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06 01:12:49

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及原因分析

[摘要]北宋时期,陕西路灾害严重。其形成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即战争的影响。作为宋夏战争的主战场,长期的战争对陕西路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陕西路;自然灾害;屯田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032-03

北宋陕西路所辖的地区作为我国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经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安史之乱”以后,这一地区的经济惨遭破坏。后经过周世宗以来的恢复发展,陕西路基本摆脱了残破状况,重新发展起来。宋初的陕西路因国防局势稳定,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到北宋中后期,党项势力崛起,陕西路遂处于宋夏折冲之地,战争不断,①驻军随之日益增多,超过其他任何地区。陕西路的经济在战乱中缓慢发展。北宋政府为抵御西夏的进攻,极为重视陕西路的经略。因此,史学界十分重视陕西路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②但从灾害角度对陕西路进行研究尚无专文,本文拟对北宋陕西路灾害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一、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概况

本文所指陕西路相当于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河南西部。众所周知,宋代是我国古代灾害集中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之一。宋代不仅灾害频繁发生,并且种类繁多。关于这一时期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瘟疫、风灾、雹灾、霜灾、雪灾、鼠灾等多种灾害,其中前九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灾害。而关于宋代灾害的次数,根据目前的统计,“两宋时期共发生水、旱、虫、震、疫、沙尘、风、雹、霜等九类自然灾害达1543次,其中水灾628次,旱灾259次,虫灾168次,地震127次,瘟疫49次,沙尘69次,风灾109次,雹灾121次,霜灾13次”。③对于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袁林先生曾做过详细的统计。笔者根据灾害史料统计出北宋陕西路发生水灾43次,旱灾40次,虫灾 17次,地震18次,雹灾11次,霜灾6次,其他灾害15次,总计1150次。其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上表,下面对陕西路各种灾害分阶段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从宋代建立的960年到真宗乾兴元年(1022),共63年,其中发生水灾33次,旱灾18次,虫灾11次,地震6次,雹灾6次,霜灾4次,其他灾害13次,共发生灾害91次,平均1.444年一次,属于灾害的绝对频发期。

第二阶段,从仁宗天圣元年到英宗治平四年(1023~1067),共45年。其间发生水灾6次,旱灾9次,虫灾2次,地震3次,雹灾5次,霜灾1次,其他灾害0次,共计灾害21次,平均0.488年一次,属于灾害少发期。

第三阶段,从神宗熙宁元年到钦宗靖康二年(1068~1127),共60年,其间发生水灾4次,旱灾13次,虫灾1次,地震8次,雹灾5次,霜灾1次,其他灾害2次,共计灾害34次,平均0.567年一次。此阶段的各项指标比第一阶段低,但高于第二阶段。

由表1及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的特点:一是灾害分布的普遍性。从时间上来说,几乎无年不灾,尤其是第一阶段。二是北宋陕西路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最为经常发生,共发生73次,占所有灾害的48.6%;其次是虫灾与地震,发生了35次,占所有灾害的23.3%;雹灾和霜灾共发生17次,占所有灾害的11.3%;其他灾害发生15次,占所有灾害的10% 。

二 、 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

气候是造成宋代自然灾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先生在其《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认为,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的“四暖四寒”交替的变化模式。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北宋初年到公元1000年为一个温暖期,公元1000年以后,进入寒冷期(主要包括北宋中后期至南宋中期以前的一段时间,其大致年代为公元1000~1200年)。

由以上可知,北宋时期气候变化比较频繁,前后跨越一个温暖期和一个寒冷期。宋初为一个温暖期的末期,温暖期特征比较明显。如宋太祖乾德二年至开宝二年(964~967),连续六年“冬无雪”。④竹林在陕西周至、户县一带仍十分普遍。但宋初也为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阶段,所以某些年份天气异常。如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四月乙未,延州大雨雪,丙申,宁州大雨雪,沟洫冰。壬寅,丹州雪二尺”。⑤宋太宗淳化三年(993),“九月,京兆府大雪害苗稼”。⑥北宋中后期较寒冷,当时寒冷特征十分明显。11世纪时,华北已没有野生梅树,梅树只能在私人的花园中生存。苏轼曾叹息“关中幸无梅”。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十一月,大雨雪,连十余日不止,平地八尺余”。⑦

寒冷是陕西路气候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四月乙未,延州大雨雪”,“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⑧泾原路境内的仪州,“地接陇山,节气常晚,至仲夏花木始开”;⑨熙河路境内的熙州,“山高苦寒,盛夏不释裘巍薄"饪刀ㄔ年(1040)九月辛酉,“此陕西军士羊裘。初,言者以塞下苦寒”。⑾此外,北宋的一些诗文中也有对陕西路寒冷气候的描述。如苏舜钦的《乙卯冬大寒有感》:“延川未撤警,夕峰照冰雪。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⑿这首诗就是讲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陕西路沿边一带的严寒气候。

(二)战争的影响

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经过宋太祖、宋太宗10余年的南征北伐,基本统一中原,基本结束了200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北宋的疆域东、南临海,北境以今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接壤,西北至今陕西白于山、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与西夏、吐蕃毗邻,西南与越南接界。但先后有辽和西夏、金等几个政权与其长期并立,且彼此之间战乱不已。陕西路是宋与吐蕃、西夏的争逐之地,尤其与西夏长期对峙。长期的战争对陕西路自然环境的破坏尤为明显。战争对陕西路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历史上,陕西路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据《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盐铁论》称“蜀、陇有名材之林”。就北宋而言,关于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的记载也有很多。如淳化五年(994),宋琪在分析西北蕃情时曾说道:“自~、延以北,多土山柏林。”⒀苏轼在描述宝鸡、~县一带的景色曾用 “二曲林泉胜”、“临水竹篁修”、“森如水国秋”⒁等诗句,“秦州多巨木”⒂尤为时人称道。其辖境内的伏羌、夕阳镇、大小洛门寨一带,是著名的森林区,是北宋政府采木场所在地。麦积山“为秦地林泉之冠”,黑谷山“大山乔木,连跨数县”,⒃夕阳镇“西北接大薮,材植所出”。高防知秦州时,建采造务,辟地达数百里之广,“岁获大木万本”。宋初,陇山森林一片翠绿,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于“陇州西山、湖山、浇水等处,置木务以备边用”。⒄熙宁六年(1073),宋神宗对宰相说:“熙河山林久在羌中,养成巨材,最为浩瀚,可以取足即今合用之数。”(18)“洮、岷、叠、宕连青唐玛尔巴山,林木翳荟交道,狭阻不可行。”(19)从而可见,北宋陕西路分布着大量的森林。

北宋对陕西路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是出于战争的需要。北宋的西北边防线绵延2000余里,在这2000余里的边防线上既要防备党项的进攻,又要防范吐蕃的入侵。北宋在陕西驻军仅为30万,有限的兵力如何有效守卫广袤的西北边防,就成为北宋朝廷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依据山川形势,在陕西路州境空旷之地修筑城寨,就成为加强边防的重要措施。曹纬知渭州时,陇山诸族皆来献地,所献之地 “坦为兵冲,曾无捍蔽”。(20)他认为所献之地乃宋夏必争之地,建议在此筑城。于是“因相地形,筑城尽要害之地”,(21)建笼竿城。该城修筑好后为北宋抵御党项的一大军事要塞。秦州乃北宋初期戍守西北边区的重镇。曹纬知秦州时,吐蕃多次进犯秦州。为保卫秦州,在秦州周边的空旷地区,修筑城寨,就成为当务之急。曹纬在秦州共筑弓门、冶坊、床穰、静戎、三阳、定西、伏羌、永宁、小洛门、威远等10座城寨。尤其是在宋夏开战之后,北宋政府在西北沿边地区开始大规模筑造堡寨。据李健超先生《北宋西北堡寨》统计,宋代西北地区先后修筑的城寨达500个。(22)

在宋、夏长达140多年的相持争战中,北宋政府在陕西共构筑了近500个城、关、堡、寨,所耗木材数量甚是巨大。如曹玮知秦州时,所筑沟栅(壕沟两岸的木桩)竟达“三千八百里”。(23)同时,城寨的设施如敌楼、战楼、楼稽(望楼)、篱笆、门桥、寨栅及弓矢、备插等防守器具也都需用大量的木材。由此可知,陕西路森林资源最主要的消耗就是修筑城寨。

城寨的修筑对森林的破坏从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长期对陕西路森林的砍伐,使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唐代还是 “松风急苍苍”的渭水两岸,到了宋朝时基本无森林可言,渭河两岸百姓难以获取薪炭,不得不到羌人和西夏地区去盗伐。(24)北宋建立不到30年,凤翔地区的岐山林木就已经砍伐殆尽,结果是“有山秃如储,有水浊如浴”。(25)

2.屯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屯田始于西汉,历代相承不断。北宋政府在陕西路亦实行了屯田。陕西战略地位重要,驻扎在陕西路的军队也越来越多,而驻扎军队的粮食主要靠内地供应,但当时交通不便,运粮极其困难,耗费巨大。因此,为更好地解决运费问题,北宋采取了屯田这一古老而又有效的方式,“军师所在,有地利则开屯田、营田,以省馈馕”。(26)

早在太宗时期,就重视在陕西路的屯田。雍熙四年(987),陕西转运使刘综言:“宜于古原州建镇戎军置屯田。今本军一岁给储粮四十余万石、束,约费茶盐五十余万,倘更令远民输送,其费益多。请与军城四面立屯田务,开田五百顷,置下军二千人、牛八百头耕种之。”(27)真宗、仁宗时亦比较重视西北屯田。熙宁三年(1070),王韶被任提举蕃部兼营田市易。他到任秦州后,在秦州沿边蕃部招纳弓箭手,进行屯田。同年七月,知渭州蔡挺“括并边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顷,募人佃种,以益边储。取边民阑市蕃部田八千顷,给以弓箭手。又筑城定戎军为熙宁寨,开地二千顷,募卒三千人耕守之”。(28)熙宁五年(1072),延州赵l上营田议:“今陕西虽有旷土而未尝耕垦,朝廷屯戍不可撤,愿以闲田募民耕种,以纾西顾之忧。”(29)

北宋时期在陕西路的屯田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当地大量驻军的军需用度不必尽资与内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北宋在陕西路屯田的地区除了秦凤一带,其他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左右,生态环境以草原环境为主,而且多数地区坡度较高,并不适宜农业耕种。入宋后这些以农业经济为传统的宋统治者眼中的“闲田”、“隐地”、“弃地”、“荒地”,而实际上确是草地的土地,被大规模垦殖,必然会加剧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并且一经破坏,就很难恢复。陕北及陇东地区多丘陵坡地,其中,15度的坡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多数的梁赤坡在8~35度,有的甚至超过35度,而北宋的军事垦殖大多是在这样的坡地上进行的,这又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据《范文正公集》记载,由延安北上横山,经过山谷中川道,“暴雨之期,湍流大石”。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消耗土地肥力的作法,只能导致越广种越薄收、越薄收越广种,水土流失和干旱越来越严重、地力越来越下降的恶性循环。

北宋时期,陕西路作为战略要地,因宋夏之间长期的战争,北宋政府在陕西路大量修城筑寨。这一举措使陕西路的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同时,屯田也使陕西路的自然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北宋政府对黄土高原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战争进一步加剧了陕西路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北宋陕西路灾害频繁发生。

[注释]

①程民生:《论宋代陕西路经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②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③袁祖亮主编、邱云飞著:《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元•脱脱:《宋史》卷63《五行二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⑤《宋史》卷1《太祖纪》。

⑥⑦《宋史》卷62《五行志一》。

⑧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篇》, 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⑨《太平寰宇记》卷150《仪州》。

⑩《甘肃通志》卷21《风俗》。

⑾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9,康定元年十二月乙巳,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⑿张廷杰:《宋夏战事诗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⒀《宋史》卷264《宋琪传》。

⒁苏轼:《东坡全集》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

⒂《宋史》卷349《贾逵传》。

⒃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卷69,中华书局2003年版。

⒄《长编》卷3,建隆三年六月辛卯。

(18)(19)《长编》卷247,熙宁六年十月庚辰。

(20)(21)(23)《宋史》卷258《曹玮传》。

(22)李健超:《北宋西北堡寨》,《西北历史资料》,1983年第2期。

(24)张靖涛:《甘肃森林变迁》,《农业考古》,2006年第2期。

(25)苏轼:《东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27)《宋史》卷176《食货》。

(28)《宋史》卷328《蔡挺传》。

(29)《长编》卷232,熙宁五年四月。

上一篇:明永乐时期朱高炽政治斗争策略论析 下一篇:浅谈商鞅分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