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九龙街商业楼建筑设计

时间:2022-06-08 10:48:55

浅析九龙街商业楼建筑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商业街区的商业楼设计已成为了城市发展与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商业楼作为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仅是商业活动的统一载体,也是人们信息交流的中心场所,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和商业文化在此尽情展现,最集中的体现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的特征,它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霞浦县九龙街商业街的商业建筑设计为例,对该项目的建筑设计理念、总体平面规划、建筑造型和功能布局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商业中心、环境规划、造型、功能、地景

一、项目简介:

九龙街商业街,位于霞浦县新城区东侧,规划基地西起长溪路,东至县城区人民广场,北起福宁大道,南至太康路,规划用地为13775平方米。项目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7941平方米,其中地下10514 平方米,地上27427平方米。主楼层数8层,群楼4层,地下1层(局部2层)。 主要使用性质为商业楼,属一类高层建筑。该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四周均为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优越,周边道路已完成三通一平,市政设施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建设条件。

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四点目标:顺应并完善城市规划布局、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商贸文化平台、引入Block街区式商业理念以及构筑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商业中心。

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

位于城市重要且繁华地带的商业大楼,其重要性不仅要体现在它的使用功能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它对此地段内在涵义的象征及外在形式上的表达上。从设计层面上分析,它应该是一种新形态、高素质和多凝聚的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座建筑都是环境的产物,是概括多种环境因素的凝聚体,要使它与相邻建筑物构成和谐的群体,就必须满足总体环境的要求与制约,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自身的来自于环境又异于环境的新形态。

(一)建筑总平布置合理

本方案从构思上融入了开发商的理念,取霞浦在该地段与“龙”的不解之缘,古上流传下的以“龙”为命名的“龙首山“、“龙首路”等,“龙”又喻意着“吉祥、蓬勃向上、欣欣向荣”。另外做为街区界面的围合体,商业中心的组成元素不应集中而应是线性分配,可以产生足够长的界面形成街区,介于这两种理念,在总体布置上选择了一种连续的折板形式。商业建筑有两个基本的空间类型:“街”和“店”;对于街的流线组织,和对于店的恰当分隔成了本案的设计要点,本案设计了两个方向的商业流线,一为短轴方向流线是顺应目标消费群体日常上下班出入街区的主要路径;二为长轴方向流线是一条将商业步行街与东侧市民广场组织为一体的流线,试图在广场、公园、商业各层形成一条“游览+消费”的途径。两条流线交汇处便形成了“九龙商业中心广场”。本案基于上述流线的考虑,在总体设计中强调整体性,采用折板形似沿平行于短轴方向形成四大板块,“龙首”设计一个八层的高层建筑板块,其余三个板块为四层的多层建筑,相互间平行布置又通过连廊互通错动,宛如蜿蜒曲折的“龙身”,同时又围合形成三个院落,空间收放有致,变化丰富。 建筑功能内容强调复合型理念,设置零售、集中商业,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目的的消费人群,也为将来的使用者提供了生活便利。

(二)鲜明的规划特征

1、在布局上,建筑设计呈纵横两条轴线的体块交错,形成三个院落式空间节点,达到汇聚人流的功效,也使空间流线更具趣味性。讲究基地设计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功能区域划分合理,建筑布局蜿蜒有致,建筑体块变化中蕴涵有序,具有江南园林曲径通幽之隐喻。

2、在空间上,该基地所处的街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富有韵律的街区空间,形成三个院落式空间节点,强化流动性,各步行空间相互渗透,生动和谐的建筑群体和开放空间,组成宜人的市民活动空间,人性化的街道尺度,和谐的街区环境。

3、在建筑上,建筑自身极具现代气息,简洁而不简单,高低错落,张驰有致,韵律感十足,仿佛是一首完美的建筑交响乐。

4、在绿化上,城市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庭院绿化和屋面绿化完美融合,形成“外环内点立面体”的景观系统,优美宜人的环境气氛。

人、建筑与自然的共存共融,以时代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条件,运用现代建筑手法,达成艺术与科技,功能与形式,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三)便捷顺畅的交通布局

在商业楼的设计中,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本案位于商业街,而商业街是城市中心的中心,因此交通问题尤为重要。不同类型(如步行商业街、城郊岛状商业区、大型超市等)与不同形式(如一条街式、街区式、组团式等)的商业街都会导致不同的交通问题。

本基地四周均为城市道路,交通十分便捷,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机动车环道主要依靠城市道路解决,地块内部以步行交通为主。步行系统结合绿化规划,并在功能区出入口与中心、不同功能流线的交点设置开放式庭院空间。高层周边消防道路环通,并设有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登高面。停车场对于商业建筑尤为重要,充足及有序的停车位,是该商业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因素之一。停车场采用地下停车和室外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在店门前适当位置布置非机动停车位,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停车的需要。

交通设计中不可忽略的是无障碍设计,包括通行无障碍设计和视觉无障碍设计,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及建筑设计中,如盲道和坡道等设计。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消除障碍物和危险物,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当前无障碍建筑及环境建设已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人们依此来衡量一幢建筑、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因此,无障碍设计是人居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本项目在商场出入口处均设无障碍坡道,坡度为1:12,宽1.5米,出入口内外留有2.0米X2.0米的轮椅回转面积,方便残疾人进出。厕所均考虑残疾人厕位,各层卫生间均设有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客梯考虑无障碍设计,要求电梯选型应为无障碍电梯,满足规范要求。

(四)绿化景观交融共享

本案致力于保持与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通过流线的合理布局,使线型的商业空间与庭院的围合空间的相互转换,通过步移景异的界面肌理构成,创造了优雅宜人的步行购物环境,形成充满吸引力和活力、优雅的空间秩序,具有现代化、特征鲜明的外部空间形象。结合建筑内三个院落的步行系统,组织绿化开放空间。总体结合城市景观轴布置绿化系统,将城市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庭院绿地及屋面绿化相融合,使之成为统一整体,营造出优美且幽雅的氛围相适应的环境,与建筑相得益彰。

三、建筑造型与功能设计

本设计在形体设计中,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又隐含了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北高南底呈“弓”型的建筑形式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翘首前进的游龙,北面高层部分正如翘首昂望的龙头,预示着一种勃勃生机的活力。

(一)具有时代感的建筑造型

立面设计以简约的造型手法体现了时代精神,平直方正的形体突出了现代商业建筑的高稚格调,具有极佳的体量感。建筑中多处用到体块与板片的穿插,充分利用框架结构本身的表现力为宗旨,利用外立面落地玻璃窗的大小变化及金属横条格栅不同材质的区分,形成体块和体块之间,面与面之间的变化。水平的一、二层商业与悬浮的三、四层盒体形成水平与垂直、虚与实的对比关系,南北西端的集中商业和商务办公使整个基地空间完整,天际线灵活多变。八层的商务办公与东侧帝景酒店遥相呼应,使市民广场空间变得立体化。集中商业体块咬合叠加,层次丰富,并提供了商业展示界面,成为市民广场西侧的一幅多彩的画面。

上一篇:暖通节能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谈多层住宅排水系统堵塞和渗漏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