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质量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07 06:49:47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公路工程项目风险为依托,阐述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以及影响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分析因素,并针对风险特点,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公路工程; 项目风险;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对工程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提出“风险”一词的是周士富先生。相比于国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我国在风险问题的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相关的理论依据也不甚丰富,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更为鲜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地质水文等科学事业的进步,特别是从钱学森教授提出将系统工程项目与国防建设紧密结合开始。我国的工程项目方面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关于公路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风险分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公路工程项目风险

公路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是指工程建设项目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没有完成相应的工程预期目标,导致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不能实现。可以具体理解为工程质量风险率,和工程质量风险量两项主要指标。

公路工程项目分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建设环境而言,其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从建设过程而言,其包括人为因素,资金投入因素,工程技术因素等。了解与规避这些风险因素,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基础,是顺利完成项目的保障。

2.项目具有的风险特点

公路工程有别于其他工程项目,具有投入资金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地域较广,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等特点。正是这种特点导致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也同样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这种工程风险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相对性:风险本身和风险的严重程度都具有相对性。

(3)可变性: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身性质,产生后果都存在可变性的现象。

(4)不确定性:由于施工的条件不同,地点差异,气象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的状况不能确定。

(5)阶段性:工程进程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形式也不尽相同。

3.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

关于公路工程风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施工环境,勘察状况,前期的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安全性,相关负责人的管理情况等具体因素,可以将工程风险分为如下几类:

(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程不能顺利实施而产生的风险。经济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由于对市场的不充分及错误的估计,从而导致对资金储备不足引起的,常见于由于国际经济变化导致的规律变化,通货膨胀,换汇控制失调的时期。另外,与经济有关的相应市场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经济风险的产生,比如工程施工所需材料价格的上涨,设备的供应问题以及人工费用上涨引起的原料,人力的供应不足,从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会引起经济风险。

(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可以定义为由于技术性的缺陷而产生的风险。技术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在施工的前期没有对施工低地点进行充分的技术调查,或者调查过程中所用的相关设备没有达到应具备的技术指标,进而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埋下隐患。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所用设备和器材的老化,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导致技术落后不能达到应有的技术指标从而产生了技术隐患,进一步因其质量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素质不达标,对所操作设备的掌握程度不充分也会导致技术风险的发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进行工期开展,没有及时的采取阶段性的质量抽查与检验,或者是检验过程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程操作等,这些由于质检工作造成的疏漏同样会引起技术风险。

(3)组织问题引起的工程风险

组织风险主要指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形式的问题,或者组织人员的问题二导致的工程风险。组织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组织形式不良引起的。这种问题很常见,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受多种条件的制约,所以每次施工所使用的计划方案、人员分工、设备配置也会相应地进行改变。比如,不同季节所需的施工器材,不同地点所使用的计划方案,这些问题大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如果工程项目中组织形式僵化,不能因地制宜而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形式来应对所有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问题,产生风险。第二,由于组织成员分工引起的。对于工程的组成人员,名额的多少要加以严格的限定,如果所需人员远远少于设计参与工作的人员,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从而导致分工不明、工作拖沓、甚至有的工作完全没有人去做的现象。另外,如果对相关负责人员分工时没有考虑到能力、优势而是随便加已分配。这些组织形式与组织人员的问题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

(4)管理问题引起的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对人员、原料、设备等施工因素的管理、调度不良而产生的风险。

影响管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人员对所实施的工程项目了解不够,自身的能力欠缺,没有按照技术要求施工,责任心缺失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管理人员的素质入手,通过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来增强认真负责的意识,从而避免管理类风险的发生。

(5)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恶劣天气,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而引起的风险。这一类问题的影响因素不易控制。公路工程大多工期较长,所跨地域较广阔,为施工地点自然气象的预测带来了重大的困难。除了常规天气的影响外,还会有突发事件的产生,如不可预计的洪水,台风,地震,暴雪,严寒等。所以在针对自然风险方面,除了根据以往的资料数据加以预计外,还应做足应对意外发生的准备工作,要有充足的物质与思想准备,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4.公路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规避策略

4.1风险回避

所谓风险回避就是指当项目产生较大风险,或者此风险带了较大损失,此时可以采取放弃该项目的方式。采用风险回避的最佳时间就是项目决策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以下情况可以采取此类方法:(1)承包商认为此公路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并且他们所拥有的团队素质和设备力量都无法在此条件下工作,此时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来降低风险;(2)承包商认为此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风险,最后自己的损失将会超过利润,此时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来降低风险;(3)风险回避是一种保守的控制风险方法,当项目资金不足,将来索赔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人身安全及利益也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控制策略。

4.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并不能降低风险的产生,只是将风险分担出去,并不是转嫁损失。购买保险是最普遍的一种风险转移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种风险转移方法。公路工程项目获得保险的投保费用越来越高,此时采用购买保险策略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如针对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风险,此时在分包合同中规定业主支付给总承包商后,过一段时间,再向分包方支付工程款,这样承包商遇到风险可以随时抽身。

4.3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损失,其在于风险因素的消除和风险损失的减少。一般而言,损失控制主要包括两种:(1)损失预防。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损失预防的根本手段就是工程质量自控和监控体系的建立。损失预防方法主要有工程法、合同法、教育法、程序法。(2)损失抑制。损失抑制主要是在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来降低损失。如在公路工程项目事故发生后,采取一些技术补救措施,如结构加固等,进而使工程全部返工所造成的损失得以减少。

4.险自留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很难精确地识别和估计工程质量风险,并且处置所用风险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或树种风险应对措施,此时留下来的风险,由工程项目主体自己来保留。风险自留主要有两种对策:(1)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某种风险并没有被风险管理者发现或者处理,那么此时风险自留就是非计划风险自留;(2)计划性自留。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所产生风险造成损失不大时,并主要由业主或承包商来降低此类风险时,此风险就属于计划性自留。

5.结束语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处在自然与社会两大环境之中,通常情况下,建设周期较长,工程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其给公路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莫大的风险,所以对风险以及影响因素充分了解,是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本文以此为依托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海凌,刘克剑,李芊.模糊综合评价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2] 华雪峰.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初步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11)

[3] 李晓宇,张明玉,张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06)

作者简介:吾那尔江•吾勒合别克 男 1965.12-- 籍贯:新疆托里,学历:大专,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

上一篇:建筑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下一篇:探讨BIM在机电安装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