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之星”轮溢油事故处理的研究

时间:2022-08-18 05:37:32

“亚洲之星”轮溢油事故处理的研究

案例概况

2010年2月14日1630时“亚洲之星”轮(M/T“ASIA STAR” )靠连云港66号泊位,卸连云港益海粮油公司进口的棕榈硬脂(RPS)7999.287吨、毛棕榈仁油(CPKO)1999.929吨和毛椰子油(CCNO)9599.815吨三种货物,共计15票,19599.031吨,装在船上的17个舱室内。

该轮靠泊后卸货前,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该轮货物进行了船舱计量,并对各舱取样。船舱计量完毕后于当日2058时开始卸货。卸货时,使用棕A管线卸RPS,用棕B管线卸CCNO。

2月16日夜里,值班二副和船员在进行4舱和5舱换舱卸货时错误操作,结果导致4S舱货物倒灌回流至5S舱,把5S舱灌满后大量货物从5S舱的入孔冒出流向甲板,并有很多货物从甲板上流进海里。事故发生后,船方处置时较为慌乱,处置措施不当,在处理过程中又开错阀门,把CCNO卸到RPS的岸罐内,导致1000多吨CCNO混入已装8000多吨RPS的岸罐内。收货人益海粮油公司立即委托CCIC进行鉴定。

采取措施

鉴定人得到事故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船上,并立即启动船舶货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具体程序如下:立即要求船方停止卸货作业;船长通知全体船员进入防油污操作;要求船方通知海事部门共同处理事故;鉴定人员通知并监督船方及时放置拦油装置;组织人员对流入海中的货物进行打捞;组织船员和收货仓库清理甲板货物并对收集的货物进行过重。

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海上的污油全部清理干净,没有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经详细了解情况后,船方确认了事故系船方误操作所致,并写了详细的事故报告。鉴定人对事故损失进行初步估算后,收货方向船东索要了350万元人民币的担保。

化验分析

1、情况分析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要处理好这个案子,必须处理好并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事故的过程和责任方;流入海里货物的重量;流到甲板上的货物重量;4舱流入5舱的货物重量;5舱货物被混后货损的性质和程度;混卸到RPS罐内的CCNO重量;岸罐被混的RPS数量;岸罐货物货损的性质和程度。

2、取样化验

针对以上问题,鉴定人员对该船货物抽取了所有船舱和岸罐的货样,并会同船方、船东互保协会代表共同对留存样品进行了封识。之后,将样品进行了分析化验,三种货物在卸货前取样的化验结果均正常。

对受损货物,鉴定人将其分为以下几部分:从海中打捞出的货物,从甲板上收集的货物,5舱中被混合污染的货物,岸罐中被混合污染的货物。对这4种货物,鉴定人分别取样进行了化验分析。

对从海中捞出和从甲板上回收的货物化验结果如下:从海里回收的油脂为RPS,凝固时,油的内部包住了较多海水。这些油在实验室熔化后,油水即分层,在回收过程中也带进了油中一些杂质。因油包水没有均匀分布,仅从油块中取部分样品直接检测水分含量,样品水分含量为6.49%,杂质为1.25%。

5舱(5P、5S)和岸罐(8126号、8313号)货物被混后取样化验结果:从2.14日检测的数据来看,各5舱的脂肪酸组成属于正常范围。2.17日在卸货过程中再次对5舱和岸罐取样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其脂肪酸组成发生了变化,且超出了RPS的脂肪酸组成的允差范围内,组成里面含有一定量的C6/C8/ C10,且C12/C14增加。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此船装载的货物分析,可以判定RPS产品里面混入了一部分CCNO。

重量核算

该轮的卸货情况复杂,既要把混货后货舱重量的数据算准,又要把混货后岸罐重量算准;要通过核算全船货物和落海及溢在甲板上的货物重量,推算出落海后灭失的货物重量;只有把各项数据严密计算核实,才能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无误。

根据“亚洲之星”轮卸货重量统计推算可知:已混的4599.757吨货物中,RPS为3140.421吨,CCNO为1459.336吨,溢出并部分流入海中的货物为37.789吨。其中从甲板和海水中回收的货物经过磅为6.700吨,灭失货物重量为31.089吨。

估损贬值

根据上述检验鉴定结果和残损货物加工处理的情况及后果,鉴定人把损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重量损失。包括:提单重量与实际重量鉴定的差值、落海后灭失货物重量的损失;因混货污染,所生产的硬酯酸产品品质降级的损失;因混货污染,所生产的甘油产品品质降低的损失;因混货污染,产能降低的损失。

1、重量损失

根据以上计算,落海灭失重量为31.089吨,该货为全损。从甲板和海水中回收的货物为6.700吨。该货中含有大量杂质和海水成分,使用价值很低,贬值60%,净损4.200吨.

2、硬酯酸产品品质降级的损失

由于RPS为生产高品质硬脂酸和甘油的原料,其中混入CCNO后,其产品的品质降低,加工成本增加。所产出的硬酯酸不能满足热稳定性要求,故须降级。根据市场调查情况,降级后每吨的差价为RMB800元。损失金额:2219900.80元。

3、甘油产品品质降低的损失

RPS中混入CCNO后,其所产的甘油品质降低,加工成本增加。所产的甘油达不到正常品级,必须由锐龙9950级(每吨市场价格为4000元)降为龙旗9500级(每吨市场价格为3300元)。

正常RPS的甘油产出率为10%,应产出的甘油为314.042吨(锐龙9950级);混货后的甘油产出量为328.918吨(龙旗9950级)。损失金额:170738.60元。

4、产能降低的损失

经调查核实,上述正常油品,正常分镏的加工能力为240吨/天,而处理混油的分镏效率为160吨/天。分镏的成本为RMB300元/吨。因加工效率的降低的损失金额为:689904元。

5、损失合计

上述第1项损失合计:货物净损失35.289吨。上述第2-4项损失合计:3080543.40元人民币。

责任分析

亚洲之星“AISA STAR”船于2月14日到港,当天下午即开始卸船,期间巡检正常,直至2月16日(大年初二)下午18:10时,收货方的罐区人员巡检时发现海面有漂浮油块,随即立即对岸上管线、船南侧的卸油口对接处、船上等进行排查,发现岸方管线无异常,而船舶右舷甲板上有大量溢出的货物,船体北侧外舷海面上有泄漏的油品漂浮物。

经船方和鉴定人员核查证实,事故为船方在倒舱作业时误操作将CCNO混入RPS,导致5S舱货物被灌满后溢出至甲板,然后部分货物流入海中。此后,在处理事故时,由于处置措施不当,船员又开错阀门,把CCNO卸到RPS的岸罐内,导致1000多吨CCNO混入已装8000多吨RPS的岸罐内。

综上所述,可以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该轮是一艘具有30年船龄的老船,船舶设备老化,且船上管线非常复杂,卸货难度很大。而卸货正值春节期间,大部分船员的家属都来到船上,所以船员工作责任心有所放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总结

“亚洲之星”轮溢油事故案例在此类案例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在处理此类比较复杂的残损案时,事先要有比较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比较精干的检验鉴定小组,使鉴定工作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保障。事故发生后,要根据事件的情况制定一个较为细致的鉴定方案,列出鉴定步骤。因为有些工作事过境迁,必须事先计划安排好,否则事后无法弥补。接到申请登轮后,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每个细节,然后在船方人员的陪同下进行现场查看。能拍照的地方都要拍照。检验员在鉴定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如何出证,而证书的描述要有连贯性,前面的检验鉴定要与后面的结论相呼应,以保持证书在逻辑上的一致,而且证书的每个描述都必须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支持。

该案的检验鉴定难点在于重量数据的核算。重量核算在时点上涉及到卸货前和卸货后、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的重量;在地点上涉及到每个船舱、每个岸罐和重量;在单据上涉及到各个提单的重量;在检验鉴定方面涉及到混货前的密度和混货后的密度;而且这些方面存在着复杂的交叉混并的情况,鉴定人员必须列出详细的表格把所有的情况核算表现清楚,否则无法得出精确可靠的数据。液体商品全部在容器和管道中运行,发生混货只有通过准确的计算才能区分清楚。例如,对流入海里灭失货物的计算就要凭据计算推算出来。

当然,对残损货物的加工处理方案、贬值情况都要十分专业并有充分依据。如果被赔付方找到一个破绽,他们就会据此否定整个证书,轻者使受损方得不到应有的赔偿,重者会输掉官司,使鉴定人的权威和信誉尽失。

该案由于检验鉴定证据充分,依据可靠,数据准确,结果真实,贬值适当,结论权威,检验报告出具后各方对检验结果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使事故的处理和索赔过程十分顺利,收货方的300多万元损失得到了及时的赔偿。

(作者单位: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一篇:航运重心“东移”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海事机构在非通航水域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