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贫富差距调节作用

时间:2022-06-07 08:42:37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贫富差距调节作用

摘 要: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调控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税种之一,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对国民收入进行二次调整,从而缩小个人收入差异、实现社会公平。但从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来看,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调节个人收入作用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该文将对个人所得税种调节作用体现甚微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原因分析;政策建议

一、个人所得税的经济解释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个人所得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11项内容:①工资、薪金所得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③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④劳务报酬所得⑤稿酬所得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⑧财产租赁所得⑨财产转让所得⑩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本身既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占有比例较小,不属于主体税种。占GDP的比重也较小,所以对我国经济而言,更重要的发挥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它的值域为O~1,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悬殊。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增长最快的税种之一,平均增幅高达48%。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增大,已经达到0.4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的增加却导致了国民个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现状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中约有50%都来自于中等收入阶层,工薪阶层成为了主要的课税主体,低收入阶层未能受到应有的照顾,相反,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比例却很低,很多富人置身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之外。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世界上个人税收负担第二重的国家,仅次于法国,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而中国富人的税收负担是世界上最轻的。贫富差距的日渐拉大,违背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意愿,严重损害了社会和谐。个人所得税未能发挥出它应有的调节作用,或者说调节作用甚微。

三、原因分析

(一)从制度本身来看

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功能,但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不能指望这一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偏重于调节增量而不能调节存量,无法对已然存在的存量课税,不能解决初次分配不公的问题。我国现实贫富差距的拉大,主要缘于收入初次分配极不公平。

从经济体制来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进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意味着认可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分配形式是按各种生产要素来分配,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必然将获得更多的财富,从而拉开收入差距。

(二)税制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现行个人所得税共有11个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3种税率,即适用工资、薪金所得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幅度为5%-45%;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幅度为5%-35%;以及适用于上述所得之外的其他所得的20%比例税率。从我国现实来看,个人所得税很难征收到富人,因为个人所得税9级累进税率只适用于工资、薪金,而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其他所得,税率仅仅为20%,低于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税率。同时,也很难做到将个人收入与企业收入明确划分。因此,在收入界定、税率结构、起征点等方面的缺陷,也是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出现“贫富倒挂”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征管制度不健全和纳税人自主申报意识淡薄使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个人所得税是所有税种中纳税人数量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很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和体系来保证。但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限,征管信息和资料难以做到准确、及时的跨区域管理和传递。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也缺乏相应的配合措施(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致使信息不能实现共享,造成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监控难使得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税收漏洞。另一方面,纳税人自主申报意识淡薄也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我国的富人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为自主申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很难对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取得的各项收入统计汇总,监督其纳税,造成了对富人阶层个人所得税征收上的税收流失。

四、改进建议

(一)个人所得税模式的选择

从发展的眼光看,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是趋势。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模式。实施综合所得税制就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经常性所得汇总起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对于特殊项目进行单独征收。同时,将原有的以个人为基准的征收模式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模式,充分考虑家庭总体水平因素,减轻家庭综合纳税负担。

(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配套设计

①加强电子化建设。通过完善银行存款实名制及个人账户电子化管理,建立纳税人实名账户,对各项收入实施统一管理,同时在银行之间、银行与税务之间联网,加强信息共享,达到个人收入支付规范化、信用化的目标。②进一步完善代扣代缴制度,通过加强税源控制,解决我国我国税收收入来源多元化情况下的税收征管难问题。③建立起全社会的个人信誉约束机制。加强信用评价,通过信用监督,约束公民行为,使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

参考文献:

[1]孟红,杨建波.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J].税务纵横,2003,(05).

[2]朱明熙.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何以失效[J].经济学家,2002,(01).

[3]乔立宁.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8,(05).

[4]周国良.我国个人所得税缺陷分析与改革对策[J].税务论坛,2009,(12).

[5]李红霞.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理性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方法选择 下一篇:试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