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

时间:2022-06-08 12:13:33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判断手术疗效及临床病理分期的价值。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8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GF-1水平,同时与36例正常人作比较,并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GF-1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 结果 肺癌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关键词] IGF-1;肺癌;术前;术后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5-0117-0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45%的结构和胰岛素相似,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日益受到关注[1]。对于肺癌患者手术后IGF-1水平监测,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2月山东菏泽市立医院胸外科住院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后IGF-1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肺癌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45~73岁,平均(57±16.2)岁,术前均根据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或支气管刷取物涂片细胞学检查,临床确诊。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及细胞分子靶向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32例,全肺切除6例。术后病理类型,鳞癌18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8例,大细胞癌3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标准临床病理分期,Ⅰa期1例,Ⅰb期4例,Ⅱa 期9例,Ⅱb期11例,Ⅲa期10例,Ⅲb期3例。正常对照组36例,选自同时期本院查体中心查体合格的健康人,并且无恶性肿瘤家族史。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2~70岁,平均(5.4±15.2)岁。

1.2 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肺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3 d、术后 14 d采血。正常组采用空腹健康查体者静脉血。分离血清,-20℃冰箱内冻存。IGF-1试剂盒为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美国Diagnostic sys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IGF-1的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癌患者术前血清IGF-1平明显高于正常人(t=11.82,P

3 讨论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众多因素有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传导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十几年来,IGF-1与其受体的表达异常,在肠癌、胃癌等已有相关研究。IGF-1与肺癌的关系也逐渐引起关注。

IGF-1属于IGF家族成员,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7.7KD的单链多肽,在肝脏内合成,在结缔组织、骨、大肠、肺等多个器官内均可测到,这种多肽类生长因子与其他丝裂原素性生长因子、癌基因等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浸润[2]。本文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IGF-1显著高于正常人,说明IGF-1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其机制是IGF-1和其受体(IGF-1R)结合后,可促进有丝分裂,增加DNA合成,从而促进G1期和S期细胞的生长[3]。有报道表明,如果人为使IGF-1R失活或数目减少,则IGF-1和IGF-1R结合减少,可使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增殖[4,5]。本文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组织学分型的肺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IGF-1与组织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但本文结果显示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肺癌患者其IGF-1水平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Ⅲ期患者IGF-1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说明IGF-1和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转移关系密切。IGF-1主要通过IGF-1R发挥生物学作用,和IGF-1R结合后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扩散[6]。如果阻断IGF-1与其受体结合,则可控制肿瘤的增值和扩散[7]。本文结果显示肺癌患者术后IGF-1水平教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即手术去除肿瘤后,血清IGF-1水平迅速下降。说明IGF-1与肺肿瘤密切相关,它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增殖,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IGF-1以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的方式和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促进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肺癌细胞的凋亡[8]。②IGF-1可促进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对肺癌瘤细胞的局部浸润、转移有一定意义[9,10]。③IGF-1使肿瘤内粘附因子合成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对内皮细胞和基膜的粘附,从而促进瘤细胞的浸润转移[11]。

总之,本文结果表明患者IGF-1水平高低和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侵袭和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肺癌分期、手术效果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子。

[参考文献]

[1]田爱平. 胰岛素信号途径-肿瘤治疗的新靶点[J]. 癌症进展杂志,2009, 7(1):66-70.

[2]刘天舟,马忘. 食管癌患者IGF-1,CEA 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6):54-56.

[3]Marelli MM,Moretti RM,Piocacci P,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promotes migration in human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 via the alphav/beta3 integrin and PI3K/Akt signaling[J]. Int J Oncol,2006,28(3):723-730.

[4]胡广平,毕学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6):899-901.

[5]郭明华,徐红. IGF-1及IGFBP-3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6):989-991.

[6]陈永昌.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GF-1、PRL及SE-cad测定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6):500-502.

[7]石伟成, 王志刚,张万青. IGFBP-3和IGF-1R 在肺癌中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6):121-123.

[8]孙丽艳,赵咏桔. 血清IGF-1、MMP-2、IGFBP3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关系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 (4):424-427.

[9]姜福胜. 吉西他滨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联合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J]. 实用肿瘤杂志,2010,25(2):156-158.

[10]朱恒梁, 廖清华. 乳腺癌患者血清GH和IGF-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2):216-219.

[11]Kawasaki T,Nosho K. IGFBP3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relationship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J]. CPG Island Meolasia,2007,9(12):1091-1098.

上一篇:膝关节周围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例影像及临床分析 下一篇:舒适护理对前列腺增生联合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