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时间:2022-06-06 05:42:10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摘 要: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应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数学;兴趣;环境;方法

如何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呢?下面,我结合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从“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较大数量、较小数量、相差数量”三者数量关系的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和家长一道去市场购买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身体验购物情景。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以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因此,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纳入到课堂中来,都会引起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购物”(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一段购物情境的录像,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就大不相同了。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人合作及交流的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适应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发挥到顶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善于营造并运用民主的谈话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适应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潜能,均有被开发的可能性,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2.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善于提问,勤于讨论

问题是造成探究环境的焦点,设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利用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教师建立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设奋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公平竞争,真诚合作

四、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已是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学生所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通过多方面的考虑,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只有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数学教师培训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小学数学教学概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龙集小学)

上一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提升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