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勒菲卡尔”坦克家族最新成员

时间:2022-06-07 06:57:23

伊朗因为核问题长期受到国际制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伊朗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外购受阻,国产武器装备也因为缺乏外来技术支持而进展缓慢。尽管如此,伊朗还是在国产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中“佐勒菲卡尔”3主战坦克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新产品。不过由于外界与伊朗缺乏接触,因此“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真实性能至今仍是个谜。

发展概况

“佐勒菲卡尔”是伊朗发展的一个国产坦克系列。其中“佐勒菲卡尔”1坦克是从1993年开始设计的,1994年正式公开,1995年设计方案冻结。到1997年,伊朗共生产了6辆“佐勒菲卡尔”1坦克原型车。而且就在同年,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宣布由莎伊德・杜兹工业公司(Shahid Kolah Dooz)批量生产“佐勒菲卡尔”1坦克,至今生产了大约150辆。

“佐勒菲卡尔”1坦克的性能对于外界来说也不是很清楚,《简氏装甲与火炮》推测其是在美制M48/60坦克基础上设计的,长度为7米,宽3.6米,高2.4米,战斗全重大约为36~38吨,乘员4人。炮塔为焊接结构,其上装有激光告警装置,并且还加装了伊朗国产的反应装甲。主炮为一门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另外,外界根据其尾部与美国M48A5、M60A1相似的排气百叶窗形状,推测其动力装置为一台伊朗仿制的AVDS-1790型12缸空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750马力;传动装置为伊朗仿制的SPAT 1200型六速自动变速箱。总体来讲,“佐勒菲卡尔”1坦克仍然属于战后第二代坦克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伊朗人自然也知道“佐勒菲卡尔”1的不足,于是发展了“佐勒菲卡尔”2坦克。从外形上看,“佐勒菲卡尔”2与“佐勒菲卡尔”1区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对“佐勒菲卡尔”1的底盘进行了加长,以便加装自动装弹机。由于车体加长,车体两侧的负重轮数量也从“佐勒菲卡尔”1的6对增加到7对;二是车体上重塑了两个慢坡(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一种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防护力,另一种解释说是为了减小地面压力),在第一个斜坡前面两侧布置有车头灯,三是焊接炮塔改为与美国M1坦克酷似的样式。由此一来,“佐勒菲卡尔”2乍看起来就像是伊朗版的M1坦克。不过,“佐勒菲卡尔”2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伊朗人很快就去发展“佐勒菲卡尔”3了。有鉴于此,外界推测“佐勒菲卡尔”2只是一种技术验证车,或许就是“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临时原型车。

在“佐勒菲卡尔”1/2之后出现的“佐勒菲卡尔”3是佐勒菲卡尔坦克家族的最新成员,主要是在“佐勒菲卡尔”1/2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底盘、火控系统、武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火控系统。从外形上看,“佐勒菲卡尔”3与“佐勒菲卡尔”2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炮塔上加装了钢制栅栏式储物篮、车体两侧加装了侧裙板。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曾报道“佐勒菲卡尔”3于1999年研制成功并于当年投入生产,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原始文件资料能够证明这一点。假设“佐勒菲卡尔”3是从1995年开始设计(也就是“佐勒菲卡尔”1研制完成的时间),那么4年时间倒也能够完成研制任务。但是大多数资深的伊朗观察者认为,“佐勒菲卡尔”3的技术难度比“佐勒菲卡尔”1大得多,而伊朗由于经验和技术实力的欠缺迟迟难以解决,因此“佐勒菲卡尔”3在1999年根本没有投入生产。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的确如大多数伊朗观察家所言,“佐勒菲卡尔”3直到2003年9月的“神圣防卫周”阅兵式上才正式亮相,而且还是原型车状态。最能支持“佐勒菲卡尔”3一直未投产的证据还是来自伊朗官方。2010年5月,伊朗陆军艾哈迈德・来扎・鲍尔达斯坦准将表示,“尽管火控系统存在问题,但“佐勒菲卡尔”3坦克已经得到了改进并将投入部署。”鲍尔达斯坦的话实际上已经指出了“佐勒菲卡尔”3坦克实际上一直处于研制状态,而导致“佐勒菲卡尔”3坦克迟迟难以完成研制的最大技术障碍在于火控系统。后来在2011年4月的伊朗陆军日,外界看到了第3辆“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工程原型车,这也说明该坦克还没有最终研制完成。

那么,“佐勒菲卡尔”3坦克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呢?综合各方信息,“佐勒菲卡尔”3坦克现在基本达到可以投产的地步。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看到了4辆“佐勒菲卡尔”3坦克原型车:第1辆原型车的识别特征是采用了铝制负重轮,尾部的2个发动机排气百叶窗以及内嵌式排气管类似于美制M48A5、M60A1坦克;第2辆原型车采用了钢制负重轮,排烟管数量减为1个,并且设在车尾正中,排气百叶窗改在排烟管两侧,另外该样车还采用了不同的发动机舱门。这2辆原型车在过去11年的德黑兰阅兵式上经常可以看到,除了涂装不停变化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变化;第3辆原型车直到2011年伊朗陆军日才首次公开展示,尾部排气百叶窗的格栅改为横条,不再是M48A5、M60A1那样的斜置,但是排烟管又改为2个,并且与第一辆原型车一样,内嵌在2个排气百叶窗下方靠外的地方。不仅如此,第3辆原型车的武器系统、火控系统等安装完毕,基本具备使用能力;第4辆原型车是在2012年4月的陆军日首次亮相,同年9月的“神圣防卫周”阅兵式上再次公开展示。另外,这两年的伊朗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了第4辆原型车的视频和照片。不过,在这么多的展示和报道中,这辆原型车一直披着严实的沙漠色伪装网,使外界难以了解其外部细节。唯一能够确知的是,其与第3辆原型车的区别像M48A5、M60A1一样,在车长舱口上方加装了一个指挥塔。这可能是“佐勒菲卡尔”3坦克投产前的最终状态,今后即使再有变化,可能也不会幅度太大。

基本性能推测

“佐勒菲卡尔”3尽管在外形上非常类似美国的M1A1坦克,但其基本设计是“佐勒菲卡尔”1,而后者又是以吸收了M48A5、M60A1坦克的设计特点研制的,再加上“佐勒菲卡尔”3采用的是俄式T-72坦克的武器系统,所以用混血来形容“佐勒菲卡尔”3或许更贴切。

“佐勒菲卡尔”3在布局上为传统形式,即驾驶员在前、炮塔位于车体中部上方、动力舱后置。该坦克的车首呈楔形,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但车首上装甲的倾斜度比“佐勒菲卡尔”1要小。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正中位置,舱口盖采用侧向滑动开启,在舱口前半部有3具潜望镜,中间1具可以换成微光夜视装置,便于驾驶员夜间进行封闭驾驶。

“佐勒菲卡尔”3的焊接炮塔长度和宽度都比“佐勒菲卡尔”1/2型大,主要是考虑到容纳自动装弹机的需要。而之所以不采用M48A5和M60A1那样的铸造炮塔,改为焊接结构,很可能是为了便于采用复合装甲以减少战斗全重。不过,该坦克在炮塔尺寸上的明显加大又使得减重的努力消散。但也有分析认为,“佐勒菲卡尔”3炮塔的焊接结构主要是为了采用复合装甲来提高防护力,减重并不是主要目的。由于现代反坦克弹药的威力大幅提升,铸造炮塔的防护力已经远远不能应对,而焊接结构则可以根据需要比较容易地增加装甲厚度。炮塔尾部和两侧有钢制栅栏,既充当储物篮,也能当防御破甲弹的屏护装甲。在炮塔后部两侧各有一个备用的负重轮,炮塔尾部两侧各固定有一节履带板。另外,在第3辆原型车的炮塔尾部中央还捆有两个方桶,但不知是水桶还是油桶。

由于“佐勒菲卡尔”3采用了自动装弹机,所以炮塔内取消了装填手,只有车长和炮长两名乘员,其中车长位于炮塔内右侧,炮长位于炮塔内左侧。需要说明的是,多次展示的前2辆“佐勒菲卡尔”3车长舱口盖曾被戏称为“垃圾桶盖”,因为除了外形是个大圆盖之外,再没有见到任何潜望镜和车长独立周视观瞄镜,这也意味着车长没有任何观瞄器材。但是在第3辆原型车上,开始加装了一个高倍潜望镜,尽管仍然限制车长的视野,但毕竟让车长有了关闭舱盖在车内向外观察的能力。在第4辆原型车上,车长舱口上方则加装了一个指挥台。虽然其细节因为伪装网的遮挡看不清楚,但在指挥台上方的前部中央位置布置了一个横条状观瞄镜。外界推测这个指挥台是可以转动的,所以观瞄镜具备360度周视能力,这将大大提高车长的对外观察能力。

炮塔前部正中装有一门伊朗自研的HM-50滑膛炮,实际上就是伊朗仿制的俄式2A46M型125毫米坦克炮,炮管中部装有抽烟装置,炮管外裹金属热护套。该炮采用双向稳定,发射伊朗国防工业组织研制的弹药,包括高爆榴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反坦克破甲弹。但是外界怀疑伊朗的技术实力可能不足以制造高膛压的坦克炮,因此HM-50坦克炮的膛压、炮口初速、身管寿命等指标可能不如真正的2A46M。还有分析指出伊朗自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威力方面可能只相当于德国1982年推出的BM-29,要想击穿防护力很强的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如M1A1、“挑战者”2、“豹”2A5/A6等)的前装甲可能很困难。不过,该炮可以发射俄制9K 11 9型炮射反坦克导弹(北约称AT-11),这将大大提高“佐勒菲卡尔”3的远程打击能力。9K119炮射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俄罗斯给出的数据是在4000米距离上命中率80%。

“佐勒菲卡尔”3的自动装弹机是什么样的结构外界还无从得知。一些分析人士推测是在T-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由旋转式弹舱、链式提弹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及操纵台组成)基础上设计的,即采用旋转弹舱式自动装弹机,其中弹舱位于车体底部,而尾舱内应该是存放备用弹药。这种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因为“佐勒菲卡尔”3的炮塔尾舱与M1A1相比,尽管外形相似,但尺寸要小得多,高度大约在0.5米左右。如果是采用尾舱式自动装弹机,那么这个较小的尾舱在空间上就显得比较局促。但是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佐勒菲卡尔”3采用的自动装弹机可能没有应用T-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技术,而很可能是伊朗人自己开发的,因为伊朗也了解T-72坦克自动装弹机的不足。

“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辅助武器明显强于其他坦克,包括车长舱口前布置的一挺DShK型12.7毫米机枪、炮长舱口前布置的一挺MG3型7.62毫米机枪、主炮右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以及装在炮塔前上方正中位置的一座遥控武器站(采用DShK型12.7毫米机枪)。这种奇特而火力强大的辅助武器布置方式可能是与伊朗在两伊战争中获得的经验有关,即使用密集的机枪火力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佐勒菲卡尔”3的炮塔两侧前部各有1个六联装烟幕弹/榴弹发射器,其外形酷似美国早期M1坦克上所装的M250型6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

“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火控系统应该是伊朗在斯洛文尼亚Fotona公司的EFCS-3-55火控系统基础上发展的。根据Fotona公司的介绍,伊朗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EFCS-3-55的,据推测是用于他们的Safir-74和T-72Z坦克。然而随后开始的国际社会对伊制裁使Fotona公司中断了和伊朗的联系,因此伊朗只能自己琢磨EFCS-3-55火控系统的技术,然后进行自行研发。

根据鲍尔达斯坦的介绍,“佐勒菲卡尔”3的主要问题就是火控系统。不过,12年的逆向研究应该使伊朗人掌握了EFCS-3-55火控系统的技术。有迹象表明,伊朗现在生产的国产化EFCS-3-55称为KAT-72。由双向稳定系统、双通道炮长观瞄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等组成。其中炮长观瞄镜的昼用通道放大倍率10倍、视场6度;夜间通道采用的是第二代被动微光夜视仪,放大倍率7.5倍,视场7度。所搭配的激光测距仪采用的是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工作波长为1.06微米,作用距离10千米,测距精度7.5米。弹道计算机负责将观瞄镜、激光测距仪等所获数据连同大气压力、环境温度、药温、横风等数据一起进行解算,生成射击诸元。根据斯洛文尼亚Fotona公司的介绍,EFCS-3-55可使坦克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并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那么KAT-72也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是,目前不清楚该型火控系统是全自动还是手动操作。另外,“佐勒菲卡尔”3没有配备热像仪,而是采用微光夜视仪进行夜间观察,这使得其夜战能力大大逊色于西方以及俄罗斯现在装备的第三代坦克。

“佐勒菲卡尔”3的动力舱尺寸与“佐勒菲卡尔”1大致相当,于是有分析认为其很可能继续沿用了相同的仿制型AVDS-1790柴油机和SPAT 1200型六速自动变速箱。但是更多的分析则认为“佐勒菲卡尔”3很可能采用的是自研的新型1000马力柴油机。因为外形变化的排气百叶窗预示着动力可能发生了变化,有证据显示伊朗人一直在提升他们的AVDS发动机的功率。事实上,排气系统的修改确实代表着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能力增强,应该可以达到1000马力。另外,如果尺寸和重量都增加的“佐勒菲卡尔”3继续采用780马力的AVDS-1790-2柴油机,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至于动力舱上方的进气百叶窗是什么样的外形结构,至今也未见有照片能够显示。但可以想见的是,进气百叶窗的布置必然是与动力传动系统平行。

“佐勒菲卡尔”3的行走装置采取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7对双轮缘挂胶负重轮、5对托带轮。其中负重轮外形结构类似M48A5、M60A1坦克。悬挂装置为扭杆悬挂,应该也是来自美制M48A5、M60A1坦克。有一种说法认为“佐勒菲卡尔”3的行走装置实际上与M48A5无异,只不过是增加了负重轮和托带轮的数量以及履带长度。为了保护脆弱的悬挂装置,“佐勒菲卡尔”3坦克在车体两侧上半部加装了数毫米厚的钢制侧裙板。

值得一提的是,美制M48A5坦克的车尾下方两侧有牵引钩,这在“佐勒菲卡尔”1坦克上消失(实际上是提高到车尾中部两侧,而且尺寸明显加大),但在“佐勒菲卡尔”3的第3辆原型车上再次出现,并且这辆原型车还在车尾下半部覆盖了一块再生金属板制成的装甲板。

“佐勒菲卡尔”3的基型装甲采用装甲钢焊接而成,但也采用了陶瓷或复合材料装甲,所以防护力有所提升。此外,“佐勒菲卡尔”3还装有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至于“佐勒菲卡尔”3的战斗全重,外界推测比较合理的数值在36~50吨之间,因为其体积增大、防护力增强必然会使重量比“佐勒菲卡尔”1的36吨大,但是又必须小于“巴布尔”400坦克运输车的最大运输能力(50吨),否则就难以运输。

上一篇:提早预防 全面开花 下一篇:合生元遭反垄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