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柳皮综合开发与利用现状及途径

时间:2022-06-07 06:42:53

杞柳皮综合开发与利用现状及途径

摘要 介绍了临沭县杞柳皮的利用现状,基于目前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的困境,从杞柳皮肥料化、杞柳皮燃料化、杞柳皮饲料化3个方面总结了其综合开发与利用途径,以期为杞柳皮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杞柳皮;现状;利用途径;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

中图分类号 S5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131-01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最东南部的苏鲁交界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产业化格局。临沭县沭河东岸的白旄镇、青云镇、郑山街道一带盛产杞柳,用其加工成的柳编工艺品一直是此地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因此,该县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用杞柳制作的柳编制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人们对于杞柳的利用仅限于对杞柳条的加工,而对于杞柳皮和杞柳皮上附带的大量鲜叶则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据统计,临沭县杞柳种植面积达到6 666.67 hm2,年产杞柳干条超过10万t,带叶杞柳鲜皮30万t以上,干燥后杞柳皮近5万t。而这些杞柳皮目前一直只是处于简单堆放的状态,或者作为柴火、垃圾来处理。但这些处理方法极易造成杞柳皮霉变,甚至腐烂发臭,直接影响当地交通和环境,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为此,积极研究探讨杞柳皮的综合开发利用已显得日益重要。

1 杞柳皮利用现状

杞柳属杨柳科柳属,由于去皮后的杞柳条子细长、洁白光滑,因此又被称作“白柳条”[1]。它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枝条具有发条率高、富有韧性的特点,比较适合制作柳编制品。杞柳属一年栽植,多年收条,每年收割2次,夏收(每年7月入伏后收割)和冬收(每年12月入冬后收割)[2]。杞柳的盛长期一般只有2~3年,第3年以后产量逐渐下降。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杞柳栽培技术得到改进,水浇密植栽培形式不断被推广,使柳条单产超过10.5 t/hm2,一般一年两季的产量在15 t/hm2左右,按照2015年的市场价格,仅出售原料这一项收入即可超过7.5万元/hm2,如果经过加工则可实现增值1~2倍。由于杞柳具有种植成本低、收益高、易管理等优点,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而被广为种植。此外,种植杞柳还具有生态效益,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3]。但随着杞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杞柳生产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如杞柳收获后的杞柳皮、更新后的杞柳发达的根系。

2 杞柳皮综合开发与利用途径

2.1 杞柳皮肥料化

采用多种办法实施肥料化,在杞柳生产较多的乡镇,依托农业合作社成立制肥公司,回收杞柳皮、秸秆后注菌发酵,就地腐熟制成有机肥料供农户使用。再就是动员农户广建沼气池,以杞柳皮、秸秆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既获得沼气,又可以产生优质肥料,成为一举多得的好事。建立起经纪人队伍,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他们进行专业加工和运输,解决农户打捆运输等困难。同时,他们还建立补贴机制,给予合作社和经纪人一定额度的补助,用于购买粉碎机、打捆机、生物质压缩设备等专业机械。

2.2 杞柳皮燃料化

一是沼气化。将杞柳皮、秸秆等材料利用厌氧发酵装置,产出沼气,供用户使用。即将杞柳皮等材料与人畜粪进行适配,并放入沼气池中,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出沼气,即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这些气体可以通过管道送往农户,但需要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输送。二是压缩块化,采用生物质压缩设备,把杞柳皮加工成长方体小块,以便于储存、运输,降低储运的成本。一般被加工成的长方体小块的长度为2~10 cm,截面直径为3~10 cm。另外,将其作为燃料使用,不仅可以大幅提高生物质的热效率,而且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能源,或作为工业锅炉和电站的燃料。三是气化。亦称生物质气化,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范畴。即以杞柳皮、秸秆作为原料,将其放入密闭缺氧装置内,利用热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热分解和化学反应,采用自热干馏热解法,释放出可燃混合气体。杞柳皮、秸秆等是由碳、氢、氧等元素和灰分组成,当它们被点燃时,在少量空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控制其反应过程,可以将大部分能量全部转移到气体中,变成可燃气体。这种混合燃气亦称生物质气,其中含有CO、H2、CH4等有效成分[3],能够被广泛利用。

2.3 杞柳皮饲料化

杞柳皮饲料化是近年来对杞柳皮综合利用的一项新认识,杞柳皮根据杞柳收割时间不同可分为生皮(夏收后的杞柳皮)和熟皮(冬收后的杞柳皮)。生皮通过剥皮机、高温熏蒸等物理方式就可以简单剥离,秋后收割的杞柳条难以剥离,过去只能一根根剥离,现在经高温加热蒸煮处理后,也实现了简易剥离,降低了劳动强度。医学研究,杞柳皮具有清热去火的神奇功效,加工后的杞柳皮经过消毒,是牛、羊、马等各类哺乳动物的最佳饲料。根据临沂大学的专项研究发现,用2 kg杞柳生皮替代0.5 kg苜蓿干草,或用4 kg杞柳熟皮替代1.5 kg苜蓿干草饲喂奶牛,均能较好地预防奶牛乳腺炎的发生,降低奶牛前胃迟缓发病率,提高奶牛消化率;并且发现饲喂生皮与饲喂熟皮相比,在预防奶牛乳腺炎、降低前胃迟缓发病率、提高消化率方面的效果均表现更好[4-6]。杞柳皮变废为宝将推动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1 hm2杞柳皮可育肥45~60只羊或者15头牛,全县预计可育肥近40万只羊或10万头牛。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已认识到杞柳皮对畜牧生产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利用新鲜生皮或者把秸秆发酵后变成柔软有甜味的饲料,使杞柳皮变废为宝,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收入。

3 参考文献

[1] 赵f绯,尹维彬,陶晓,等.安徽阜南杞柳林生长及其土壤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10):36-39.

[2] 赵伶.杞柳的科学栽培[J].农村实用技术,2007(12):45.

[3] 王砚革,王洪学,姚彦文,等.杞柳工艺原料林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4(8):36-37.

[4] 刘洋,晁洪雨,王自然.杞柳条生皮替代苜蓿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5(2):55-57.

[5] 赵斌,王自然.饲喂杞柳条皮对奶牛保健效果的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80-81.

[6] 续元申,晁洪雨.添加不同水平玉米粉对杞柳皮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6(1):128-133.

上一篇:基于ASPeCT的BOC调制信号捕获与跟踪研究 下一篇: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