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08 12:11:17

湖北省恩施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摘 要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经济发展却十分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物流业。物流以其对生产、销售的推动作用,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制定合理的物流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在分析恩施州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述了其发展所面临制约因素,对其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并抓住机遇,克服不足,以促进当地物流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恩施州;物流业;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

我国继2000年推出“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战略以来,2005年,国家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已经推出了许多刺激投资的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伟大历史机遇,发展现代物流,将促进中西部物流的快速发展。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处在中西部两个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是华中进入西南和西北的要冲,是川渝东出的重要门户,素有“川蜀咽喉,荆楚屏障”之称。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起着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部崛起”的开展,为推进恩施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对策,促进恩施州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并建立现代物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恩施州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 恩施州物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恩施州素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恩施州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土苗民族风情,为恩施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恩施州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全州己发现矿产近70种,大中矿床13处,小矿床和矿点300多处,探明B级储量的有铁、钒、铝、磷、铝土、煤、天然气、生物型大理石、硒等25种,其中铁、煤、磷、生物型大理石、天然气、耐火粘土、硫铁矿、硒等8种矿产储存量居全省前茅,沉积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世界空白,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于恩施州工业经济的发展。

2.恩施州的交通将改善

《恩施州经济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骨干,国省道和县乡村公路为基础,内河航运为辅助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东西贯通、南北连接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把恩施市建成“中西结合部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十一五”时期,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段(两路)将开通,将改写恩施州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恩施机场的扩建也会改变不能运营大飞机的现状,“铁、公、机”的相继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为骨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将初步形成,恩施州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将会基本消除,特别是“两路”的开通,必将拓宽山里山外的协作领域,在加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性领域协作的同时,还将加强旅游业、物流业等服务业方面的友好合作,实现山里山外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利用与重庆、贵州、湖南相邻的区位优势,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以扩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3.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必将对恩施州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全州八县(市)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扶贫开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恩施州经济发展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随着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恩施段这三个投资过百亿元的重点工程的开工和建设完成,恩施州的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将为恩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造出极为有利的条件。

4.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增长所带来的良好条件

2008年,全州国民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44.72亿元,比上年平均增长6.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12元,相当于2000年的1.5倍。2005年,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21.5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64.8%,年均增长10.5%,人均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562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34亿元,比2000年的6.31亿元增长32.2%,年均增长5.7%,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0%。

5.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西部地区虽然交通不方便,物流发展比较缓慢,但正是因为此,才使得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从表4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的货运量和周转量都在逐年增加,且发展越来越快。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未来几年里,西部地区物流业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二、制约恩施州物流业发展的因素

1.交通瓶颈

与周边的武陵山民族地区相比,恩施州暂无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而武陵山区为0.3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16.8%,低于武陵山区1个百分点,武陵山区国省干线基本完成二级公路改造,恩施还有12.7%未完成,计235公里。武陵山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恩施还有6条未通,武陵山区不通公路的行政村2206个,恩施有251个,占11%,恩施有542个行政村通油路,只占全州的21.6%,低于武陵山区的平均水平。现有公路密度和等级公路比重低。公路密度仅34.1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省低15.31个百分点,等级公路比重只有65.95%,比全省低15.65个百分点。与武汉市相比,其公路里程还不到武汉市的十分之一,等级公路差距更大。民用汽车拥有量和私人汽车也远远低于武汉市的水平。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恩施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超过周边武陵山区,赶上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减少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 经济发展落后

恩施地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与省内各城市相比,在2007年湖北省16个地市级城市的人均GDP的比较中,恩施州仍然居于最后一位,落后于湖北省人均GDP值12788元达7408元之多。2008年恩施州的GDP为2433850.63元,排名第12,只增长了6.3%,属于全省增长最缓慢的。

3.信息技术水平落后

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基本没有建立物流的信息系统,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很低。由于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进行有效配置,也无法对客户提供查询、跟踪货物等服务,有时还会出现断货、送错货、或送货不及时的现象。这些问题造成了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进一步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4.人才缺乏

物流业在恩施州还是一个刚刚兴起不到5年的行业,这些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从传统储运业转变而来,这些原来的从业人员总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而真正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人员,理论知识又严重滞后。具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物流专门人才大多选择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工作,致使恩施州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5.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管理体制有很大欠缺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局限在传统的仓储和货运业务以内,发展前景不明朗,模式简单粗糙。在管理上没有什么科学管理而言,完全就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办事。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做强。纵观那些发展又好又大的物流企业,无不在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上面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求得发展壮大。

三、促进恩施州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非物流企业要强化现代物流理念,转变企业发展模式

要从小农经济的模式,大而全的模式中跳出来,进行新的专业化分工,狠抓核心竞争力,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要结合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民营企业可以朝特色产业方向发展,比如打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发展土特产品,农产品加工,富硒茶加工与出口等等。

2.政府要建立健全物流政策、法规

建立平等竞争的法律架构,通过发挥法律的权威性,避免物流资源和市场条块分割、地方封琐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为建立区域性合作做好制度性保障。制订政策,积极发展高科技物流设备和推广物流管理技术。同时要对整个恩施州的物流发展做出一个宏观的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如对物流企业在融资和投资环境方面做出适当的优惠,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行业环境。采取积极的措施,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强投资力度。

3. 物流企业自身要拓宽物流功能,转变发展模式

恩施州的物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运输和仓储功能为主,而在加工、配送、货运方面比较欠缺。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延伸物流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在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同时,使自己也能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在发展模式方面,可以向物流服务延伸模式,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等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当然在发展模式上没有定式,只有趋势,但是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参考。

4.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学技术需要人才来创造和使用。因此,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实施激励政策。在恩施这样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山区,不仅需要优秀的物流操作人员,同时也需要理论性人才,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建立相关合理机制,为建立现代物流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别是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现代物流呈现出简单、快捷、准确、高效的特征。自古以来,恩施就是一个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因此,企业和政府要行动起来,政府应当采取直接投资或者贴息等方法帮助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推广信息技术;企业自身要根据发展模式建立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管理。这样可以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顾孔平.恩施州物流发展思路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喻中权.西部大开发环境下恩施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黎明.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 //www. enshi. cn/20060217/ca40812.htm, 2006-03-20.

[4] 何龙斌. 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J].物流科技,2008,(3):31-33.

[5] 范静. 关于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物流发展的思考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3):8-9.

[6] 黄希.湖北恩施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研究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1):38-39.

[7] 恩施州统计信息网:www.esz.省略/index.shtml.

上一篇:试论镇雄县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下一篇: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