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2-06-06 09:15:19

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逐步运用到我国工业生产当中,是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对我国电气自动化现状的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一定的预测.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发展 工业系统

1 引言

电气自动化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策略。自“十二五”会议结束后,“节能减排”成为了工业发展的热点,工业行业积极响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后党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性作用,电气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低消耗的清洁能源,其利用更加受到重视,而电气的自动化,更是结合了工业控制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其生产运用更加符合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目标。许多大中企业为了跟进工业的发展脚步,增强自身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引进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具体生产应用和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促进了工业制造的繁荣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经济领域,按照规模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和建筑三大行业当中。电气自动化的普及应用也另一方面提高行业的生产产品精细程度和控制监管力度,而一定程度上激昂工人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释放出来,增加生产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2.1 电气自动化系统编程标准化

Window平台的应用,使得计算机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Window正成为工业电气生产中的控制平台。Window作为操作系统平台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易于使用和维护,微软Window本身的语言和规范也同时使得工业控制系统逐渐标准化。不同的PLC产品的编程语言不同,因此采取相同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统一控制系统的表达,IEC61131的颁布使用通过同一套的编程语言,规定了统一表达的语法,成为国际化的标准化语言。各大企业统一使用IEC61131的编程语言,实现控制系统的结构化,使得生产程序更加容易管理,也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2.2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2.2.1 通过企业管理层

企业管理系统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形成实时的系统数据库,方便企业的管理层对生产的动态过程进行信息浏览和系统管理,熟悉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监控动态生产过程,方便及时处理产生的生产问题;

2.2.2 通过对生产中运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

网络技术的灵活与快捷在生产应用和管理中十分有益,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产生、管理和后期维护。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局域网络、软件程序、电气设备以及控制系统,就可以组成一套统一的工业生产整体,形成机-电一体化,整体控制生产流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其信息集成功能的发展。

2.3 电气自动化的分布式控制

分布式控制是我国电气自动化目前最为常用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实现通讯总线将整个控制室的计算机、监控软件和PLC的中央处理器与生产现场的连接设备(或I/O模块)进行统筹控制,从而将分布在生产现场的检测器和执行器转变成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模块。现场总线的数字化和双向传输特点有利于采集现场的信息,并实时传播到中央控制器上,这既可以实行生产的远程操控,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人危险作业的风险,改善工人的生产工作环境。

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现在企业中应用面很广,但是电气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配件大多依靠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和产品购买,国产设备缺乏一定的技术竞争力和产品吸引力。我国国内电气自动化厂家数目并不少,但是大部分规模小,多分布在东边沿海地区,也分布有名的国际品牌(如西门子等)。由于国内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大,市场足,国际企业和国内厂家在中国的分布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我国仍然一昧依赖外来技术,缺乏自我创新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未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行业则形势严峻,挑战不少。

3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工业实际中创造的经济利润和技术上的便利,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走向。整体而言,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五点,分别是:结构分布式、平台开放化、系统通用性、生产安全化和电气自动化产品更新快。

3.1 电气自动化结构分布式

电气自动化技术采用的是分布式结构。虽然电气自动化的监控方式是集中型监控,这种监控方式容易造成中央处理器的任务过重,影响系统处理的运行速度和对机器的损耗。而现场总线采取分布式结构能够将分布在网络中的每个智能模块分开,独立运行,从而减少对单一机器的工作压力,充分利用每个模块的功能,从而达到分散系统危险的目的,方便使用和维护系统。企业可以随时监控生产现场,掌握第一时间的信息反馈,有问题则可以及时调整。

3.2 电气自动化平台开放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微软的Window系统,具有统一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网络技术便可以与外界进行连接,具有时效上的快捷方便。Window平台的开放化,有助于不同系统之间之间连接,也便于实现企业和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如果企业的某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发生了程序问题,通过系统和网络则可以便利地与其他公司分支甚至国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定期维护。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了与时代接轨的媒介,更加感受到外界的技术更新和内容交流,从而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3.3 电气自动化系统通用性

不同企业如果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使用不同的语言语法,运行不同的编程程序,则程序项目中的设计,实验与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同系统的交接与沟通则将浪费不少的时间和资金,创造最大化生产利益。而现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统一的控制系统,运行相同的编程语言,不同企业平台的自动化系统不存在兼容差的问题,则将大大减少设计上浪费的大量资源。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通用性,将促成控制平台的统一化,相同的编程控制器,统一的window控制系统,将可以通过统一运行的代码实现。而相同的控制系统,有利于实现整一个控制系统的数据的传输与沟通,也便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与交流,企业管理层也可以通过统一的系统进行及时有效地数据共享,信息转达,以便于问题的反馈和解决。

3.4 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

我国电器技术运用的行业生产领域广泛,但多是钢铁、电气等生产环境相对艰苦的行业,生产劳动的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寻求生产安全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不但是生产技术精细度的要求,也是关心员工企业人文的追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既可以通过集中管理,有可以进行远程监控,从而减少亲身处于艰苦工作环境操作的工人数量,降低操作风险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艰苦环境的脱离和计算机的轻松控制,致使工人自身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操作人员更加专业化。

3.5 电气自动化产品更新快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跟现代电子技术的更新关系密切,而电子技术的更新具有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相应地电气自动化产品也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而且电气自动化技术必须适应工业实际生产的需求,而当今社会人们的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改变,技术适应生产需求,生产中则需要尽量缩短研发时间和生产周期,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随时跟进时代,不断改进。这也需要相关企业的不断创新研发。

4 结语

如今是一个电子技术告诉发展的网络时代,工业生产也将离不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经济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想继续保持生产大国的优势,必须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创新,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才可以使得电气自动化行业得到持久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论坛,2011(26).

[2]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论坛,2010(06).

[3]刘海龙.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06).

上一篇:TDM网络时钟同步改进方法研究 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