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时期朱高炽政治斗争策略论析

时间:2022-09-30 01:34:23

【前言】明永乐时期朱高炽政治斗争策略论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后,朱高煦不免失落沮丧,并欲伺机夺取太子之位。朱棣也因许诺未能兑现而有意偏向朱高煦,大有补偿安慰之意,他对朱高煦厚待有加,朱高煦受到的礼遇甚至超过太子。与此相反,朱棣对太子则采取了诸多的限制与防范。这无疑助长了朱高煦的嚣张气焰,使...

明永乐时期朱高炽政治斗争策略论析

[摘要]明永乐时期,太子朱高炽长期监国,前后长达13年之久。为了有效地完成朱棣交给他的纷繁复杂的监国任务,处理好来自福、赵二王的太子权位之争,不使自己的太子地位旁落,朱高炽采取了谨慎小心、克制忍耐、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出色地完成了监国任务。现在看来,他的这种斗争策略是成功的。

[关键词]朱棣;朱高炽;朱高煦;平衡;以退为进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34-02

明建文四年(1403),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成功,成为明代第三位统治者,是为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朝中军国重臣数次奏请及早册立太子,朱棣本人也认识到拥立太子之事刻不容缓,因为在封建社会这是关系到朱氏王朝统治能否平稳过渡的头等大事。然而不论朱棣本人还是这些军国重臣,或者有自己心中支持的人选,或者在人选上摇摆不定,出现太子人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作为朱棣长子的朱高炽能否顺利地册立为太子,成为一个疑问。面对汉、赵二王“(朱)高煦、(朱)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①怎样才能恰当地处理好这层纷繁复杂的关系,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这些都是摆在朱高炽面前的非常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能否合理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朱高炽的政治命运。本文拟从朱高炽挫败汉、福二王的太子之争,消除来自朱棣的猜疑,化解与朱棣的政治分歧三个角度作一探讨,以期论明朱高炽在永乐时期的政治实践中并非逆来顺受、宽仁近乎庸懦之辈。朱高炽采用的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有效地化解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保住了自己的太子地位。

按专制社会“立嫡以长”的礼法传统,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理所当然。然而,在永乐皇帝的三个儿子中,朱棣最为赏识的却是次子朱高煦,最为宠爱的是三子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恰恰是长子朱高炽。尤其是偏爱在“靖难之役”中战功卓著的朱高煦,朱棣曾亲口许诺于他,《明史》记载道:“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②但朱高炽除是长子外,还具备了其他二人无法具备的条件:一是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亲自册封他为燕世子,即是燕王藩位的合法继承人,如今朱棣登基皇位,自然他也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二是朱高炽宽仁温厚,做事沉稳干练。这一点深得高祖朱元璋的喜爱,夸其有“君人之识”。“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曾率万余守军成功地抵御了李景隆50万南军的进攻,保住了“老根据地”北京,朱棣本人也对此赏识有加。另外,朱棣极为钟爱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也即后来的明宣宗),这也是朱棣最后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原因之一。永乐皇帝本人即是非正常继位的,这从他的即位诏中花费大量文字试图说明继位的合法性可以看出(接近建文帝即位诏相应部分的三倍),并且缺失政治合法性对他的统治以及后来的各项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③他再也不愿去破坏传统礼制,相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要重建传统礼制。从后来太子与明成祖分工合作,长期监国处理日常政务的情况来反观,无疑,朱高炽是三人中最为合适的人选。他非常能胜任监国重任,所谓“东宫监国,朝无废事”。④虽然在册立太子这件事上朱高炽就册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主动行动,但恰恰是这件事促成了日后的太子之争,所以在此叙明册立太子前后之事很有必要。

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后,朱高煦不免失落沮丧,并欲伺机夺取太子之位。朱棣也因许诺未能兑现而有意偏向朱高煦,大有补偿安慰之意,他对朱高煦厚待有加,朱高煦受到的礼遇甚至超过太子。与此相反,朱棣对太子则采取了诸多的限制与防范。这无疑助长了朱高煦的嚣张气焰,使二人的关系更趋复杂,朱高煦也因此加紧了伺机夺位的准备。面对这种局面,朱高炽既不能禀明圣上圣裁,也不能给予有力的回击,因为朱棣是偏向朱高煦的,他处在不利的一面,这样做会使矛盾显性化,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变局,对于已拥有太子之位的朱高炽来讲,这样的结果是他不愿看到的。因此,朱高炽一方面专心于监国事业,似乎并不曾知晓来自其弟的挑战与压力,有人问他是否知道别人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他说:“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⑤另一方面经常与文人学士谈论诗文,表露出对权利和政治的漠视,刻意回避与朱高煦的冲突表面化。他清醒地认识到,只要自己没有重大的过失,没有去超越朱棣为他划定的监国权利范围,不致对朱棣的专制统治产生威胁,他的太子之位就是稳固的。另外,雄才大略的朱棣对他们兄弟之间的争斗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他只是借朱高煦、朱高燧之眼监视太子,借朱高煦、朱高燧之力打击太子,借此搞政治平衡术,以防太子权力坐大、权欲膨胀以至危及其统治地位。一旦朱棣苦心经营的原有平衡被打破,他会采取措施予以重新平衡。

永乐十五年(1417),朱高煦武装夺位的活动引起朱棣的警觉与震怒,朱棣采取了坚决果断的行动,囚禁了朱高煦,并准备将其废为庶人,然而正是在太子的“涕泣力救”下朱高煦才保住了亲王爵位。可以看出,朱棣虽对朱高煦恩宠深厚,但也决不允许他出现越轨举动,不许触碰他为诸位皇子设定的政治红线,不许打破他苦心经营的平衡。至此,朱高煦完全丧失了朱棣的宠爱与支持,太子朱高炽少了一个有力的皇位竞争者。这件事也从另一方面反证了有些史书和有些人认为的朱棣曾多次试图废掉太子、谋立朱高煦为太子的论说并不符合历史实际。

朱高煦被遣送乐安之后,朱高炽的政治环境并未有所改观。朱棣进一步加强了对朱高炽的监视、限制和打击。朱棣对太子监国一直不放心,在他北征时曾传令六科将太子裁决庶务的情况详加记录向他上报,有时甚至对太子处理过的政事蛮横地加以更改,可见太子的一举一动都在朱棣的严密监视之下。现在,朱高炽少了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要填补这一空缺,除朱棣本人之外别无他选,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手段监视、限制和打击太子及其周围文臣。永乐十五年(1417),朱棣对监国的“留守事宜”在法律条文上做了更改和补充,这次调整使太子在用人、司法、祭祀等方面的权限大为缩小。同时,朱棣继续打击太子朱高炽及其东宫官属,使得“侍从监国之臣皆朝夕惴惴,人不自保”。侍从监国之臣稍有不慎抑或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下狱之事屡见不鲜。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做何反应。

他表现出少有的克制忍耐,虽然他对其中的缘由了然于胸,却在公开场面从不表露声色,也没有去设法营救这些官员。这种做法与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要将朱高煦废为庶人时高炽“涕泣力救”,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高燧谋反之事败露之后太子“力为之解”形成鲜明对比。朱高炽高明的政治能力在这些事件的对比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朱高炽之所以不去营救东宫官属和侍从监国之臣,固然是因为朱棣不会买他的账,更重要的是:一方面他认识到,这仍是朱棣时时提醒他以及他身边的人,朱棣他才是惟一的大权在握的统治者,才是惟一的天下人主,他们的权利是朱棣赋予的,不可有非分之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与朱棣的矛盾表面化以至发生冲突,不让人抓住把柄作文章。相比之下,替两位使他颇为头疼的弟弟求情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政治回馈:有利于明成祖对三兄弟之间的争斗有更为准确的认识,改变明成祖对他的既有成见。

朱棣宏大的叙事或称为伟大的形象工程的实施,⑥“给国家和黎民百姓造成了异常沉重的财政负担”。 ⑦据黄仁宇推测,永乐帝进行的一切事业的总费用可能超过国家正常收入的2~3倍。⑧这样严峻的财政负担,必然不能长期存在与维持,调整与变革势在必然。朱高炽即位后,迅速调整和改变永乐时期的四面出击的开创国策,这说明虽然太子在监国期间没有明确地反对朱棣的大规模开创性活动(也不可能去反对),甚至还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和配合过(只能如此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但他对国力的超负荷运作已有清醒的认识。再从监国期间的政治实践来看,他在处理日常政务时有意采取了一些尚宽的政策,从总体看,对朱棣的大规模的开创政策有些许调整与抵消。史载:“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务。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⑨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是开创还是守成的政治分歧。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朱高炽仍然没有去碰朱棣为他设定的职权边缘线,他严格把自己的政治活动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既调整了与朱棣的关系,使监国事业有条不紊的进行,也日益赢得了朝野的支持,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权势得到提高。

随着汉、赵二王夺位活动的相继败绩,加之永乐后期朱棣长期重病缠身,常常不能临朝视政,在长期与太子分工合作之后,朱棣慢慢地解除了对太子的戒备,将许多军国大事交于太子朱高炽处理,加上朝中重臣与太子朱高炽长期形成的特殊关系,朱高炽的地位和势力日益巩固。可以说,朱高炽看似被动应付、实则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非常成功。

[注释]

①?t??u??y?张廷玉等:《明史》卷8《仁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页、第112页。

②张廷玉等:《明史》卷148《杨士奇传》,第4132页,《明史》卷150《金忠传》,4159页亦有类似记载。

③有关内容可参赵轶峰先生《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v?朱大可:《从郑和下西洋到朱棣的权力美学》,《新京报》2005年7月13日。

?w?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0页。

?x?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1947年版,第64页。

上一篇:南充汉代水井清理简报 下一篇: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