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垂范走好师德之路第一步

时间:2022-06-07 03:17:31

大师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大师的师风,值得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深思与学习。还有大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这句话时刻回绕在我的耳际,让我每日反躬自省,谨言慎行。要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德风。而树立德风不能不讲师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还记得刚看完电影《山楂树之恋》后,被电影的纯情给打动了,所以自己也梳上了女主角的小辫,感觉自己也纯真了不少。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班里长头发的小女生都扎起了小辫。看到这一场景,我顿时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不禁感叹,真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小孩子还没有很高的辨别力,他们也不懂得什么该学或是不该学,但他们只是学着样子来。而老师自孩子走进校园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深刻影响我们的孩子了,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教书育人,事关国计,我们的责任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怎不叫人敬畏自己的职责,怎不叫人觉得这正是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

上学时,常被书本上的教育大家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感动,但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我身边的很多老师虽不敢与大师媲美,但却默默无闻,循循善诱,这也同样打动了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一位老教师告诉我说,对学生要以鼓励夸奖为主,即使淘气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不能发脾气,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可讥诮学生”。是啊,这不正是那教育名著里讲的正面教育的效用理论嘛。教师是播种者,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株株幼苗才茁壮成长。

同样,在教授知识上也要重视自己的师表作用。那首先要求备课要特别精细,搜集材料竭泽而渔,把学生可能设问的都想到。有的老师说有时“研究几个月的课,到了课堂还是总感觉不足之处很多”。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近二十年的学生时光,我们具备了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本领,但我们还必须一直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与热情。这样足以感染我们的学生,打动我们的学生。这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师德并不仅仅是对职业的热爱与投入,更是一名教师日臻成长的修为。

另外,我们教师也应该怀揣着爱心和恒心,来从事我们的工作。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

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率先垂范,走好师德之路的第一步。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

上一篇:论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提高农村学校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