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能力驾着信息技术教学的翅膀翱翔蓝天

时间:2022-06-07 03:56:29

让创新能力驾着信息技术教学的翅膀翱翔蓝天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技 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 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信息技术教学该怎么做,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二、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所在。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在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信息技术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惑,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创新思维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将成为可能。在传统的“授”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学”和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课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否则“教”与“学”的活动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法正常的进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

四、信息技术教育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自我孤立,必须将其它学科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于其中,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们在组织写字板或WORD的教学内容时,都可以将语文或数学或其它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范例及练习使用;在画笔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可以与美术学科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介绍色彩、画画工具、画画技巧等知识,同时可与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中的有关用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有机整合;在多媒体文件的教学中,可将属音乐课的一些内容比如五线谱贯穿其间,对于基础交好的学生则可以将几何画板介绍给他们。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真正意义上的让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自我创造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点燃创新教育的火种。

【作者单位:灌南县田楼乡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学生是科学课堂中学习的主宰者 下一篇:微电影融入科学教学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