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个黄金期给宝宝科学长高加加“油”

时间:2022-06-06 12:29:40

长个黄金期给宝宝科学长高加加“油”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引人注目的报告指出:人体的生长速度在一年中并不相同,长得最快的是在5月份,平均达到7.3毫米。因此,五月可谓是长个的“黄金期”!妈妈在这个季节可以为宝宝制定科学的长个方案,帮宝宝加把油,长长个呢!

宝宝身高增长的基本速率

身高增长的基本规律

新生儿(出生~28天):出生标准身高50厘米,1个月期间身高可增加4厘米。

婴儿(1月~1岁):为第1个加速期,也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第2~3个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个月每月增加2厘米,第7个月以后每月增加1厘米,宝宝全年身高总增加25~28厘米,1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

2岁:1~2岁一年中身高增加11~12厘米,即2岁时身长约87厘米。

2~12岁身高粗略估计为:身高(厘米)=年龄×7+77(厘米)。

数值解读

-1SD≤测量数值≤+1SD,您的宝宝身高属于正常范围,现有身高水平与年龄平均值相当。

-2SD≤测量数值≤-1SD,您的宝宝身高稍低于正常范围,现有身高水平比年龄平均值略低。

1SD≤测量数值≤2SD,您的宝宝身高稍高于正常范围,现有身高水平比年龄平均值略高。

测量数值≤-2SD,您的宝宝身高低于正常范围,现有身高水平比年龄平均值低。

测量数值≥2SD,您的宝宝身高高于正常范围,现有身高水平比年龄平均值高。

5大“加油卡”助力宝宝长高个

尽管遗传因素对身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后天因素也不能忽视,例如环境条件、体育锻炼、营养因素等,这些对宝宝的身高发育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让宝宝科学长高。

“加油卡”1 营养均衡

营养对人类身高有很大影响,充足、均衡的营养素供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以求最佳的蛋白质生物利用率。

缺乏蛋白质及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锌、铁和B族维生素,容易造成宝宝身材矮小。而钙、磷元素及维生素D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每天要保证喝250~500毫升牛奶;1~2个鸡蛋;适量的各种肉类、谷类及水果蔬菜等。

?蛋白质

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以求最佳的蛋白质生物利用率。因此,在宝宝的一日三餐中必须保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食物来源:鱼、虾、瘦肉、禽蛋、牛奶和豆制品等。

?锌

锌是有助于宝宝身高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素。宝宝在慢性中等程度缺锌时,生长迟缓则同时发生。宝宝锌缺乏还直接影响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基本过程。另外,锌对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像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也起重要作用。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牛肉、羊肉、蛋黄、鱼、红小豆、菠菜。

?钙、磷、维生素D

钙、磷元素及维生素D则是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

食物来源:奶类、鸡蛋、各种肉类、谷类及水果蔬菜等。维生素D在脂肪含量高的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干奶酪等中相对较多。鱼肝油中的天然浓缩维生素D含量很高。

?维生素A

它对维持宝宝生长发育是必需的,也对骨骺软骨中细胞的活性有重要作用。此外,维生素A还通过甲状腺激素来影响身高的增长。

食物来源:维生素A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全奶、蛋黄等。植物性食物只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A,如菠菜、胡萝卜、番茄、韭菜、杏、芒果、柿子、香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以上营养素对身高的直接作用外,铁、核黄素还可以通过增强宝宝食欲,促进其消化液分泌,影响十二指肠内绒毛的形成及减少患病机会来促进宝宝的身高增长。

“加油卡”2 不挑食、偏食

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素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取的,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许多宝宝挑食、偏食是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的宝宝由于挑食、偏食,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腹泻等疾病的影响,导致体内缺乏蛋白质、多种微量营养素。大量的研究证实,蛋白质、锌、钙、磷、维生素A、碘对身高增长有着明显的直接作用。而另一些营养物质,如铁、核黄素则通过影响宝宝食欲和免疫功能,影响结肠结构和功能,间接影响身高的增长。

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加油卡”3 适量的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长高。因为体育锻炼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这些都会加速宝宝的生长发育,促使宝宝长高。

体格锻炼能促进宝宝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督促宝宝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促进长高。因此,每天至少要有20~40分钟的有效运动时间。

既然运动能使人长高,那么应该进行怎样的运动呢?一般来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但是过强的压力(举重等)反而会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 不利于长高的运动

O选择宝宝喜欢的运动 ×勉强让宝宝进行不喜欢的运动

O排球、篮球 ×举重

O芭蕾、伸展体操 ×过度运动

O跳绳、慢跑 ×消耗过大的运动(长跑等)

健康叮咛

过早地剧烈运动也会影响长高。这是因为过多的体力消耗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若再加上营养不足,就会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高的增长。对于宝宝来说,严格的训练尤其是让宝宝身心疲惫的运动是有害的。过度运动劳累之后,会影响食欲,这样不仅身体长不高,对健康也有害。

活动量适当与否,可根据宝宝锻炼后的感觉、表现和反应正常与否来确定。若宝宝运动后感觉良好,精力旺盛,睡得熟、吃得香,就说明运动没有过量。反之,则说明运动量偏大或过大,家长就应及时指导宝宝减少运动量,以防影响长高。

“加油卡”4 睡眠充足

睡眠是保证机体生长发育、促进长高的“营养要素”。生长激素为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促进长骨的骺软骨细胞增生,加速骨与软骨的生长,使人体逐渐增高。正常情况下,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多,约为白天的3倍。一般睡眠后45分钟~90分钟开始分泌生长激素,平均在睡眠后70分钟达到分泌高峰。如果入睡时间推迟,生长激素的释放便随之延迟,直到睡熟,生长激素才开始分泌。如夜间不睡觉,生长激素则分泌很少。

为了促进身高的增长,首先应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年龄越小的宝宝,睡眠时间越要长。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天睡18~22小时;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应睡14~18小时;1~2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3~14小时;2~4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2小时;4~7岁的儿童,每天应睡11小时;7~15岁的儿童,每天应睡10小时;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应睡8~10小时。

“加油卡”5 心情愉快

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宝宝有愉快的心情,有利于长高。家庭不睦、失去母爱、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可能引起宝宝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身材矮小。因此,给宝宝充分的关心和爱护,让宝宝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内分泌稳定,有助于生长发育。

排除阻碍宝宝长高的绊脚石

乱吃补品、保健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注重对宝宝的护理和营养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宝宝的身高。为了让宝宝长高,经常给宝宝喂补品,使用保健用品,特别一些声称能使孩子“更高更壮”的儿童口服液等保健品。

长期进补,可能导致宝宝性早熟,骨骼发育提前,使最终身高受到影响,甚至身材矮小。为了避免和预防性早熟,家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给宝宝吃鸡、鸭、鹅的颈部,蚕蛹等,也不要滥用未经严格检测的所谓儿童食品。

2.勿给宝宝滥服营养滋补品,比如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以免宝宝误服或接触;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应避免食用;少吃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

3.避免食用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宝宝食用。

4.生活中一些露骨的男女亲密图片、影视片、宣传材料等会让孩子频频遭受视觉刺激,这也影响了孩子的内分泌,使得大脑中调节性发育的神经中枢提前启动。此外,一些家长把孩子打扮得过于成人化,给孩子使用一些成人化妆品,也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多,出现性早熟。

不健康的零食

吃零食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食欲,继而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因为零食过多,导致肥胖,肥胖又可能导致骨龄超前,影响到身高。因此,在能否给宝宝吃零食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实际上对于零食关键是怎么吃,吃什么。

怎么吃?

1.少吃零食,零食毕竟不是主食,宝宝胃口又小,吃多了会影响正常食欲;

2.零食不要零吃,否则宝宝饮食没有规律,也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3.选择合适的零食,考虑宝宝的年龄特点、咀嚼和消化能力。

吃什么?

1.水果,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易被人体吸收;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水果中含有果胶(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有预防便秘的作用;水果还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2.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谷类食物,酥脆易于消化,可适量摄入。另外蛋糕中可选松软的面包、蛋糕、脆饼干等作为宝宝的午后加餐。

3.坚果类,如花生、瓜子、开心果、榛子、核桃等,含油脂较高,经加工制作后吃起来不但味道很香,还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等,这些都是宝宝长身体时需要的营养素。但此类零食咀嚼困难,容易吸入气管,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年龄小的宝宝不宜选择这类零食。坚果中油脂含量高,大孩子也不宜多吃。

4.糖果类零食是纯热量食品,巧克力虽然含有一些蛋白质和脂肪,但主要是提供热能,这类食品营养价值不高,另外甜食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不宜作为给宝宝经常选择的零食。

5.雪糕、冰激凌类冷饮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零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以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冷饮,其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的含量也高些。但由于这类食品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影响胃口,刺激胃肠道,所以不宜多吃。

疾病影响

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均可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等系统疾病,不仅导致体重不增,还造成身材矮小;

影响身高的常见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遗传代谢性疾病:黏多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愚型、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等;

遗传性骨骼疾病: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还有严重的精神心理创伤等疾病均可致儿童矮小。因此,对于身材矮小的孩子,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治疗。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缺少家庭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孩子的身体与其年龄相比,显得过分矮小。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常常认为是生理或遗传上的原因。其实得不到足够的父母之爱往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医学上称为“心理性矮小症” 。孩子长期生活在精神压抑、无人关心、经常挨打受骂、歧视冷漠的家庭环境中,就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障碍,引起生长发育障碍而致个子矮小。

有关统计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西班牙、朝鲜、越南等国失去双亲的孤儿,平均身高要比同龄儿童矮几厘米。专家为此做过试验,他们将一批精神受到压抑的孩子安置到和睦欢乐的环境中,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和温暖。3个月后约有95%的孩子发育情况很快发生变化,生长停滞的现象得以消除,身高明显增长,基本上接近其他同龄儿童身高增长的水平。因此,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和谐的环境是防止儿童患“心理性矮小症”的关键。

总之,保证营养,坚持体格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营造愉悦的环境均是宝宝的“促长剂”!

上一篇:Get 5招,安全玩具轻松购 下一篇:宝宝爱揪耳朵非小事