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的意义

时间:2022-06-06 07:29:53

家访的意义

一、家访的含义

家庭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简称家访。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来自“百度”)

家访,表面上是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成长、学习的琐事,实质上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教师教育责任的延续,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另一种实践。

家访,这一传统形式,使学生成长的范围由原来彼此相对独立、封闭的家庭和学校,连通为家校一体的大范围,无形中将家长也纳入了其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固后方。

二、八成家长欢迎老师家访

新华社记者杨跃萍、陈瑜曾做过一个“教师家访”的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50多名学生家长,有八成家长欢迎老师能走进家里。“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家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市民杨庆先说,学习好的同学期待老师家访,因为听到老师的表扬后,家长会在老师走后做顿好吃的,学习也会更有劲头了;学习不好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考试后老师的家访,不过这个时候老师的家访并不是上门告状的,而是会跟父母交流帮助寻找成绩下降原因,对学生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老师能来家里坐一坐,面对面、平等地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学生家长李蔚青说:“尽管现在通讯方式很便捷,但什么样的通讯,都不如面对面地交流真实,我们期待着老师家访。”

三、家访的必要性、紧迫性

1.必要性

虽然在信息时代,教育专家依然对家访持肯定态度。“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后陶云说,“众所周知,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家访依然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独生子女较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已远远超过教师,教育意识也日渐成熟,他们有时等不及老师家访,转而主动联系老师,到学校来探访教师。

所以,老师与学生家庭沟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

2.紧迫性

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见识了某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缺位和错位导致孩子学习被耽误,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被扭曲。

部分家长有以下认识误区:

1.认为现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老师没有必要上门家访。

2.认为现在社会都讲究个人隐私,老师到家里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闹离婚、再婚或是单亲家长不想让教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状况,常常以“没有时间”推托教师家访。

3.认为自己会教育孩子,不需要老师的帮助。

4.准备把孩子送出国,不指望国内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拒绝老师家访。

下面仅举几个案例说明一下。

案例一:家长是私营企业主,准备送孩子出国,认为国内教育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舍不得孩子在国内为学习分数而吃苦。家长明确地对老师讲,不要严格要求孩子,犯点小错误(如不交作业、迟到等)请老师包涵。

案例二:家长是私营企业主,让女儿生活得很时尚,比如打扮方面,香水、饰物、高跟鞋、唇膏等配备很齐全,每周带孩子在专业店洗头,给孩子及时更换新款苹果手机。这样的孩子学习不可能专心,而且因打扮有别于其他同学,导致被其他同学孤立,老师为此与家长交流,家长觉得女孩子应当如此。

案例三:家长是公务员,不乐意接老师的电话,即使能与老师说几句话,马上以很忙为由,忽忽结束。孩子性格孤僻,三年高中生活似乎没有融入班集体,学习成绩自然不好。家长自己在外面给孩子报培优班,由于对外面培训机构和老师不太了解,结果不理想。

案例四:家长是公务员,比较溺爱孩子,孩子经常犯错,家长始终持袒护的态度,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说谎袒护孩子,以减轻孩子的“罪过”。每次事后与家长沟通,家长说怕学校处罚孩子,担心孩子心里留下永久的阴影和伤痕。学校领导和我都告知家长,学校会把握分寸,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处理或处分孩子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但,这样的家长就是听不进去。

案例五:家长忙生意,从不接受老师家访,即便是电话约谈都很简短,孩子对老师又比较“防范”,心里的门只开一点点,所以,老师对她的引导就难深入。当然,这与我的教育功力不够也有关系。

案例六:学生几天不上学,打电话家长说孩子病了。几天后,孩子来学校了,情绪极其不好,学习状态变得很差。在与学生细谈后,才知道爸妈闹离婚。我告知家长,大人这样的事最好别呈现在孩子面前,或等孩子高考后再离也不迟,家长应该把这样的事及时告知我们老师或班主任,便于我们及时引导孩子,在孩子思想上做个“防护墙”。

四、家访的好处

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长、学习和表现,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在家访中,教师也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在家中生活、成长的情况,这是学校生活中无法涉及的方面,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育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改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有利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更有利于找到施教的切入点。

2.沟通了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教育上的认识,老师可以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看法并给予指导,有利于帮助家长树立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有利于提高和完善老师自己的教育观点。

3.赢得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正如物理学中“力”的分析方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由一个支点发出的两个分力,两种分力所形成的角度就决定了合力的大小,这个角度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或教师与家长形成的某种关系。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越趋一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越趋融洽时,所形成的合力就越强大,即对受教育者正向的影响越大。

上一篇: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现场教学: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