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子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6-08 10:08:21

教育儿子的点滴体会

前一段时间我陪老婆到美国东部游玩,同学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看我们,那个小不点让我喜欢得不行。我想如果我也能再有个这么大的宝贝该多好呀。我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公,但是上帝只能让我娶一个老婆。我相信我是个好老爸,但是党的政策只让我给一个人当爹。现在我的儿子上大学了,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所事事了。

前一段时间有个网友发帖,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发了我的兴趣。感觉自己的独门绝技没了用武之地,不如和别人交流一下。如果真的对那些刚当爹和即将当爹的人有帮助,也算对社会小小的贡献。关于子女教育,我有如下理念:

教育孩子要讲道理

成人之间的沟通要讲道理,以理服人,和小朋友交往也是一样。但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很多人往往做不到。

原因一,很多成人觉得凡事都讲道理,太累。一开始你是省事了,小朋友不敢违抗命令,照着执行,但是双方的沟通就越来越不顺畅。小朋友大了一些,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意志,你再沟通就难了。于是就抱怨小朋友不听话、任性,其实这个毛病是你帮助种下的。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和小朋友讲道理的习惯,非常重要。

原因二,认为小朋友理解力有限,听不懂道理。话是没错,但是反过来说,可能是你无法按照小朋友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才使得他难以理解。我儿子5岁的时候,有一次趴在我的桌子下面搬弄电源接线板的开关,因为随着开关的闭合,接线板上的指示灯会一亮一灭,煞是好玩。我发现后立即制止他的行为,于是他大为不满。我告诉他,这个东西有电,电很危险。他似懂非懂,隐隐约约流露出电池也有电,为什么不危险的意思。他小小的年纪,根本不可能用电压的概念来和他解释,于是我拿了一个易碎的东西(是什么已经记不住了),我先把他带到门外,把那个易碎的东西放在楼道的台阶上,让他推一下,东西从上一个台阶掉到下一个台阶,完好无损。接下来,我把他抱到阳台,当时我家住在四层,让他把易碎的东西扔出阳台,结果可想而知。我赶紧趁热打铁做了一番引申和比喻,尽管他依然似懂非懂,但是知道电池里面的电“小”,没事;电线里面的电“大”,危险。以后他再也没玩过电。

打孩子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克制

家长下了命令,小朋友没有遵守,在道理讲不通的情况下,一些人只有选择棍棒教育。我没有仔细调查过孩子的原因,但是就我个人经历来看,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道理讲不通;一个是孩子不认错。实际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而且往往是越不成熟的人越要面子。和成人相比,小朋友其实更要面子,如果你让他在高压之下承认错误很困难。我们的目的是要让他认识到错误,进而承认错误,不是要伤其自尊。为此,一定要找个台阶,避免双方矛盾激化。我的一个办法是冷处理,不必马上出结果,时间会抚平一切。我批评我儿子时,一旦发现双方火药味太浓,我马上克制,告诉他可以先仔细想想,看看我对还是他对,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再谈。第一次这样做就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时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我们停止争论还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推开我的房门,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我错了。我心中自然高兴,但是不想就这样了结。我态度非常热情,但是告诉他,这几个字我不认识,让他告诉我是什么意思。他别别扭扭半天,还是抹不开面。我告诉他,不急,想好了再来,如果是我错了,我向你道歉,如果是你错了,你向我道歉。他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几分钟以后,他再次推开我的房门,正式向我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我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但凡有了冲突,最后总要有个结论,不是他道歉,就是我道歉。

和孩子成为朋友,平等交流

从我个人观察,小朋友不同的成长阶段,信任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最开始听父母的,上了小学以后开始听老师的,等自己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喜欢听朋友的。当然,到了年老体衰时,没准又要听孩子的。

要想让小朋友有兴趣听取你的意见,你应该努力成为他的朋友。只有成为朋友,才能顺畅地沟通与交流,双方才少有隔阂,家庭也才能和睦。而平等交流是朋友之间最起码的要求,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可能永远是对的,所以你错了,就要道歉。老子向儿子道歉不会使你失去尊严,反而会让你更加令人尊重。

交流是全方位的,不应该回避任何问题,即使是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和最尴尬的男女关系问题也不要回避。交流是真诚的,不遮遮掩掩,不惺惺作态,要实事求是,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我太太对我开诚布公地与儿子谈论政治问题总是很担心,怕把他引入歧途。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不和我交流,也会和其他人交流,没有从我这里得到正确的答案,反而可能被不正确的思想所误导。

动用全方位的资源,从多个方面因势利导,巧妙地施加影响

前面我说过小朋友成长过程中信赖对象的变化,因此在孩子上了学以后,要重视老师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老师的影响力。在这方面,我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经验将在树立信心一节中介绍,教训在这里举个例子。

我在一家网站回帖介绍一些方法后,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他的孩子写字慢,但是无论如何他也纠正不过来,伤透了脑筋。这使我想起我儿子的问题,他孩子是写字慢,我儿子是写字乱。汉字就不说了,阿拉伯数字也是歪七扭八,0、6、9常常难以分辨,以至于算术题因此时常算错。我说他不知道多少次,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老师都没说我,为什么你老叨唠没完。每次都把我弄得无言以对。现在想想,我当时还是欠缺很多,如果主动和老师沟通,把我的意见和老师说一下,让老师在私下里适当提醒我儿子把字写得好一点,这个问题可能就解决了。不会闹到现在,我儿子的字依然像蜘蛛爬。

当孩子大了一些,他身边朋友的影响力会非常大,交友不慎会遗憾终身。一方面,你要争取成为他的朋友(前面已述),另一方面,要留意他交的朋友。你不能影响他的朋友,但是你却可能阻止他交不好的朋友。否则,你就惨了。在这个方面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只有反思。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让我儿子时不时邀请他的朋友到我们家来玩,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些同学,并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可能是一种好方法。我当时没有这么做,唯一的方式是向他们的老师了解他平时的交友情况。被告知品质都不错,就是都贪玩,上课不捣乱,成绩一般般。这是我当时唯一采取的方式,现在想想有很多不足,应该在这方面再多下功夫。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至关重要

我儿子是在国内读完初三来到美国上高中的,让我深刻体会到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自信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

中国的家长总是对孩子给予更高的要求,动机是好的。但是严格要求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孩子自信受到伤害。因此当你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时,语言表达和态度一定要十分留意。为此,我举一个我小时候的例子。我老爸有绘画天赋,无师自通。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老爸教我和我弟弟画画,画小人。我画的小人,腿是四条直线组成的两根柱子,眼睛是个圆圈。我老爸说我画的小人连裤裆都没有,也没有眼珠,对我弟弟的画则大加赞扬。一褒一贬,使我自信心受到打击。此后,我对画画就再也没有任何兴趣了,而我弟弟则愈发不可收拾,绘画天赋得以发扬,现在成了有名的设计师。我想,如果我老爸当时在语言表达上掌握的恰到好处,即表扬了我弟弟,又适当对我进行点拨,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我成为绘画大师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因此,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时,特别是在他们年龄小的时候,语言表达和态度一定要十分留意,分寸一定要掌握好,切忌要以鼓励为主。赞美你孩子的话,再多都不嫌多,它是最有用却也是最廉价的兴奋剂。

除了家长,孩子的自信心更要靠老师给予。在学习的问题上,老师的评价比家长重要。这里我讲一个我和老师配合很成功的例子。我1996年在Duke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1月初回国。当时,我儿子小学第一学期差两个星期结束。回到家才发现,当时我儿子的学习很不好,每次考试只有70多分。因为学期快结束了,他们每天都测验。回家后的第三天,我儿子拿回来的成绩又很差,我觉得应该和他谈谈。当时的情形现在依然历历在目。我儿子忍着眼泪对我说,爸爸,我真希望有上帝,如果那样的话,我可以祈祷,让我考出好成绩,可是我知道没有。我觉得我很笨,我也很努力,但是我就是考不好,我知道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当时听了一阵心酸,抱着我儿子痛哭起来,他还不到7岁,承受着我无法想象的压力。我知道,他已经全无自信了。再这样下去,他就完了,我必须有所行动,挽救于危难。第二天,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老师,我请求老师两件事情,第一,把接下来复习测验的卷子全部给我,我保证不给我儿子看,但是我会依据考题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辅导。第二,务必请老师每两天表扬我儿子一次,让他树立信心。此后,我每天有针对性地帮他辅导,在老师的配合下,仅仅不到两个星期,我儿子的学习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末考试一个100,一个99。第二学期是他们班仅有的两名双百学生。

可惜此后的一段日子,我对我儿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了,因为我觉得小学应该是自由自在的时候。因此,在学习上抓的不够,比较放任,奥数之类的从来没有学过,好处是他生活的相对比较快乐,不足是学习基础没有打好。在后来我给他写的一封信里,我这样分析,他就如同一匹小马,当时我对他很放任,他想晒太阳就晒太阳,想满地打滚就满地打滚,无拘无束。但是,其他的小马不是这样,他们的爸爸妈妈很早就让他们学习怎么拉车,而社会却只用会不会拉车作为衡量标准。所以,按照这一标准,他自然就败下阵来。

这种情况到了初中越发显现出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自信又没有了。有一次,在探讨他如何提高成绩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回敬我:老爸,你不要拿你和老妈的标准要求我,你们是好学生,可我不是好学生。我听了简直目瞪口呆。还有一次,我建议他不懂就问老师,老师不会不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我儿子不耐烦地回答,我不是没有问过问题,但是老师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对好学生老师态度好着呢,可是我一问问题,老师就爱答不理地说这个我不是在课堂上讲过了吗?你没认真听讲吧。可想而知,在那个环境下,他是多么敏感,又是多么自卑。

令人庆幸的是,组织安排我到美国工作一段时间,我儿子得以随我到美国上学。他是在国内念完初三出来的,在美国适应了三个月,就能够初步应付了。这里的老师和国内方法不同,国内以批评为主,让你看到和好同学还有差距。这里主要是表扬和鼓励,告诉你,你是最棒的,是上帝的宠儿,是世界的主宰。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试探着问我儿子的表现,他的ELD(为母语为非英语的新生开设的英语课)老师说,你孩子非常优秀,家长不要给他什么压力,照这个趋势他很快就能上正常班的英语。数学老师说,你儿子是我教过的最棒的学生。所以,在美国开家长会,都是我儿子陪我去,老师的评价令他美滋滋的,这在国内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自信心爆棚,我儿子底气也足了,真觉得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对自己未来也开始充满希望了,他完完全全地变了一个人。

那么,如何让孩子有信心呢。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对学习有兴趣,自信心自然就高,你就用不着担心。但是,如果学习一般般,就像我儿子那样,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怎么办呢?

从我儿子在国内的学习情况来讲,我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为此,我有如下反思:

不要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好学生相差较大,差得大了,他觉得追起来难,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所以,要随时留意孩子的学习情况,稍有下降,你要想办法帮他马上提高。

一旦出现问题,赶紧和老师沟通。

或许可以通过他其他的爱好,提高其自信心,反过来促进学习。

结束语:

记住,你孩子不仅长得像你,他的言谈举止有很多也是从你那里学来的,他的品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你影响,他是最像你的人。所以,当他做出任何让你感到不快的事情的时候,你不要怨天尤人,抱怨孩子不争气,首先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句“小兔崽子”,骂起来顺嘴,但是,细想一下,你恰恰骂的是你自己。

祝愿大家和孩子同成长,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

上一篇:银行业跨国合资模式透析 下一篇:推动银行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