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

时间:2022-06-07 10:16:05

沥青路面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

【摘要】文章对当前沥青路面设计方案和设计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可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要点;注意事项

引言: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不仅代表本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的经济的整体发展能力的群众的出行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推进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掌握公路设计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应用新式试验检测仪。同时需要加强路面建设的组织管理,强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督,提升公路路面的建设水平。

1、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及要点

我国在当前交通和公路建设事业之中,相关的沥青路面技术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手段,对于提升交通事业发展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当前经济迅猛的发展,并且交通事业蒸蒸日上,各种路面施工技术、设计技术都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而沥青路面作为我国交通事业的主要构建类型,在使用的舒适性、养护管理的快捷性、维护工期以及噪音等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特征。而在实践的道路和交通事业建设发展历程当中,相关的沥青路面技术受到了多方面的青睐,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上来分析,依然存在有不小的问题,诸如翻新的间隔时间较短,往往沥青路面的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同时沥青路面的沉陷、裂缝、车辙、坑槽以及拥包等情况非常严重,使得整个路面的使用性能较差,所以,在相关工作当中还应当以设计的基本准则这一角度为中心基本点,对改进的方案和措施进行研究。我国当前沥青路面的主要技术有力学法、经验法等。

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力学―经验法,主要是通过对以往设计公路进行实验性分析,并且依照相关资料和参数,对路面的性能、荷载以及结构等进行研究,开展类似的设计。在实践的工作当中一般是以性能为主要的设计指标,通过对路面的测定和调查,建立起相对应的厚度和层次结构之间的曲线关系,而路面的厚度一般可以通过轮载以及CBR 值等来进行确定,各个层次之间的结构和实际的厚度可以通过路面材料的CBR 值来进行换算和分析。其次,力学法也是当前针对沥青路面进行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方式,此项技术主要是基于经验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路面的性能、环境、荷载之间的模型,将应力情况、路面的性能参数以及位移等之间的参数模型,建立起一种曲线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路面结构的设计。

通过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简介、对比,借鉴国外的设计方法,针对我国的设计方法,提出以下建议:(1)我国的设计方法中采用的模量都是静态下的,由于路面实际所受荷载大多数情况下是移动的车辆荷载,所以在计算中为了更接近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动态模量。(2)我国的设计方法中采用Shell法的多层连续弹性层状体模型,但是实际上层间接触并不一定是完全连续的,可以考虑更改模型中的接触条件。如果难以完成,参照经验法的部分实测数据然后回归分析可能是一个解决此问题的方向。3) 在设计中,对于路面的损坏控制不应该仅限于整体强度与刚度特性和疲劳开裂这两个方面,可以参照AASHTO经验法的 PSI 指标,对于路面病害、损坏程度和服务能力做出一套更为细化、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描述和相关的控制指标。

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注意事项分析

2.1确定路面设计参数

针对当前路面设计过程中参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对建设材料和施工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应用最新的设计理念,保证路面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当前采用的计算方式,将设计参数停留在静态设计过程中,保证模量阶段数据设计的合理性。路面设计中主要包括:参数设计、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布局调整等方面。当前路面设计过程中,路面受限较多,部分设计方式和实验策略和现有的合计方案不符,因此需要保证基本参数。在实践中要注意积累各种材料的试验数据,和施工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路面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不同参数,确定参数对设计方案的影响。将设计形式落实到实践中,克服不同因素的消极影响,确定最终设计参数。

2.2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土基模量问题的处理。土基模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填料、高度、压实和季节等因素。如果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没有做好土基模量的控制,则很容易出现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隐患。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与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区域土基模量的参考数据,以便保优化设计并证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季节系数问题的处理。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工程区域内季节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地形和地质复杂的区域,季节系数更是难于确定。应该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由建设方牵头,与相关的管理和科研部门取得联系,将季节系数的资料作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参考,以便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质量。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问题的处理。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中,应该集中在回弹弯沉值、拉应力、车由载、厚度等参数的确定,其中轴载是最重要的指标参数,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没有来自于实际的数据,导致轴载参数确定上的困难。对于公路沥青路面轴载参数,应该以实地调研和科学预测为主,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放大预估量来确定轴载数据。这样可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合理性,并可以使公路沥青路面能够适应日后交通压力增大的情况。

2.3材料选择和设计

材料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加果用水泥作为公路沥青路面稳定层,会提高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造价。第二,加果应用地产材料、粉煤灰等材料,会因材料性质难于确定而影响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当前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一般采用双基层结构,可以在下基层采用地产材料和工业废料来降低工程造价,在上基层采用水泥作为稳定材料,以控制地基的稳定性。

2.4排水设计

(2)路面排水设计。市政道路路面排水主要采用单坡排水以及双坡排水。其中双坡排水主要用于较宽车行道,可以在路面一定距离内设置出水口,对两侧路面水进行收集,较少路面水径流时间,缩短路面排水时间,降低雨水渗透几率。(2)沥青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内排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置排水层排水垫层设置在路基以上、路面结构以下位置,拦截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起到隔水、防水作用。二是将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于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及时将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

3、结语

针对当前沥青路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基础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原有的路面设计因为从原材料到具体施工欠缺合理性,导致设计和施工程序存在很多漏洞,致使设计程序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做好防水层设计、路面保护设计等措施,改善当前设计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结合各地区环境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升我国公路沥青混凝土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松粟彬丁世宁.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17).

[2]宋华东佘建浩.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2009(13).

[3]周晓光穆道彬.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4]王龙,刘东亮.沥青碎石与级配碎石过渡层在防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对比分析[J].东北公路,2012(4).

上一篇:基于养护成本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问题研究 下一篇:关于采用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