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问题的二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时间:2022-06-08 11:14:56

能源问题的二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摘 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本文建立二元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能源使用变化,来具体分析我国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煤炭使用情况的变化以及发展的状况。应用线性回归的知识,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二元回归方程的建模及相应指标的检验,得出二元回归方程,并对相关参数、复共线性等进行检验,并观测模型的拟合系数,以得到最终模型。

【关键词】R语言;多元回归方程;残差分析;复共线性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我国正处在“四个全面”的关键发展阶段中,可持续发展仍然十分重要。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作了专门的规定,即:(1)第一产业是农业;(2)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是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其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方面,在我国,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发电、建材、工业锅炉、生活等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如美国2013年的第三产业经济所占比重约为78.0%,我国则约为46.1%。可见第三产业是否发达在一定程度可反映出国家的发达水平。

由于在各产业上消耗能源的多少与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所以根据2013年北京市统计年鉴,我就1980-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与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三者的关系展开了分析。

二、基本假设

1、用于建模的数据真实可靠;2、用2010-2012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功能的检验;3、假设误差项服从高斯马尔科夫假设。

三、符号说明

:为能源消费总量的列向量,,其中为从1980年开始的第i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为第三产业的列向量,,其中为从1980年开始的第i年的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

:为第三产业的列向量,,其中为从1980年开始的第i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二元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

:二元回归方程中的回归参数项。

:二元回归方程中的回归参数项。

e:二元回归方程中的误差列向量,,其中为从1980年开始的第i年的误差。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一)模型的建立

通过应用线性回归的知识,针对数据建立了如下的二元回归方程: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见上符号说明。

(二)模型的求解

本文采用了R语言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取),求解过程如下:、、的检验p值分别为

若残差是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则残差应都在一条直线上。而残差几乎都在所示虚线周围,存在异常点1、11、17。对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残差,应该有95%的样本点落在[-2,2]的区间内,这也是判断异常点的直观方法。虽然1、11、17均被标为异常点,但都在[-2,2]区间内,所以不剔除。虽然cook统计量值越大的点越可能是异常值,但具体阀值是多少较难判别,最大的cook统计量为0.3,较小,所以不需要剔除1、29、30三点。

可以看出,的特征向量为,而条件数,,可认为复共线性的程度很小。

通过以上步骤的求解,可以得出二元回归方程:

为了检验模型的预测功能,只用了数据中的前30组,剩下的三组用于检验。结果如下:,分别为真实值、拟合值与误差。

本文也将真实值与拟合值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真实值与拟合值所成直线的斜率大致为1,且相关系数,修正后的相关系数,十分接近1,即真实值与拟合值相差不大,此二元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好。

五、模型分析

(一)模型优点:

1、模型的待估参数的检验p值非常小;2、模型的误差服从正态分布;3、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差距不大,方程拟合效果好。

(二)模型缺点:

模型的预测功能稍有欠缺,差距不小。

六、模型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以下实际结论:

(一)我国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正在逐步增大,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表明我国正在一步步迈向发达国家;

(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也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业等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日常生活多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三)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的下降说明了我国对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降低了,并且更加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表示我国的工业等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再依赖煤矿的燃烧。。

(四)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的下降也说明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使用了更多别的能源,如水力等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注重环保大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雾霾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王松桂 陈敏 陈立萍,《线性统计模型――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何晓群等,《应用回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3]孙荣恒,《应用数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上一篇:当代文化对历史文学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樱花美学形象在日本文化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