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综述

时间:2022-06-07 03:27:34

知识管理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综述

1设立专门组织机构

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整合校园各种知识资源,促进辅导员队伍知识创新。机构可以设在学生工作部,安排专职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将高校的知识资源变成高校的竞争资本与创新资源。其主要职责包括:了解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和自身特点,清楚学生工作的知识需求;营造能够实现知识积累和共享的环境,建立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库,保持知识更新;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知识共享与转化,保证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管理能有效落实。

2建设支持辅导员队伍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

为了推进辅导员队伍知识管理的进程,必须建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知识管理系统,构筑知识交流平台,随时实现网上咨询对话。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快捷迅速地借助该平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该平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

3建立对辅导员工作知识进行高效采集与加工的知识库

知识库建设是展开知识管理的“知识平台”,是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门机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知识库,加强对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分析、存储、传递和反馈等管理,实现知识积累、知识流动、知识共享。辅导员可通过网络对知识库中的内容进行留言和即时互动,而且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在线的学习情况,了解辅导员的学习需求和知识库需要完善的内容,为辅导员队伍之间开展知识分享和业务培训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4完善专业成长培训体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高校可结合辅导员各阶段成长的不同需求,通过集中培训和重点培养,通过固定的时间、地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专业方面的培训课程,充分采取有利于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的措施,力争取得实效,以使更多的辅导员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营造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氛围,整体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辅导员的相互分享,尽量做到每位辅导员均可以且应成为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增加互动性,适时引导和激发知识创新,更多分享隐性知识,不断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

5培养合作意识,促进隐性知识分享

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基础。辅导员队伍的隐性知识大多与自身的价值观和脑海中存在的不易交流的知识相关,它对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创新和传播极其重要。但这种知识适于通过非正式交流形式来传播。基于此种原因,高校辅导员知识管理不能流于浅层知识的运用,而应当致力于组织成员隐性知识的分享。负责部门应更多地搭建非正式的对话机制,如头脑风暴、博客、辅导员沙龙等。高校辅导员知识管理宜利用多种途径和时机,在共同的实质性活动中提供组织成员共同合作的机会,培养合作的意愿和经验,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分享的信念,从而建立起协力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形成一个强烈的鼓励辅导员进行交流的组织文化环境,为推动辅导员队伍隐性知识的分享建立共识和背景。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符合高校学生工作发展规律的模式。在高校扩招、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辅导员队伍中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将对有效提高广大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使辅导员队伍由原来的个体向综合体方向发展,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合理调配知识资源,集中力量联合进行知识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实力。

作者:刘轶群 单位: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诌议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建设 下一篇: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