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分析

时间:2022-06-07 11:31:20

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分析

摘 要: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大部分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民非农就业成为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同时,大量“农民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49-02

一、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与此同时,我省农村也出现了过剩劳动力,每年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农民就近,跨地区从事非农行业。从城乡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分布上,截至2007年前,黑龙江省全部就业人口为1 827.6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878.2万人,乡村就业人口为949.4万人,乡村就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为53.9%。而1986年,乡村就业人口为492.1万人,从1986—2007年,乡村就业人数增加了457.3万人;从就业结构上看,1986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4 269 5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86.7%,工业、建筑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7 1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7%,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4 722人,占乡村总数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6%;而2007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6 751 454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71.1%,其比值比1986年下降了15.6%,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就业人数为1 208 432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2.7%,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6.0%,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153 411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16.2%,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9.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比值的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值上升,从一定程度上看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普遍,看到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谋生存。

二、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难度增加

截至2007年底,黑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据不完善统计,①农村剩余人口达到400多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约25%左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转移、安置问题极其严峻。如果将他们输出到各个城市,则将使得我省各城市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率将达到更高水平。因此,跨省份输送劳动力为权宜之计。同时,外出务工的工资、报酬水平及其人身安全不得不加以考虑;在就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民打工的收入增加,这也是当前农民非农就业的一大难题。截止到2004年前,我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达到350万人,但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仅为36.8%;实现收入近100亿元。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黑龙江非农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二)非农就业的农民局限于市场谋生的最低层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技术水平均较低,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和转移领域。一国经济在向更高层面发展过程中,必然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其对高技能、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要求自不待言。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1996年,全国56 147.9万的农村从业人员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为3 258.7万人,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1 356.3万人,占38.04%;小学文化程度的为23 665.5万人,占42.1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7 867.5万人,占14.01%。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总的平均接受教育程度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农村女性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5.98年,比男性平均受教育程度7.26年低1.2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现状也是如此,因此农民的自身现状决定其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文化层面、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将农业推向现代化水平。

(三)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节作用极其重要。在劳动力市场,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我国由于严重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分离,而且也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城乡分割的状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需要补充劳动力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割,短期地区域性的劳动力流动也会给流出地、流入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严重侵犯了农民非农就业的自,大大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成本,不仅使农民在非农择业中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而且给农民的就业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阻碍了农民非农就业的历程。

三、制约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障碍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早,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扶持该产业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无法实现就近转移,或者跨地区转移。这种情况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普遍存在。这些城市工业发展及其雄厚,重工业基础良好,但是其他产业发展及其滞后。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对黑龙江省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是却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等第三产业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就不能吸纳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内部消化饱和情况下,农民非农就业问题得不到顺利解决。

(二)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体制,致使我国长期人为地分割城乡经济的发展,人为地区别城乡劳动力市场。国家出台了各项就业计划、就业优惠政策,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配置、对劳动力的各种保障性措施,但这只是针对城市劳动力,即城市劳动力市场,而对农村劳动力市场不但没有给予同等优惠政策,而且还加以限制,致使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资源闲置在农村,即使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自发向城市转移,但他们也只是盲目地进城务工。他们没有获得有效的信息,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进城务工的道路上可谓布满荆棘,而且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也没有正式的部门给予法律保护,致使农民非农就业历程十分艰难。

当前,黑龙江省由于专门对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培训机构缺乏、培训机制落后,以及务工中介部门缺乏,农民在进城务工之前没有一定的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导致农民进入城市后因客观因素如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生活习惯不适应等,非农就业道路艰难,而且在心灵上还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且在劳动力输入地也没有相关部门对该类问题给予重视,没有将本地市场劳动力供需情况对外公开。机构的缺乏、信息交流的缺失,阻碍了我国农村劳动了合理、有序的流动,使农民非农就业现状更加恶化。

(三)扶持农民非农就业的资金缺乏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从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但仍然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各种培训机构、组织等投资力度仍然缺乏,这主要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依旧匮乏,当前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资金主要农民自己来筹集。然而,随着农业收入的降低,该省大部分农民承担这些资金的能力下降。1978—2006年,农业财政支出从4亿元上升到3 662.94亿元,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源自通货膨胀因素。尽管1996年以来财政支农投入的绝对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其构成上很大比例用于其他工程的建设,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培养的比例相对比较低。农村公共支出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大幅度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一篇:我国工资全面上调对物价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依托“农超对接”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