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构建探索

时间:2022-06-06 04:08:27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构建探索

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有利于增强高校的质量自控意识,是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其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实施与管理的基层单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势在必行。结合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将相对独立又紧密相关的四个监控监控系统融合到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中,构成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王昌凤(1977-),女,天津人,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天津 30038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63-02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1,2]

近年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加快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转型和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实施与管理的基层单位,如何依据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较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持续发展,已成为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二级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意义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原本由校级职能部门直接进行、统一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已无法适应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改变过去对教师、学生的全面管理,转变为二级学院在校级教学文件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以全员参与、全程监控为指导,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校持续发展。[3,4]

1.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增强二级学院的质量自控意识

二级学院成立前,教学质量主要由校级教务部门监控,教学系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监控质量的意识。二级学院成立后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及时获得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信息反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准确客观的监控、评判与调整。因此,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长效机制,一方面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质量监控意识,增强教工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使二级学院的管理者在监控体系中发挥主编、主导、主检和主管作用,从而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构建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发挥各专业专业特色的需要

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工作已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已成为一个集策划、执行、监控为一体的办学实体。工科高校各二级学院的专业差异很大,有的需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有的则侧重基础,还有的文学性较强,专业涉及面较广,特点较突出,因此,二级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构建与其相适应、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即教学质量的监控重点应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的不同。

3.构建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当今高校的三大职能,而人才培养则位于三者之首。它不仅是高校的基础性职能,而且也是高校的核心职能。可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坚持严格的、较高的质量标准,实行教学质量的有效、长期监控,确实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1.教学管理文件实施细则欠缺,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

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过多依赖校级教务部门。学院自行制定的教学规范、管理文件中有关具体实施细则、实施规程、步骤等内容较少,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比如,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应是二级学院教学监控的重点,应在学校对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深入、细部监控,但有些二级学院并没有健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

另一方面,对日常教师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价,各二级学院仅简单地以学生和教学督导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主,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掺杂了诸多主观人为因素,而且没有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诸如教学过程、教学投人、师资队伍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等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与评估,并不能发挥其有效的监控作用。

2.教学质量信息采集时效性差,技术手段落后

二级学院应高度重视各种终端信息的采集,必须时刻关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发展性的或是潜在的信息,及时进行预防处理。但是,一些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信息收集不全,又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对信息处理缺乏有效分析,调控纠错能力差,尤其是跨院、跨部门的反馈信息更是很难跟踪,往往导致反馈信息处理较慢、偏差较大。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质量信息快速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

三、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构建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教学质量监控应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二级学院如果不能准确、迅速掌握教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或是仅用几个监控点的质量代替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这样极不利于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将教学行政监控、质量标准监控、教学督导监控、教学评价监控四个方面融合到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中,四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关,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1.教学行政监控系统

教学行政监控系统由部分学院负责人、教学系(教研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统一领导二级院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制订和实施,并负责监督其他三个子系统的工作执行情况并及时、快速解决各系统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同时,教学行政监控系统有必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工作,使他们通过集中的学习、培训掌握必要的理论和方法,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

2.质量标准监控系统

质量标准是指为达到目标、水平和要求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环节涉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质量标准监控是根据必要的规范性文件对教学环节进行的质量检查或评估。质量标准监控系统应具备目的、规范性强、可操作性好的优点,尤其要符合二级学院的总体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能够体现专业建设特色等。比如不仅要建立常规的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质量制度、实践教学质量制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度等,而且要做到已制定的质量标、制度准具有全面性,质量监控全程掌控。

3.教学督导监控系统

教学督导的范围和内容可限于教学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督导活动的重点是导,以督促导,以导为主。[5]

学院应选聘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热心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教学环节的专家教授担任督导员。督导员应协助教学办公室对全院的本科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为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教学督导监控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督导监控系统

4.教学评价监控系统

教学评价即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6]一般可由资深的校内外专家或离退休的教授、干部组成评价小组负责开展二级学院的评价工作,并以协调和改进二级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情况作为评价工作的目的,以提早规划作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准确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发展趋势,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学行政监控系统以及质量标准监控系统,防微杜渐。

另外,根据二级学院教学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工作评价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为院级教学工作评价。通过院级教学工作评价,判断教学工作的运作态势,对全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诊断;第二层次为系级(教研室)教学工作评价。系级评价是对基层教学的综合评价;第三层次为基础教学工作评价,比如专业建设评价、专业发展规划评价、专业课程建设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等。这一层次的评价应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

四、结论

构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涉及二级学院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相应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过程中,各项子系统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与促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静川.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周进军.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1).

[3]王兰,符春生,等.独立学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4]何丽华.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11).

[5]张光明,刘绍平,等.论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6]徐福元,李维东,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建立与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1).

上一篇:高校老年人社会服务拓展的综合评价 下一篇:大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