凤喜:辽宁渤海大学外语教研部。

上一篇:关注学术研究的人文精神 下一篇:艺术起源模仿说视角的声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