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农村高中学生和学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6-08 06:49:46

结合农村高中学生和学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几年来,我们农村高中学校的规模大了,学生多了,但生源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本属于“淘汰产品”,学生起点较低。特别是农村学校新生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发展阶段,生理和心理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情感情绪均表现出多变、丰富、矛盾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从初中学习开始远离父母到异地来求学,面对这一变化,能够及时调整心态的学生很多,也有不少学生,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自卑心理很重。因而,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做正确引导是头等大事。作为他们的心理老师,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构建健康人际关系,走出孤独、消极心理,使其能够在愉悦、友好环境中快乐生活。

一、想方设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1.微笑――让学生感受爱的温暖

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产生亲切感。当新生入学来到陌生环境时,作为心理老师的我总是微笑着友爱地对待他们,学生们自然愿意和我接近,碰到困惑和烦恼,他们就会主动找我倾诉,请我帮他们解答。

2.倾听――让学生释放心灵的苦闷

有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受到歧视讥笑,备受冷落,内心极度苦闷。作为心理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旁人对他的重视,使学生在倾诉中心灵得到释放。我们老师从中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3.淳淳善诱――培养健康心理

朋友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伙伴,特别对农村学校高中生来说,朋友更是缓冲成长中的烦恼,融化内心焦虑的主要心理支持力量。因此,来到新环境中就要尽快融入新同学的圈子中去。另外在农村学校,有团委会、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等学生组织和各种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锻炼交际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也能使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生活当中。目前我校开展多项球类、棋类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多引导多组织新生去参加这些活动,效果真不错,促进了他们相互认识,丰富了他们的学校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培养了一个个和睦融洽的团体。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现阶段的农村学校高中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上农村高中学校是他们无奈选择。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也是我们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1.亮点诱导――培养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农村学校高中生根据自身的优点、长处,选择参加自己的兴趣活动。教育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因中学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甚至厌学。教育他们以兴趣为主,在兴趣的学习中,鼓励引导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突出优势,通过培养兴趣,感悟学习潜能,积极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稳中求进,一点一点进步。现在农村学校已有先进的电脑室等,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快捷操作,如遇到难题时可快速“百度”一下,让他们在这里感觉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自学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目前农村学校教育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鼓励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应积极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知识,如课余时间去图书室或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培养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懂得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优化择学心理――满怀信心考取理想大学

1.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社会永远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于农村学校高中生来讲,只要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结合起来,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求学竞争,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2.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对农村学校高中学生而言,要恰当分析相关因素,认清理想职业的要求,应摒弃“好高骛远”的心态,而是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身的能力,技能和兴趣,寻找适合自己的大专院校。

总之,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农村学校的高中学生也未必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很难教呢,这是我近年来在心理教育中的一点体会。

上一篇:浅谈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开展教育科研提高幼儿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